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5篇动脉
  • 5篇栓塞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灌注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3篇丹参
  • 3篇动脉灌注
  • 3篇支气管
  • 3篇栓塞术
  • 3篇栓塞术治疗
  • 3篇气管
  • 3篇肿瘤
  • 3篇疗效
  • 2篇支气管肺癌
  • 2篇中晚期
  • 2篇中晚期肺癌
  • 2篇晚期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邹平县第二人...

作者

  • 13篇张万明
  • 11篇李玉亮
  • 11篇王永正
  • 7篇邵广瑞
  • 4篇赵斌
  • 3篇李征
  • 3篇王晓华
  • 3篇崔允峰
  • 2篇张福君
  • 1篇吕守臣
  • 1篇甘洁
  • 1篇王永康
  • 1篇朱景润
  • 1篇张开贤
  • 1篇郭卫华
  • 1篇闫明
  • 1篇郭恒
  • 1篇张化一
  • 1篇李艳
  • 1篇王振亭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报道应用正丁基-2-氰丙烯酸盐(N-butyl-2-cyanoacrylate,NBCA)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患者,探讨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李玉亮刘斌邵广瑞闫明张万明王永正
关键词:肝细胞癌
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经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13例中心型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及胸廓内动脉造影 ,将 3F同轴微导管置于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ml ,注入适当剂量的碘化油 顺铂乳剂。结果 肿瘤供血动脉以支气管动脉为主者 7例 ,以肋间动脉为主者 4例 ,以胸廓内动脉为主者 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 10 0 % ,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1年生存率为 92 .3 1% (12 / 13 )。
赵斌李玉亮王永正张万明邵广瑞崔允峰
关键词:丹参动脉栓塞
PC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 3例肝细胞癌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癌组织标本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小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PCNA标记指数 (PCNALI) ,观察肝癌组织PCNALI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穿刺组织平均PCNALI为 6 8± 2 7%。PCNALI随着Edmondson Steiner分级级别的增加而表达水平增高。高分化肝细胞组织PCNALI与无瘤肝组织PCNAL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细胞癌抗原PCNA是反映肝细胞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甘洁李玉亮赵斌王永康邵广瑞张万明王永正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肝细胞癌病理学
应用腔静脉Z型支架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国产腔静脉Z型支架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9例肺癌患者中,右肺上叶病变直接导致上腔静脉阻塞1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导致上腔静脉阻塞7例。右股静脉入路,将导管送入狭窄段远端并行DSA检查,测量狭窄段的长度和正常上腔静脉的直径。理想的支架直径应大于正常上腔静脉直径10%,支架长度应越过狭窄段两端1~2cm。术后应用透视或胸片观察支架位置,Doppler随访支架开通情况。结果:放置支架成功后,造影显示对比剂顺利通过开通的支架内,侧枝循环消失,平均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7.3±8.4cmH2O降为14.2±3.7cmH2O,支架放置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腔静脉Z型支架治疗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化一李玉亮王永正张万明张福君张开贤王晓华邵广瑞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上腔静脉放射学介入性
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联合^(125)I粒子胰腺内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进展期胰腺癌(APC)患者随机分成125I粒子植入+吉西他滨(GEM)治疗组(A组,n=18)和单纯吉西他滨化疗组(B组,n=25)。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计算相关放疗剂量。A组8例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2例放置十二指肠支架解除十二指肠梗阻;B组15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5例行ERCP解除黄疸。结果:CR+PR率A组为61.1%,B组为32.0%(P<0.05)。临床受益反应率A组为72.2%,B组为40.0%(P<0.05)。3、6、12、18个月生存率A组为100%、94.4%、72.2%、61.1%,B组为100%、76.0%、32.0%、12.0%(P<0.05)。结论:125I+GEM能缓解疼痛,改善APC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李玉亮王永正王晓华张福君朱立东张万明李征李振家张开贤
关键词:^125碘胰腺肿瘤吉西他滨
经胸廓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
目的探讨经胸廓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8例患者造影显示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为胸廓内动脉,用不锈钢圈在肿瘤供血分支以下栓塞胸廓内动脉以保护非肿瘤分支避免意外栓塞,透视下向肿瘤供血分支内缓慢注入碘化油...
王永正李玉亮邵广瑞张万明崔允峰
关键词:肺肿瘤介入性放射学
文献传递
急性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
2008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9例急性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其中楔形压缩型骨折11例,稳定爆裂型骨折8例,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24月,所有患者腰背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无1例出现并发症,并于1周内出院。结论:对于急性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只要病例选择合适,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创伤椎体高度及患者劳动能力,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王文东王永正李玉亮张万明王希兖王晓华李征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椎体骨折
肝细胞癌PCNA基因表达与亚段肝动脉栓塞疗效的相关关系研究
李玉亮赵斌王永正张万明
该组采用先进的肝亚段动脉栓塞技术治疗肝细胞癌,该技术已具有在全国推广的可能性;而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在栓塞术前明确病理诊断和肿瘤组织细胞增值活性,了解其恶性程度,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PCNA
改良颅底颌顶位投照法
2001年
张万明吕守臣
关键词:投照方法摄影体位
BACE、BAI治疗支气管肺癌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BACE与ABI治疗支气管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 173例支气管肺癌分为A、B两组 ,A组 15 4例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药物治疗 ,B组 19例应用支气管动脉化学栓塞治疗。结果 :A、B两组总缓解率分别为 5 3 2 5 %和78 9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 1年生存率A(5 7 14 % )、B(73 6 8%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BACE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短期疗效优于BAI。
李玉亮赵斌王永正邵广瑞张万明李征王振亭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灌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