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影像
  • 7篇颅内
  • 7篇成像
  • 6篇脑肿瘤
  • 6篇CT
  • 5篇栓塞
  • 4篇影像诊断
  • 4篇疗法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弹簧圈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影像学
  • 3篇栓塞疗法
  • 3篇微弹簧圈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NMR

机构

  • 10篇北京市神经外...
  • 5篇北京市神经外...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尚京伟
  • 15篇戴建平
  • 5篇朱明旺
  • 5篇吴中学
  • 4篇张友平
  • 4篇高培毅
  • 4篇李佑祥
  • 4篇王忠诚
  • 3篇何雁
  • 3篇陆荣庆
  • 2篇张玉琪
  • 2篇王清河
  • 2篇金国宏
  • 2篇孙胜军
  • 2篇刘翔
  • 2篇詹炯
  • 1篇张在强
  • 1篇胡平英
  • 1篇藏大维
  • 1篇龙洁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8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39例分析)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总结分析39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MRI及DSA影像特征。方法39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0例,女19例;年龄13~54岁。10例血红蛋白高于15g/L,6例红细胞计数高于50×1012/L。10例均行CT、MRI、DSA检查,19例行MRI、DSA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8例,小脑蚓部3例,延髓13例,小脑半球伴延髓4例(多发)和桥小脑角1例。单发28例,多发11例。囊腔型24例(包括多发),实质型15例(包括多发)。28例MRI表现有血管流空。29例DSA表现肿瘤染色早、染色浓和染色时间延长。CT平扫低密度6例,等密度4例,增强扫描全部肿瘤结节明显强化。结论成血管细胞瘤在CT、MRI、DSA上有特征性表现,多种影像学手段结合检查可避免病灶数目遗漏。
尚京伟戴建平高培毅罗锋刘翔詹炯
关键词:脑肿瘤成血管细胞瘤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CT灌注成像在脑内缺血性疾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5
1999年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脑内缺血性疾病的作用。方法对24例缺血性中风发作2小时至2个月的患者及10例开颅术后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及CT灌注成像,28例进行MRI检查,6例行DSA检查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photonemi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共检出30个缺血及梗死灶,CT灌注成像共检出41个病灶,均经随访CT、MRI及SPECT证实。40个病灶表现为最大峰值时间(P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较对侧延长,相对血流量(RF)明显减低(P<00001)。1个急性起病2周的病灶表现为最大峰值时间及平均通过时间较对侧缩短,相对血流量增高。结论结合常规CT及MRI扫描,CT灌注成像不但有利于显示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病灶,还可观察Moyamoya病、开颅手术损伤等脑内缺血性病灶的血流灌注变化。
刘翔刘翔孙波戴建平尚京伟孙波张磊詹炯张岩尚京伟龙洁
关键词:脑缺血局部血流CT血流灌注成像
颅内皮样囊肿的影像诊断(附10例报告)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颅内皮样囊肿是罕见肿瘤。作者报告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并对其影像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9例因突发性头痛,呕吐收入院。6例MRI、3例CT、1例CT和MRI检查。结果:鞍旁4例,鞍上3例,三室后,前颅窝底和后颅窝各1例。10例MRI表现为脂肪信号,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其中9例CT和MRI在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有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MRI优于CT诊断。
尚京伟戴建平高培毅罗峰詹炯刘翔宁欣张明宇
关键词:脑肿瘤皮样囊肿CTMRI
颅底软骨瘤的CT与MRI表现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颅底软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12例中,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CT平扫,其中3例做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12例软骨瘤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硬膜外。鞍旁肿瘤呈类圆形;同时累及前中颅凹或中后颅凹的肿瘤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边缘清楚。5例有颅底骨质破坏,其余病例肿块周围骨质呈侵蚀性改变。CT上肿瘤呈等、高混杂密度6例,呈均匀稍高密度1例。钙化表现为斑块状、小球状及弧线样高密度。MRI上T1WI均为低信号,7例肿块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余2例T2WI为均匀高信号。6例肿瘤外侧与脑实质之间T2WI上可见弧线样低信号线。冠状位MRI上可见海绵窦有不同程度受累。CT与MR增强扫描肿瘤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底软骨瘤多位于中线旁的硬膜外,特别是鞍旁,前颅凹或后颅凹肿块常与中颅凹肿块相连,根据其部位及CT、MRI表现可以做出诊断。
赵江民戴建平尚京伟朱明旺刘祥李少武詹炯
关键词:脑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放射治疗被引量:13
1996年
