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臣阳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黄顶菊
  • 5篇植物
  • 5篇入侵
  • 5篇入侵植物
  • 2篇生长速率
  • 1篇养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真菌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养分
  • 1篇杀真菌剂
  • 1篇生理代谢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机构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屠臣阳
  • 6篇杨殿林
  • 6篇皇甫超河
  • 4篇姜娜
  • 3篇陈冬青
  • 2篇王楠楠
  • 2篇刘红梅
  • 1篇张天瑞
  • 1篇高尚宾
  • 1篇李玉浸
  • 1篇王慧
  • 1篇张瑞
  • 1篇黄永春
  • 1篇王慧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入侵植物黄顶菊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为新入侵我国的一种恶性杂草,2001年在天津市和河北省衡水市首次被发现,现已迅速扩散并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
屠臣阳
关键词:黄顶菊入侵植物生长速率
文献传递
不同N、P添加水平对黄顶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为新入侵我国的一种恶性杂草,研究其化学计量特征可以了解入侵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和适应策略。通过网室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土壤N、P添加对黄顶菊植株生长、N、P化学计量特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P添加比例相同条件下,养分水平对叶片N∶P的影响显著;随着N、P添加量的增加,叶片N∶P比显著下降,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其中高N素比例对叶片N∶P影响最大,当叶片N∶P比>21.24时,植株生长速率较低,符合生长速率假说。土壤N和叶片N含量与黄顶菊叶片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黄顶菊叶片N(P)含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土壤N(P)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黄顶菊叶片N∶P<20.86为N限制,叶片N∶P>21.24为P限制。
陈新微杨殿林刘红梅王慧皇甫超河屠臣阳
关键词:黄顶菊入侵植物
施磷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黄顶菊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真菌在其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揭示黄顶菊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试验设置5个施磷(KH2PO4)水平(50mg·kg-1CaSO4,缺磷处理,P0;空白,不加磷处理,P1;20mg·kg-1,P2;40mg·kg-1,P3;80mg·kg-1,P4),并通过施用杀真菌剂苯菌灵控制土壤真菌,研究二者对黄顶菊入侵性的影响。杀真菌剂处理显著降低了黄顶菊的菌根侵染率,抑制了植株光合作用,降低了植株生物量、可溶性糖的积累及抗氧化保护酶系统(SOD、POD和CAT)活性,在较高施磷水平时(P3、P4)增加植株全P含量,而对植株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全N含量等无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引起的植物磷营养状况的改变,对土壤真菌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真菌效应的发挥因施磷量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缺磷和低磷处理(P0~P2)时,真菌对N、P吸收贡献率表现为正效应;而当施磷量较高(P3、P4)时,贡献率表现为负效应。土壤真菌和养分状况对黄顶菊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均有重要影响。
陈冬青张瑞皇甫超河姜娜屠臣阳杨殿林
关键词:施磷水平杀真菌剂黄顶菊生理指标
转双价棉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植株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灭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对转双价(Bt+CpTI)棉和常规棉石远321的侵染率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转双价棉与同源常规棉之间根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但植株氮、磷养分含量在一些时期明显不同,其变化随棉花品种、生育期不同而不同。转双价棉苗期根系全氮和蕾期、吐絮期地上部全磷以及苗期、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棉(P<0.05),而蕾期地上部全氮和吐絮期根系全氮显著低于常规棉(P<0.05)。聚类分析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植株养分含量变化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转双价棉种植对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刘红梅黄永春屠臣阳皇甫超河王慧杨殿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植株养分常规棉侵染率苗期根系接种试验
刈割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生长、气体交换和荧光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为明确不同刈割处理对黄顶菊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对黄顶菊在生长季内不同时间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刈割降低了黄顶菊植株各部分的生物量积累,其中以刈割3次效果最为显著,使黄顶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82.57%、44.53%、80.04%、91.76%;植株的高度和花序数随刈割次数的增加显著降低,其中刈割3次的花序数为0;刈割1次植株分枝数最大,出现超补偿现象,刈割3次分枝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除了刈割2次出现增高趋势外,随刈割次数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刈割处理使黄顶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升高;刈割3次的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0)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而初始荧光(F0)则显著增加;生长指标的可塑性指数大于生理指标可塑性指数,表明前者在黄顶菊对刈割处理等物理措施适应方面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总之,刈割3次处理黄顶菊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所受影响最大,对黄顶菊植株的再生和开花结实抑制效果最为理想。
王楠楠皇甫超河陈冬青张天瑞姜娜屠臣阳李玉浸杨殿林
关键词:黄顶菊入侵植物刈割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
入侵植物黄顶菊与5种共生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叶片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CC)是衡量植物叶片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与其共生的本地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狗尾草(Setaira virid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比较了其叶片建成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黄顶菊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CC mass)均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6.6%,而叶片单位面积建成成本(CC area)也显著低于除狗尾草以外其他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4.4%。黄顶菊叶片碳浓度和氮浓度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叶片灰分浓度显著高于其共生植物(与灰绿藜差异不显著);叶片去灰分热值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显著高于灰绿藜)。植物叶片CC mass与叶片碳浓度和去灰分热值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片CC mass与灰分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共生植物相比,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是黄顶菊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屠臣阳皇甫超河姜娜高尚宾杨殿林
关键词:黄顶菊碳浓度入侵植物
替代牧草对黄顶菊生物量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选用高丹草、沙打旺两种牧草对入侵植物黄顶菊进行生物替代,比较不同替代处理中黄顶菊的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的差异以验证替代效果。结果表明:替代调控明显地影响了黄顶菊的生物量积累并且改变了其分配格局;替代处理区的各生物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与黄顶菊单种对照相比,沙打旺和高丹草中的黄顶菊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90.2%、94.2%;沙打旺中的黄顶菊和高丹草中的黄顶菊叶生物量比升高,而根生物量比、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根冠比降低,显示黄顶菊在替代处理下倾向于增加光合同化器官面积。替代处理下的黄顶菊光合作用均受到显著影响,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其中高丹草中的黄顶菊的Pn仅为2.15 μmolCO2·m-2·s-1。试验结果显示,在替代条件下限制光合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即导致黄顶菊光合作用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替代牧草遮阴作用引起的光能供应的不足。可塑性指数分析表明,黄顶菊具有较高的表型可塑性,显示其对逆境条件较强的适应性与入侵能力。替代措施能抑制黄顶菊的生物量积累与繁殖,影响其光合生产力,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姜娜皇甫超河王楠楠陈冬青屠臣阳杨殿林王彩灵
关键词:黄顶菊光合作用生物量分配表型可塑性入侵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