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越

作品数:14 被引量:29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暴雨
  • 4篇水汽
  • 3篇雨带
  • 3篇水汽输送
  • 3篇降水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中尺度对流系...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连续性暴雨
  • 2篇环流
  • 2篇急流
  • 2篇高空
  • 2篇高空急流
  • 2篇MCC
  • 2篇MCS
  • 2篇值模拟
  • 1篇低涡
  • 1篇地形
  • 1篇汛期

机构

  • 13篇南京信息工程...
  • 8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作者

  • 14篇常越
  • 7篇何金海
  • 7篇丁治英
  • 3篇刘芸芸
  • 2篇高松
  • 2篇朱莉
  • 1篇汪永铭
  • 1篇苏百兴
  • 1篇刘蕾
  • 1篇梁萍
  • 1篇陈翔翔
  • 1篇沈新勇
  • 1篇朱传林
  • 1篇刘彩虹
  • 1篇徐海明
  • 1篇陈茂钦
  • 1篇杨帅
  • 1篇许建明

传媒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WMO城市气象观测指南,在充分考虑广州城市结构和局地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高温高湿的天气特征,利用现有大气探测体系,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和气象部门特点,提出建立一套布局合理、密度适宜、技术先进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试图实现城市大气环境的预报预警服务。
常越许建明何金海
关键词:城市气象大气观测预报预警
梅雨暴雨期重力惯性波的发展与雨带的活动被引量:3
2006年
由1991年7月5—6日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扰动场分析,发现高低层重力惯性波的发展与传播和雨带、低涡的发展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高低层重力惯性波有明显不同的传播形式。结果表明:降水初期,对流不稳定激发出重力惯性波,低层南部相对稳定,有向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高层出现传播的重力惯性波,高低层向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有利于多条雨带的形成;降水中期,高层的重力惯性波出现围绕低层涡旋中心逆时针旋转,降水也开始加大并东移;高层向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可导致低层的涡旋和降水发展。
常越何金海丁治英杨帅
关键词:重力惯性波梅雨暴雨雨带
华南旱涝年由冬到夏水汽输送的不同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利用华南地区74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根据旱涝指数划分了1957-2002年期间华南的旱涝年份。利用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计算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别讨论华南春夏期间旱涝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
常越刘芸芸何金海
关键词:水汽输送水汽源地降水
文献传递
WRF中地形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在一次华南暖区暴雨形成机制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华南地形复杂多变,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又难于预报。要准确模拟华南地区的降水情况必须考虑地形的影响。以发生在云雾山东南侧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为例,探讨中尺度WRFV3.1版本中新增加的地形重力波拖曳(GWDO)参数化方案对山区暴雨的模拟能力,以及本次暴雨的形成机制。数值试验利用2008年6月5日00:00至2008年6月6日12:00的每6h一次的NCEP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积分36h对发生在云雾山东南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分析后得出:①模式中考虑了GWDO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广东阳江地区强降水的中心和强度,再现了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其演变状况,成功地复制了中尺度低涡的位置及移向,而未考虑此方案的控制试验没能模拟出此次暴雨,其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方面都与实况差别较大。②GWDO参数化方案的引入有效地减少由地形引起的对流层中层纬向风的偏差,比较合理地模拟出了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从而使山区暴雨的模拟效果更接近于实况。③由试验得出,地形重力波拖曳可以使能量在中层辐散,导致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并使降水加强和降水的范围相对集中,是本次特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刘蕾丁治英常越陈茂钦
关键词:暴雨数值模拟地形
MCC转为带状MCSs过程中水平涡度变化与暴雨的关系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18日-19日的一次MCC转带状MCSs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hPa西南涡和切变线的形成与维持是影响此次暴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前期MCC的形成...
丁治英高松常越
关键词: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中尺度对流系统
文献传递
MCC转为带状MCSs过程中水平涡度的变化与暴雨的关系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18—19日的一次MCC转带状MCSs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西南涡和切变线的形成与维持是影响此次暴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前期MCC的形成到成熟以低涡降水为主,后期的圆形MCC转为带状MCSs主要为切变线降水。在雨区附近,u、v的垂直切变所形成的强水平涡度造成的旋转,对应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可触发暴雨产生,垂直方向上u、v不同的分布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环流。低涡与切变线附近的水平涡度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暴雨形成的原因不同,低涡暴雨主要由v的垂直切变造成,切变线暴雨主要由u、v的垂直切变共同作用,本次过程中v的垂直切变构成了沿切变线的东西向雨带,u的垂直切变沿纬向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垂直运动与切变线上MCSs的生成、发展和多雨团的形成关系密切。低涡、切变线降水中心附近的正倾侧项(水平涡度向垂直正涡度转换)也有类似的差异,低涡的转换主要由v/p<0决定,切变线的转换主要由-u/p>0决定。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尺度较小,易在平均状态下被忽略。倾侧项主要有利于暴雨的加强,但对西南涡、切变线的发展贡献较小。
丁治英高松常越
关键词:暴雨
1958~2000年6月连续性暴雨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9
2008年
利用1958~2000年6月的43年间我国长江以南各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区域划分和统计,并以此为依据作了初步的分析。分析发现6月份我国南方暴雨发生频繁,且华南、江南可同时有连续性暴雨过程存在,并得出了我国6月份连续性暴雨的基本特征以及年代际的变化规律,认为1990年代以后连续性暴雨增加明显。最后以1994、1998、2005年6月发生我国南方的连续性暴雨为例,初步探讨了连续性暴雨中华南、江南双雨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形成机制,指出产生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背景场与南亚高压和高空急流的稳定维持有关。
丁治英常越朱莉何金海
关键词:连续性暴雨高空急流
一次连续性暴雨中双雨带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6月17—22日发生在长江以南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在连续性暴雨过程中,长江以南有两支雨带存在,北雨带与冷锋降水以及副热带西风急流右后方的非地转场引起的质量调整有关。南雨带的形成与东、西风急流和南亚高压的共同作用有关:东风急流中心右后部的非地转场可形成反环流,有利于南雨带形成;南亚高压脊线附近以及东风急流的右后方的du/dt<0,可导致雨区附近及南部强的v-vg<0场出现;当西风急流南压,在雨区的北部即西风中心的后部可形成强的v-vg>0,三者共同作用的质量调整使雨区上空出现强辐散场导致暖区强降水出现。分析发现南雨带中层有θe锋区存在,该锋区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暴雨加强,当南北锋区接近时雨带合并。
丁治英朱莉常越沈新勇何金海徐海明
关键词:暖区暴雨
华南旱、涝年前汛期水汽输送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的降水资料及中国74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定义的旱涝指数,划分了1957—2002年期间的华南旱涝年份。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别讨论华南前汛期4~6月、4月及6月的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4~6月、4月及6月水汽输送及其源地在华南前汛期涝年和早年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华南的水汽输送环流在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具有明显不同的气候特征,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应分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4月份至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至6月两个时段。来源于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变化和来自中国北方的水汽输送变化对华南降水异常有重要作用,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变化对华南的降水异常影响不大。
常越何金海刘芸芸梁萍
关键词:水汽输送华南前汛期水汽来源
水汽场的初值调整对华南降水预报贡献的研究
该文提出利用GMS多通道气象卫星资料推导得到的降水资料估算出加热率,做为非绝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始化过程中的非绝热强迫项,进行风压场的调整,使得初始时刻用于模式积分的风压场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根据由卫星观测推得的加热率,采用一...
常越
关键词:水汽场降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