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8篇动脉内
  • 8篇颈动脉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内膜
  • 7篇颈动脉内
  • 6篇动脉内膜
  • 6篇动脉内膜切除...
  • 6篇膜切除术
  • 6篇内膜切除
  • 6篇内膜切除术
  • 6篇颈动脉内膜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 5篇动脉狭窄
  • 5篇手术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血管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青岛市第二人...
  • 3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市北方医...

作者

  • 19篇屈根学
  • 8篇刘建林
  • 6篇张勤奕
  • 4篇辛凌澎
  • 4篇马强
  • 4篇马骏
  • 3篇孙建平
  • 2篇苏悦
  • 2篇刘志贤
  • 2篇王兰
  • 2篇王海新
  • 2篇孟昕
  • 2篇马骏
  • 2篇李桂肖
  • 2篇张玉蓉
  • 2篇张玉蓉
  • 2篇黄玉晓
  • 1篇林科先
  • 1篇王怀军
  • 1篇张鲁平

传媒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82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 8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DSA)确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9例 ,颈丛麻醉 4 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 5 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 76例 ,随访时间 4~ 18个月 ,平均 12 4个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消失、头晕、昏厥症状明显改善者 5 7例 ,反应好转 ,肢体肌力提高Ⅰ~Ⅱ级者 14例。术后并发脑梗塞 2例 ,颈动脉内血栓形成 1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刘建林张勤奕屈根学孟昕张玉蓉
关键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方法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和内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选择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13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行CAS,87例行CEA。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前向血流,治疗前和治疗后1~24个月狭窄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和治疗后NIHSS评分〉20层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向血流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频谱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0d内,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d-2年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CAS组高于CEA组。结论CAS和CEA对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狭窄的部位、原因及对侧病变是选择CAS和CEA的重要因素。
刘亚民王崇宝秦皓屈根学马强冯骏刘唤玲孙寒生贺朝郑刚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
2000年
苏悦刘志贤黄玉晓马骏屈根学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围手术期心血管功能
TMR与bFGF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再血管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TM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心肌再血管化的作用。方法 将 2 4只犬制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 ,随机分为 A组 (单纯缺血 ,对照组 )、B组 (TMR组 )及 C组 (TMR+b FGF组 )。分别于饲养 1周及 1月后测定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心功能指标 (CO、LVEF)、心梗心肌重量 /左室重量 (AW/LVW)、光镜下单位面积梗塞区内的毛细血管数。结果  (1 )各组在麻醉后、缝扎即刻、1周、1月后血压、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差异。 (2 ) A组及 B组饲养 1周及 1月时 AW/LVW无明显差异 ,C组饲养 1月时的AW/L VW明显少于饲养 1周时 (P <0 .0 5)。并且 C组饲养 1周及 1月时的 AW/LVW低于 A组和 B组。 (3) C组光镜下单位面积梗塞区的毛细血管数明显多于 A组及 B组 (P <0 .0 5)。结论  TMR+b FGF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区域 。
屈根学王海新辛凌澎马骏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心肌再血管化TMRBFGF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3
1999年
马骏王怀军孙建平屈根学万峰
关键词:麻醉管理心脏手术冠脉搭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辅助循环
1999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ⅠABP)作为可靠有效的循环辅助装置,正在成为危重冠心外科领域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我院最近对2例冠脉搭桥术后病人应用IABP辅助循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9岁、63岁,体重66kg、72kg,2例病人均有心肌梗塞史,近期心绞痛明显,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四支病变,心脏B超示心室壁活动度减弱,LVEF37%、42%。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ECG、SPO_2,行挠动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MAP、CVP。全麻诱导插管后接麻醉机机械通气。以芬太尼、维库溴铵。
黄玉晓苏悦刘志贤马骏屈根学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IABP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96例报告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刘建林张勤奕屈根学马强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脑卒中颈动脉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近期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对5例不宜作冠状动脉搭桥(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缺血区心肌活动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提高10%,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表明TMR近期可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提高心功能。
林科先辛凌澎屈根学
关键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冠心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患者意识状态持续监测的临床研究
2005年
刘建林屈根学马强张玉蓉
关键词:脑缺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双瓣膜置换术后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的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管理被引量:3
2000年
李欣屈根学莴峰马骏孙建平辛凌澎
关键词: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室辅助装置体外循环风湿性心脏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