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雪兰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凤仙
  • 5篇诱变
  • 5篇凤仙花
  • 3篇胁迫
  • 3篇航天诱变
  • 2篇植物
  • 2篇鳞毛蕨
  • 2篇酶活
  • 2篇酶活性
  • 2篇保护酶
  • 2篇保护酶活性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栖息地
  • 1篇带轮
  • 1篇性状
  • 1篇盐胁迫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预留
  • 1篇园林

机构

  • 13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南充职业技术...
  • 2篇南充市农业局
  • 2篇南充市农业科...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作者

  • 15篇廖雪兰
  • 6篇文国琴
  • 5篇潘远智
  • 4篇廖科
  • 3篇张莉
  • 2篇杨军
  • 1篇余燕
  • 1篇魏淑红
  • 1篇刘婷
  • 1篇赵欢
  • 1篇严贤春
  • 1篇冯昊
  • 1篇刘庆林
  • 1篇李佩华
  • 1篇陈亚丽
  • 1篇刘小红
  • 1篇李雪杨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培养基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作者概述了在蕨类孢子萌发研究中所使用的培养基质,包括了以自然土壤为主的培养基质和以营养液为主的液体或琼脂培养基。并简略分析了影响蕨类孢子萌发的其它因素。
廖雪兰
关键词:蕨类植物培养基质孢子萌发孢子体
浅谈改革生化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生物化学实验是验证生化理论知识和探讨生物分子的作用规律的有效手段。同时,开展生化实验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学计划调整,重理论而轻实验的现象广泛存在,高校的生化实验课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鸡肋",其作用日趋弱化。因此,对于生化实验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在多年实验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一些实验室为生化实验课程服务的经验,以期有效保障生化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
陈亚丽廖雪兰文国琴
关键词:生化实验
航天诱变凤仙花“西航2号”SP10农艺性状及抗性生理响应机制研究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作为传统庭院观赏花卉,花期长、适应性强、色彩艳丽且种植范围广泛,其翼瓣翩然如凤鸟,姿态优美;凤仙花中能分离出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癌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集观赏和实用价值为一...
廖雪兰
关键词:凤仙花航天诱变育种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卫星搭载凤仙花SP_(10)代光合生理及RAPD分子检测
2018年
空间环境可以引起植物形态、生理、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变异,为获取性状优良的突变体材料提供了可能。本试验所用材料是经搭载"神舟4号"飞船后选育获得的凤仙花突变体SP10代。通过对其光合基本特性和RAPD分子标记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凤仙花突变体后代性状稳定,株高较普通凤仙花矮;光饱和点在700μmol·m^(-2)·s^(-1)附近,不耐强光;凤仙花突变体后代较普通凤仙花更低的叶绿素含量,更低的光合速率,则意味着更低的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生物量,因此凤仙花突变体后代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生活周期。选用17对随机RAPD引物,获得的扩增产物分子量在200~2 000 bp之间,条带清晰、反应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航天诱变的凤仙花很多遗传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功能表达基因的改变引起了性状的相对改变。该研究为诱变凤仙花的园林栽培应用、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
廖雪兰廖科文国琴王梅张玉娟张莉邬梦郗潘远智
关键词:卫星搭载凤仙花光合生理
革叶耳蕨、黑足鳞毛蕨对Pb-Cd复合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蕨类植物是古老的维管植物,也是植物界系统演化中一个独特的自然类群。本文利用生理生化酶系统测定、原子吸收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鳞毛蕨科两种植物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 Maleai)和黑足鳞毛蕨...
廖雪兰
文献传递
城市土壤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
2012年
分析了城市土壤污染现状,指出了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原因之一,研究了其污染的程度及影响,探讨了通过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恢复土壤活力的问题。
周凤蓉廖雪兰
关键词:城市土壤污染重金属植物修复
盐胁迫对诱变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为试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2种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诱变后凤仙花与普通凤仙花抗性生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普通凤仙花种子萌发率和出苗整齐度表现为低浓度(0.1%)不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急剧下降,当NaCl浓度达到0.4%时,虽然种子能够萌发,但是胚根长出后,不能继续生长和进行根系分蘖,根尖部位褐变坏死。诱变凤仙花对水分亏缺极为敏感,保护酶系统迅速做出响应,使植株免受逆境伤害。诱变凤仙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诱变凤仙花对低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植株生理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盐胁迫产生的毒害也逐渐显现。诱变凤仙花在盐胁迫状态下,根系分蘖和根系长度显著降低,SOD、CAT活性显著增高,通过减少生长量,提高酶活性以保护有机体减少受到逆境的伤害,从长远来看,该种保护酶系统和自由基清除机制优于普通凤仙花对逆境的应对。
廖科文国琴杜宇阳廖雪兰
关键词:盐胁迫保护酶
一种抗旱凤仙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的应答反应
2017年
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观赏花卉,适应性强,栽培历史悠久,本试验中所用的材料是普通凤仙花经过航天诱变后获得的突变体后代的凤仙花,在生理性状上表现出了和普通凤仙的差异性,激发人们对差异形成原因的探索。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处理诱变凤仙和普通凤仙,测定模拟干旱下两种凤仙花的发芽率、逆境相关保护酶活性、干旱下游基因SOS2、RD29B表达量的差异性。试验发现,诱变凤仙花的发芽率与普通凤仙花没有显著差异性,但是相关保护酶活性、MDA、干旱下游基因SOS2、RD29b表达量均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诱变凤仙比普通凤仙更具有优势,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廖雪兰文国琴刘庆林李雪杨邬梦郗张莉潘远智
关键词:逆境PEG-6000
航天诱变凤仙花突变株系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17年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花卉空间育种的研究探索,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突变体材料和花卉新品种。凤仙花作为传统庭院观赏花卉,于2002年搭载"神州4号"宇宙飞船,经过空间特殊环境返回地面后,获得了突变体植株。研究人员对诱变凤仙花做了形态及细胞学、光合生理以及药用成分等方面研究后发现,与普通凤仙花相比,空间环境引起了SP1代的某些生理损伤和可遗传的变异、小孢子母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诱变后代的不育,通过多代的栽培观察,选育出了两个较具有观赏价值的诱变株系,本综述通过对航天诱变凤仙花研究内容的梳理,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廖雪兰文国琴廖科杨军潘远智
关键词:航天诱变凤仙花突变体
Cd-Pb复合胁迫对革叶耳蕨和黑足鳞毛蕨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本试验研究了鳞毛蕨科两种植物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和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在不同浓度Cd-Pb复合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革叶耳蕨POD、SOD、CAT活性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即随着处理浓度升高,酶活性明显升高;黑足鳞毛蕨POD、SOD及CAT活性表现出在高浓度(600+1200 mg/kg)处理下受抑制,而在低、中浓度(200+400 mg/kg、400+800 mg/kg)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
廖雪兰潘远智余燕周凤蓉
关键词:复合胁迫保护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