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俊英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病毒
  • 8篇肝炎
  • 8篇肝炎病毒
  • 7篇戊型
  • 7篇戊型肝炎
  • 7篇戊型肝炎病毒
  • 7篇免疫
  • 7篇克隆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抗体
  • 5篇基因
  • 4篇细胞
  • 4篇脊髓灰质炎
  • 3篇脊髓灰质炎病...
  • 3篇HEV
  • 2篇荧光
  • 2篇肿瘤
  • 2篇免疫学
  • 2篇免疫学性质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作者

  • 21篇庄俊英
  • 13篇孙茂盛
  • 13篇戴长柏
  • 10篇马雁冰
  • 9篇刘勇
  • 7篇李春宏
  • 6篇谢天宏
  • 6篇乐耕耘
  • 6篇杜瑞娟
  • 5篇郭仁
  • 4篇袁力勇
  • 4篇唐浩
  • 3篇刘名英
  • 3篇徐维明
  • 3篇陈尔佳
  • 3篇王立言
  • 2篇冮宏映
  • 2篇王宪焘
  • 1篇张和君
  • 1篇杜秋江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Zoolog...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广西预防医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病毒学杂志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7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8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免疫荧光McAb对286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标本进行定型诊断
1991年
用PcAb血清NT与F-McAb IF对286株Polio Ⅰ、Ⅱ和Ⅲ型病毒进行定型,结果两者的符合率Ⅰ型为100%,Ⅱ型和Ⅲ型均为99%。Ⅰ型与Ⅱ、Ⅲ型符合率的微小差异,可能是实验技术上的误差所致,也可能是McAb本身识别抗原表位的局限性所致。提示要得到真正理想的型特异McAb,必须用大量有代表性的毒株进行交叉试验。本试验证明,F-McAb IF可以代替PcAb参考血清NT作为Polio病毒的定型方法。IF比NT简单、快速、特异和敏感,是组装试剂盒的理想材料。
唐恩华庄俊英刘名英阮永良王宪焘谢天宏王立言文喻呤秦红星郭仁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K5环的基因合成、表达、纯化与活性鉴定被引量:6
2001年
根据大肠杆菌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人工合成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 K5全基因 ,并在原核系统中以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的形式实现了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通过 Ni2 +金属螯合层析得到初步纯化 ,通过肠激酶切割去除了融合标签 .应用鸡胚尿囊膜实验检测切割后的 rh K5的生物学活性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rh K5能明显地降低血管管径、血管总面积以及血管总面积与视野面积的比值 ,表明切割后的产物具有显著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抗血管生成药物奠定了基础 .
袁力勇马雁冰刘勇庄俊英李春宏冮宏映孙茂盛戴长柏
关键词:基因合成基因表达肿瘤治疗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HEV ORF2抗原片段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Evirus,HEV)ORF2基因片段 ,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与中间转染载体pVL1 3 93相连构建重组质粒 ,在Lipofectin介导下将其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uloGoldTM)共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 ,用免疫荧光 ,Westernblot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学特性初步研究 ,并进行动物免疫试验。结果 含ORF2结构基因片段的重组杆状病毒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经免疫荧光 ,Westernblot,动物免疫试验证实该重组蛋白为HEV特异性蛋白 ,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能有效表达HEV抗原基因 ,所表达的ORF2重组蛋白具有HEV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 ,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杜瑞娟马雁冰唐浩庄俊英乐耕耘刘勇戴长柏孙茂盛
关键词:杆状病毒HEVORF2基因
人—人杂交瘤:分泌抗链球菌溶血素O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
1986年
用人骨髓瘤细胞株和人脾脏细胞在PEG促进下进行人—人杂交,育选出能分泌抗链球菌溶血素O单克隆抗体杂交瘤S_(1)—19和S_(1)—22两株,共传了50多代,历时五个月,单克隆抗体分泌稳定,抗体为IgG型,杂交瘤染色体为68—76条而亲代细胞株仅为43条,证实杂交瘤是成功的。
张和君傅家中庄俊英林伟池唐恩华郭仁胡宗煌朱玉昆
戊型肝炎病毒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等传代细胞中的繁殖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探索戊型肝炎病毒(HEV)敏感细胞及体外培养条件,为HEV体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用戊肝患者急性期阳性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进行毒种的扩增与活化,超速离心处理猴阳性粪便标本获取培养用毒种,将其接种于各种人源性细胞(包括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非人灵长类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通过细胞病变观察、RT-PCR检测及免疫荧光实验来判定细胞是否对HEV敏感。结果KMB17、A549、BEL7402细胞中第一代传代7~9d出现细胞病变,11~13d脱落,传至10代仍可经正链和负链RT-PCR检测到HEV基因组正链RNA和复制的负链RNA的存在,而Hela、Vero细胞未见细胞病变,分别于2~4代后经RT-PCR不能扩增到特异片段。在KMB17细胞培养体系中经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实验组有明显荧光着色,病毒捕获RT-PCR扩增到特异片段。结论在采用的培养条件下,KMB17、A549、BEL7402细胞对HEV敏感,而Hela、Vero细胞不敏感,本研究建立了一定代次内HEV组织培养体系。
