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任良

作品数:19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减阻
  • 5篇岩心
  • 5篇微通道
  • 5篇纳米
  • 4篇疏水
  • 4篇微流动
  • 3篇润湿
  • 3篇润湿性
  • 3篇纳米材料
  • 3篇减阻机理
  • 2篇增注
  • 2篇疏水表面
  • 2篇微结构
  • 2篇吸附法
  • 2篇接触角
  • 2篇滑移
  • 2篇降压增注
  • 2篇格子BOLT...
  • 2篇储层
  • 1篇电镜

机构

  • 19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市力学在...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雅丹石油...

作者

  • 19篇张任良
  • 17篇狄勤丰
  • 16篇王新亮
  • 12篇顾春元
  • 7篇丁伟朋
  • 5篇施利毅
  • 5篇龚玮
  • 2篇余祖斌
  • 1篇程毅翀
  • 1篇王文昌
  • 1篇王掌洪
  • 1篇檀朝东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力学进展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计算物理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纳米科技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渗流力学进展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疏水表面滑移理论及其减阻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0年
减阻技术对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液体流动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论述超疏水表面结构的基本理论、超疏水表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近年来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综合分析了超疏水表面滑移理论和基于这一理论的减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其在石油储层微孔道纳米降压减阻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超疏水表面滑移理论及其减阻技术的研究重点及应用前景.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顾春元
关键词:超疏水润湿性减阻
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微流道的模拟流动实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微流道的模拟流动实验方法。其操作步骤是:1)将整块圆柱状岩心切割成多个小块岩心;2)将小块岩心包裹成圆柱状岩心;3)将岩心放入盐水中。抽真空,然后装入岩心夹持器,将水、油和纳米液分别装入三个...
顾春元狄勤丰王新亮张任良
文献传递
疏水纳米颗粒在岩心表面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纳米颗粒吸附法可以在岩心表面构建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强/超疏水表面,进而在该表面产生水流滑移,从而达到降低水流阻力及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纳米颗粒在岩心表面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可以指导纳米降压增注材料的开发和矿场试验。通过制作纳米颗粒吸附岩心片,测试岩心片表面接触角的大小来分析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吸附时间、试验温度和pH值等对纳米颗粒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关井时间和试验温度都存在使纳米颗粒吸附表面的接触角达到最大的最佳值。碱性环境对纳米颗粒吸附的影响较大,而酸性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顾春元王掌洪
关键词:疏水表面影响因素矿场试验
储层岩心微通道表面纳米吸附层的形成机制与实验研究
<正>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是针对油田高压欠注问题开发的一项新技术,而疏水纳米颗粒在石油储层微孔道表面形成吸附边界层是纳米降压增注技术的关键,本文重点研究和验证岩心表面纳米吸附层的形成机制。
顾春元狄勤丰施利毅张任良王新亮
关键词:微通道
文献传递
纳米颗粒吸附岩心表面的强疏水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将疏水的纳米颗粒吸附在岩心微通道壁面,可以形成具有类荷叶表面的双重微结构表面,从而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在岩心微通道壁面产生水流滑移,达到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研究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表面的强疏水特征对纳米颗粒吸附法减阻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叙述了荷叶、蚊子腿以及水黾腿的超疏水特征;介绍了制备具有亚微米、纳米双重微结构的强疏水表面的纳米颗粒吸附法;给出了规则排列时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表面的强疏水特征的物理机制,根据真实的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给出了接触角的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经纳米颗粒分散液处理后,岩心的平均水相渗透率提高94%.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丁伟朋龚玮程毅翀
关键词:吸附法疏水
石油储层渗流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本质
2013年
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很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石油工程面临的对象变化很大,使得相关的渗流力学问题及相关模型繁多而复杂。本文对石油储层中的多种渗流力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其涉及的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石油储层渗流力学基本模型,探明了石油工程中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如化学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气驱采油技术、热力采油技术等)所涉及渗流力学模型的本质,对采用不同井型(如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等)开发方式时的渗流力学模型也进行了本质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何种技术环境,其渗流规律均可以表述为渗流力学基本方程在特殊条件下的改进模型。本文结果对研究新问题的渗流力学模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龚玮狄勤丰张任良王新亮丁伟朋
关键词:多孔介质
石油储层微孔道纳米减阻实验研究
采用不同修饰剂改性、不同粒径的纳米材料和不同类型的分散液组合的多种纳米增注液,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试了纳米液的减阻效果,以及孔道表面纳米吸附边界层的耐冲刷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这几种纳米液都使岩心水相渗透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顾春元狄勤丰施利毅王新亮张任良余祖斌
关键词:纳米材料降压增注减阻机理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颗粒吸附法降低石油储层微通道水流阻力效果的快速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颗粒吸附法降低石油储层微通道水流阻力效果的快速评价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结果来快速评价减阻效果。它是将指定地层的岩心片在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让纳米颗粒在岩心片表面吸附,随后将其取出,冲...
狄勤丰丁伟朋王新亮顾春元张任良
文献传递
岩心表面疏水纳米颗粒吸附层的形成与表面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将超疏水的纳米颗粒吸附在岩心表面,可以在岩心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纳米颗粒吸附层,吸附纳米颗粒后的岩心表面具有类荷叶表面的微纳米双重结构特征,纳米颗粒吸附层的存在可以将原来强亲水的岩心表面转化为强疏水状态,纳米颗粒分散液具有较为明显的减阻性能,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经纳米颗粒分散液处理后的岩心最大降压幅度可达159%,平均降压幅度为73.4%。研究结果对纳米颗粒吸附法降压增注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丁伟朋
关键词:表面特性
纳米颗粒水基分散液在岩心微通道中的双重减阻机制及其实验验证被引量:6
2012年
提出了纳米颗粒水基分散液的力学-化学双重减阻机制,并通过对比岩心切片吸附纳米颗粒前后以及冲刷前后的表面微结构、润湿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纳米颗粒水基分散液处理之后的岩心切片表面表现为强亲水性,并且存在一层致密的纳米颗粒吸附层;冲刷之后岩心切片表面的纳米颗粒吸附层依然存在,但其表面已逐渐转变为强/超疏水性,反映了纳米颗粒吸附层表面的表面活性剂被逐渐清洗干净.注水初期,主要表观为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减阻作用.随着注水过程的进行,主要体现为以疏水表面的滑移效应为主的力学减阻机制.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水基分散液驱替后的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平均提高幅度达84.3%,减阻效果显著,证实了纳米颗粒水基分散液的力学-化学双重减阻机制.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顾春元丁伟朋龚玮
关键词:分散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