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菊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免疫缺陷
  • 4篇病毒
  • 3篇调节性
  • 3篇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节性
  • 3篇基因
  • 3篇感染者
  • 3篇HIV-1
  • 2篇血友病
  • 2篇血友病B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外周血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小鼠

机构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宫菊丽
  • 7篇潘启超
  • 6篇钟平
  • 5篇康来仪
  • 5篇郑晓虹
  • 4篇庄鸣华
  • 4篇周磊明
  • 4篇宁镇
  • 4篇张玮
  • 4篇卢伟
  • 3篇薛以乐
  • 3篇朱焕章
  • 3篇薛京伦
  • 2篇陈安琪
  • 2篇王盈
  • 2篇沈方伟
  • 2篇王奕峰
  • 2篇陈晓光
  • 2篇周明奎
  • 2篇金子辰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第三次全国免...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HCV合并感染者中HCV基因亚型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W-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IRNA和HCV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HW-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亚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刘静杨洋宫菊丽张子宁张旻王亚男姜拥军戚中田潘启超钟平尚红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基因亚型
上海市STD流行态势和防治策略被引量:13
2006年
从上海市性传播性疾病(STD)病种变化、人群构成、疫情报告情况、网络建设、诊疗技术规范、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流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近年来STD的流行态势和防治工作现状;并对当前STD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如: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未建立,防制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干预工作不能持续,管理体制未理顺,STD诊疗市场混乱,不规范诊疗行为等,及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加强STD门诊的准入和管理,进一步开展STD门诊免费治疗的试点工作,强化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加强健康教育与自我保护意识等,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控制疫情的发展。
庄鸣华宁镇宫菊丽潘启超
关键词:性传播性疾病
RNA干扰技术在抗HIV-1感染中的应用
2003年
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且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的方法 -RNA干扰技术在治疗和预防 HIV - 1感染方面的进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并证明 RNA干扰技术是抑制 HIV-
宫菊丽朱焕章卢大儒薛京伦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频率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初步确定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及Treg的分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12名8~60岁(5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健康人的静脉血,经三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频率,并观察细胞内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健康人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6.55±0.11)%,各年龄组之间有差异(P=0.015),组内性别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D25nt/hiCD127lo细胞特异性地表达Foxp3转录因子。结论:初步确定了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表达特征的细胞频率,为Treg细胞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CD25nt/hiCD127lo作为CD4+CD25+Treg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可在分选时排除其他细胞干扰,获得较完整的Treg细胞。
王盈周磊明宫菊丽周明奎沈方伟郑晓虹张玮庄鸣华卢伟钟平潘启超康来仪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127FOXP3
CD4^+CD25^(nt/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对HIV感染者免疫状态及病程进展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频率对中国HIV-1感染者免疫状态及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和4个年龄组的312名健康人对照,采集静脉血,经三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Treg表型和CD4^+CD25^(nt/hi)CD127^(lo)Treg频率并进行CD4+T细胞绝对计数;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在单细胞水平观察受试者的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平行检测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NASBA方法)。结果:不同病程的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nt/hi)CD127^(lo)Treg频率存在差异,进展期高于新近感染者(P<0.001),其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CD4^+CD25^(nt/hi)CD127^(lo)Treg频率与HIV感染者CD4+T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1),与病毒载量呈明显正相关(r=0.287,P<0.01);高频率CD4^+CD25^(nt/hi)CD127^(lo)Treg HIV-1感染者(进展期)的外周血PBMCs经HIV-1多肽刺激后分泌IFN-γ的CD8+T细胞频率明显低于无症状的新近感染者。结论:初步证实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频率增加与CD4+T细胞数量降低及病程进展相关;高频率CD4^+CD25^(nt/hi)CD127^(lo)Treg细胞对HIV-1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本结果为进一步阐明HIV持续感染的免疫机制提供了新依据。
周明奎薛以乐宫菊丽周磊明郑晓虹盖晶沈方伟张玮宁镇岳清卢伟潘启超康来仪钟平朱文斯王盈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127
