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俊玉

作品数:164 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5篇心肌
  • 41篇起搏
  • 36篇心室
  • 35篇心电
  • 34篇电图
  • 34篇心电图
  • 33篇心脏
  • 29篇肌细胞
  • 28篇梗死
  • 27篇心室肌
  • 26篇膜片
  • 26篇膜片钳
  • 25篇心肌梗死
  • 20篇起搏器
  • 19篇心室肌细胞
  • 19篇消融
  • 18篇射频消融
  • 18篇细胞
  • 17篇缺血
  • 14篇动脉

机构

  • 70篇北京军区总医...
  • 55篇解放军白求恩...
  • 4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邯郸市第四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健宫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64篇崔俊玉
  • 65篇何振山
  • 56篇齐书英
  • 46篇杨丽
  • 31篇丁超
  • 24篇胡丽叶
  • 21篇刘建国
  • 18篇李俊峡
  • 17篇谭琛
  • 16篇李洁
  • 15篇石红玲
  • 15篇张铁军
  • 11篇刘小云
  • 11篇石巧
  • 11篇王晓明
  • 8篇陈念
  • 7篇徐威
  • 6篇王世宏
  • 6篇宁佩萸
  • 6篇刘春萍

传媒

  • 19篇华北国防医药
  • 16篇临床误诊误治
  • 16篇心电图杂志(...
  • 15篇中国循证心血...
  • 12篇白求恩军医学...
  • 10篇中国心脏起搏...
  • 6篇心脏杂志
  • 6篇第17届全军...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2009年第...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7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23篇2004
  • 26篇2003
  • 8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8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比较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共12例,按照药物编号顺序依次入组,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静脉泵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房扑/房颤转复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血、尿指标。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率66.67%(4/6),转复时间分别为20 min、21 min、3.3 h和5.5 h。而普罗帕酮组无1例转复。普罗帕酮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另有1例患者于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2.64 s,全天>2.5 s的窦性停搏共发生6次。伊布利特组有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短阵单型性室速(分别为2阵和15阵)。两组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化验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较安全。
齐书英何振山崔俊玉杨丽彭育红李洁
关键词:伊布利特房扑房颤
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六)被引量:2
2004年
崔俊玉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慢-快与快-慢综合征的诊治
崔俊玉
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与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体表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_(max))及P波离散度(P_(disp))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 方法 测量了32例PAF病人的体表心电图的P_(max)及P_(disp),并与30例无PAF者进行了比较。结果P_(max)和P_(disp)在PAF病人中明显延长,P_(max)>110ms和P_(disp)≥40ms可区分开PAF病人和对照组,其敏感度均为97%,特异性分别为76%和73%。结论 体表心电图的P_(max)及P_(disp)是一种预测PAF简便实用的方法。
杨丽何振山崔俊玉齐书英丁超刘晓云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疾病预测PAF
心室肌电生理异质性与室性心律失常
2004年
杨丽何振山崔俊玉
关键词:心室肌电生理异质性心律失常
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230例,统计心肌桥的检出率、部位、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在230例进行64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中,发现心肌桥53例(共60处),检出率为23.04%(53/230),与CAG的检出率(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SCT中仅有13支与CAG发现的14支心肌桥一致。浅表型肌桥和深在型肌桥在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较为准确诊断心肌桥的手段。
张海军陈会校张强李俊峡齐书英崔俊玉何振山吴陶红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对2011年ACCF/AHA/HRS心房颤动治疗更新的几点思考
2011年ACCF/AHA临床指南工作组根 据近年临床试验的结果对目前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指南提出重点更新建议,主要有:(1)心室率控制策略的新认识:严格还是宽松;(2)房颤抗栓的新方案和新药物(达必加群);(3)决奈...
谭琛崔俊玉
关键词:心房颤动
兔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带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变化被引量:21
2002年
探讨L型钙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兔AMI模型 ,1周后处死动物分离心室肌细胞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梗死周边缺血带心外膜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 (ICa L)的变化 ,以正常心肌ICa L为对照。结果 :AMI 1周时兔梗死周边区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受到抑制 ,其电流峰值由正常状态下的 - 5 .58± 1 .53pA/pF(对照组 ,n =1 0 )降至 - 3 .52± 0 .93pA/pF(AMI组 ,n=6) ,最大峰电流下降 2 9.1 % ,P <0 .0 5 ,I V曲线上移 ;其失活曲线左移 ,半数最大失活电位由 - 1 3 .1± 4 .2mV左移至 - 2 5 .9± 7.0mV ,P <0 .0 5 ,失活速度加快。结论 :AMI后 1周梗死周边带心外膜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受抑制 ,可能为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齐书英刘坤申何振山崔俊玉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急性心肌梗死膜片钳L型钙通道
兔冠状动脉结扎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1996年
兔冠状动脉结扎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何振山,宁佩萸,吴广礼,崔俊玉,张荣莲,李洁(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在050082)我们建立了兔急性心梗(AMI)模型,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AMI后24h及4周两个时间点周围静脉血,冠状窦血和不同状态的心...
何振山宁佩萸吴广礼崔俊玉张荣莲李洁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结扎
心肌梗死心肌细胞电重构研究进展
2003年
丁超何振山崔俊玉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细胞电重构离子通道膜片钳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