乐耕耘吴娟马雁冰杜瑞娟庄俊英谢天宏李春宏戴长柏孙茂盛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RT-PCRKMB17二倍体细胞戊型肝炎
抗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稳定性观察
1998年
应用本实验室研制的抗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单克隆抗体,对其稳定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未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置4℃保存5年,其抗体效价仍维持原有水平,而且抗体的特性也未发生改变。
庄俊英苏晔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稳定性
戊型肝炎病毒DNA免疫的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PCR方法获得 116 3bp的戊型肝炎 (HepatitisEVirus,HEV)开放读码框架 (OpenReadingFrame ,ORF)ORF2之 3’大片段和 36 9bpORF3的完整片段 ,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 ,构建两种含有HEV主要抗原表位的质粒DNA :pcE2和pcE3 ,分别或混合免疫Swiss小鼠三次 (0时 ,第 2周 ,第 4周 ) ,观察其在小鼠体内诱发的体液免疫应答。ELISA检测结果表明 ,pcE2和 pcE3在小鼠体内均可诱导出一定水平的HEVIgG抗体 ,且在第三次免疫接种两周后 ,10 0 %的小鼠抗体阳转。与两种质粒单独免疫相比 ,两者同时注射的抗体水平较高。本研究为HEVDNA疫苗的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吕冬梅陈尔佳谢天宏庄俊英刘勇李春宏孙茂盛戴长柏
关键词:DNA免疫戊型肝炎病毒体液免疫
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表位的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中和试验筛选出来的抗脊髓灰质炎2型与3型不同毒株的12个单克隆抗体,其中3个仅有免疫荧光活性,9个具有中和与免疫荧光活性。用免疫荧光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发现它们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表位方面与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相似,显示出株特异的、几个毒株共同特异的或型特异的抗原表位。根据表位分布关系及特征,可以用来鉴别型内毒株的特征、毒株的抗原分析、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相关病例的鉴别。所得结果与中和性单克抗隆抗体及T1-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一致。而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活性范围比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更广。另外还发现某些兼有荧光与中和两活性的同一个单克隆抗体,用不同方法(IF与NT)进行试验时,与相同毒株出现不同表位反应,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需待进一步证实的重要问题。
唐恩华庄俊英王立言刘名英文喻玲阮永良谢天宏郭仁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
体外培养哺乳类细胞去核的研究
1983年
为了研究细胞核和质这两个主要部分的各自独立又相互协调的作用,人们常设想把细胞核从细胞质中分离出来,或者用再重新加以组合的方法来进行此项研究。这样就需要一种在生理条件下进行核质分离的技术。自从1939年Commandon等最先成功地进行去核和核移植实验以来,一直是倚仗显微操作术进行这样的工作。这种去核方法所能进行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
杨晓峰郭仁庄俊英张新生徐维明
关键词:生理条件去核体外培养核移植细胞核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恒河猴的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报道了用戊型肝炎(HepatitisE,HE)病人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后的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与免疫学以及病毒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三只实验猴在感染后第3~4周均出现ALT异常;粪便以及肝脏与胆囊组织超薄切片中电镜观察到27~34nm大小的病毒样颗粒;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肝脏组织有典型的急性炎症病灶;粪便与血清经RTnPCR扩增到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特异性片段,粪便排毒从感染后第7天持续至第50天左右,病毒血症迟于粪便排毒,出现于感染后两周左右,维持1~2周;ELISA检测发现,实验猴血清中HEV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3~4周阳转,4~5个月后转阴。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恒河猴作为HE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理想的,建立系统的恒河猴实验模型对探讨HEV感染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应答以及临床诊断与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马雁冰孙茂盛庄俊英谢天宏张光明徐维明戴解杰李鸿钧戴长柏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HEV动物模型恒河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