目的:分析2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微弹簧圈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方法、结果、技术特点、弹簧圈理化特性和并发症处理等。材料和方法:17例囊状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栓塞,3例采用球囊栓塞。15例颈动脉穿刺入路,途径短,成功率高。5例股动脉穿刺入路。结果:栓塞后动脉瘤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14例;动脉瘤栓塞90%,载瘤动脉通畅3例;动脉瘤同时与载瘤动脉完全闭塞3例。2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栓塞后3个月随诊无一例死亡和发生栓塞并发症;动脉瘤闭塞90%的3例,DSA证实动脉瘤完全消失。结论:介入放射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而达到不开颅治愈病人的目的。
尚京伟戴建平王忠诚吴忠学张友平
关键词:颅内肿瘤动脉瘤介入放射学
自制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将钨微弹簧圈置入兔股浅动脉和耳缘静脉,观察动物体重及被栓塞部位血管和血栓病理变化。在栓塞13周内,实验组兔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呈直线上升趋势。栓塞1周时,血管腔内有新鲜血栓,管壁有蛋白样物质沉着;2周时血栓机化,与管壁连接紧密,血栓内有再生管道,内膜增厚,管壁肌细胞有变性;4~13周,内膜显著增厚,管腔狭窄,内弹力板断裂、破碎、肌细胞萎缩,管壁纤维组织增生。
吴中学王忠诚张玉琪戴建平李佑祥张友平尚京伟金国宏
关键词:血管栓塞微弹簧圈栓塞疗法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治疗被引量:20
1995年
分析18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1例TCCF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0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本文讨论了栓塞方法效果和有关的技术问题。
尚京伟吴中学戴建平王忠诚张友平李佑祥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疗法
脊髓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分析脊髓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资料。结果 在T1WI肿瘤多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 ;在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 2 5例肿瘤有瘤内囊变 ;2 2例在肿瘤一端或两端有脊髓继发囊腔形成。增强扫描后 ,3 3例肿瘤边界不清 ,1 7例边界清楚。 3 0例肿瘤轻度强化 ,1 4例明显强化 ,6例未强化。 44例肿瘤强化不均匀 ,其中 2 2例呈散在斑片状强化 ,1 5例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强化 ,7例呈大片状强化。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于脊髓星形细胞瘤的诊断非常重要 ,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好发于颈胸段脊髓 ;多呈偏心性生长 ,脊髓背侧较常见 ;肿瘤边界多不清。
彭靖戴建平朱明旺尚京伟孙胜军刘翔
关键词:髓内肿瘤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研究及病因分析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研究Tolosa Hunt综合征 (TH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 ,进一步证明其病因为非特异性炎症。方法 回顾总结 1985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所收治的 2 8例THS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2 8例患者头痛形式、部位及程度个体差异较大 ,颅神经受损数量为 1~ 5支 ;复发较常见 ,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但可留有颅神经麻痹后遗症。 1例病理结果显示 ,镜下可见病灶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胶原纤维 ,未见肿瘤细胞 ,病理诊断为炎性肉芽肿。神经影像学检查 :首次CT检查 2 7例 ,6例显示海绵窦区病变 ;MRI检查 2 1例 ,12例显示海绵窦区病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检查 12例 ,5例显示海绵窦区病变。复查时 ,首次CT或MRI阴性的 12例中 4例出现海绵窦区病变 ;首次CT或MRI阳性的 12例中 10例病灶明显减小或基本消失。CT及MRI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表现均匀一致的强化。结论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激素治疗效果 ,进一步证明了THS的病因为非特异性炎症。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和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者 ,应定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 ,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和制定治疗方案。
管小亭于学英藏大维沈言修尚京伟何雁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海绵窦病因学TOLOSA-HUNT综合征影像学研究
自制微弹簧圈血管内闭塞颅内动脉瘤(附2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9
1994年
自1993年1月~8月,我们用自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0例,其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病例4例。20例中,动脉瘤分布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例,颈内-后交通动脉3例,颈动脉窝动脉(颈眼动脉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4例,前交通动脉7例,基底动脉下段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1例,均做了微弹簧圈动脉瘤内闭塞术,其中14例完全闭塞,其余6例部分闭塞(准备第二次栓塞)。除2例前交通动脉瘤在闭塞动脉瘤同时亦闭塞了同侧前动脉(无任何症状)以外,其余18例均保持载瘤动脉通畅。20例栓塞无一例死亡及手术并发症。
王忠诚吴中学戴建平张友平李佑祥尚京伟张玉琪金国宏刘巍张勣隆
关键词:微弹簧圈栓塞疗法颅内动脉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