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芝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点光源
  • 1篇切比雪夫
  • 1篇最佳逼近
  • 1篇最佳拟合直线
  • 1篇线性度
  • 1篇光源
  • 1篇光轴
  • 1篇
  • 1篇AES
  • 1篇HREM
  • 1篇测长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3篇张云芝
  • 2篇林万荣
  • 1篇关若男
  • 1篇李日升
  • 1篇刘付永红
  • 1篇徐淑华

传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物理实验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用切比雪夫最佳逼近理论求拟合直线方法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简述切比雪夫最佳逼近理论,并用它来求拟合直线.经计算机运行结果表明。
张云芝刘付永红林万荣
关键词:最佳拟合直线线性度最佳逼近切比雪夫
迈克尔孙于涉仪测长的校正被引量:2
1998年
讨论了非点光源及光源中心不在光轴上时,用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长所引起的校正量.
林万荣张云芝祝绍慈
关键词:点光源光轴
铜氧化过程中其表面“非晶膜”的AES和HREM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利用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束对铜的薄膜样品进行了连续的照射和跟踪观察 ,结果发现 ,Cu在氧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一层非晶膜 ,这层非晶膜在电子束的照射下转变成了Cu的晶体氧化物 .AES和HREM分析结果表明 ,Cu表面出现的这层非晶膜 ,它的主要成分为Cu和O ,在铜的氧化过程中起着一种氧化界面的作用 .也就是说 ,Cu的氧化要经历两个阶段 ,首先是Cu与O结合形成非晶膜 ,接着非晶膜在适当的时候转变为铜的晶态氧化物 .
徐淑华张云芝关若男李日升于赢大
关键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