上海市新诊断11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感染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对上海市2004至2005年新诊断的11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确定上海市流行的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提供监测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多聚酶基因,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果1.114例中除1例不详外,本市户口33例,占28.95%,外来人口80例,占70.18%;经性传播感染51例,占44.74%,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43例,占37.72%,经采供血和输血感染3例,占2.63%,感染途径不详17例,占14.91%;2.基因亚型分别为B亚型9例,占7.89%,B′亚型15例,占13.16%,C亚型1例,占0.88%,G亚型1例,占0.88%,CRF01-AE 38例,占33.33%,CRF07 BC46例,占40.35%和CRF08 BC 4例,占3.51%;3.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研究人群的耐药性主突变率为18.42%。与蛋白酶抑制剂(PRIs)和逆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相关的基因主突变率分别为2.63%(3/114)和17.54%(20/114)。蛋白酶基因主突变位点突变频率为M461,占66.67%.M46L,占33.33%。逆转录酶基因主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M41L,占7.69%、A62V.占7.69%、F69S.占7.69%、V751/L,占15.38%、K103R,占25.00%、V1181.占23.08%、V179D/E/T,占33.33%、G190R,占8.33%、L210K/M/X,占38.46%、F227L/I,占16.67%、M230R,占8.33%和P236R,占8.33%。结论上海市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依然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感染者以外省市流动人门为主。HIV-1基因亚型流行呈多样性,主要以CRF01_AE,CRF07_BC和B/B’为主。在114例新诊断、尚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中,已存在与PRIs和RTIs耐药相关的基因主突变。
周磊明潘启超郑晓虹宁镇张玮陈安琪宫菊丽卢伟康来仪钟平
关键词:HIV-1基因型
上海市常住人口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性突变横断面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本市95例已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性突变研究,以了解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性HIV-1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和重组分析,以确定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体,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在95例本市HIV感染者中经RT-PCR扩增并获得基因亚型序列70例,基因分型以CRF01_AE重组体30例(42.9%)为主,其余分别为B亚型6例(8.6%)、B’亚型10(4.3%)、G亚型2例(2.9%)、K亚型1例(1.4%)、CRF02_AG3例(4.3%)、CRF07_BC8例(11.4%)和CRF08_BC7例(10.0%),亚型间或重组体间二重重组体(CRF02_AG/CRF01_AE、B/CRF01_AE、K/G)3例(4.3%);②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组人群的蛋白酶抑制剂(PIs)原发耐药突变率为4.3%。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15例中,11例(73.3%)发生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基因突变,其中核苷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0例和11例(66.7%和73.3%),远高于未治疗者。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的流行与变迁情况,对HIV-1遗传变异多样性和耐药监测体系的建立及上海市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薛以乐宫菊丽郑晓虹盖晶张玮宁镇庄鸣华潘启超卢伟钟平康来仪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基因亚型重组体耐药突变
不同重组慢病毒介导人凝血因子ⅨcDNA在血友病B小鼠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血友病B是凝血因子Ⅸ (hFⅨ )缺乏所导致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X 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三万分之一 .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措施 ,而基因治疗可能是根治该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该实验构建了ubiquitin c和ABP(肝特异性 )启动子指导hFⅨ表达的载体FUXW、FAXW ,利用磷酸钙法共转染三质粒制备高滴度的重组慢病毒 .将不同剂量的重组FUXW、FAXW病毒 ,分别用尾静脉液压法和静脉缓注法注射入血友病B小鼠体内 ,各治疗组小鼠血浆均可持续检测到hFⅨ抗原 ,最高峰值为 4 5ng/mL ,表达持续超过 6 0d .结果表明 :hFⅨ蛋白的表达与病毒的剂量成正相关 ,重组FAXW病毒的hFⅨ表达量高于重组FUXW病毒 ,而尾静脉液压组和静脉缓注组在表达量、表达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 .
宫菊丽陈晓光朱焕章薛京伦
关键词:血友病B重组慢病毒
重组慢病毒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Ⅸ cDNA在培养细胞和血友病B小鼠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为探索慢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Ⅸ(hFⅨ) cDNA在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及重组慢病毒应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分别构建由肝特异性启动子ABP调控的hFⅨ的慢病毒载体FAXW, 以及由泛肽-C调控的hFⅨ慢病毒载体 FUXW; 用磷酸钙法, 将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CMV△R8.2和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产毒细胞293 T, 以制备重组慢病毒.重组FUXW病毒分别感染293 T, BHK和L-02细胞, 经检测皆有hFⅨ蛋白表达.重组FAXW病毒感染细胞48 h后, 仅在L-02细胞检测到hFⅨ高表达(630 ng/106细胞), 而在其他感染细胞中hFⅨ表达较低.将重组FAXW病毒经尾静脉途径注射入血友病B小鼠体内, 小鼠血浆中可检测到接近治疗水平的hFⅨ抗原(45 ng/mL), 且持续时间超过60 d.上述结果表明,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提供了极有潜力的方法.
陈晓光朱焕章李峰宫菊丽薛京伦
关键词:慢病毒介导CDNA基因治疗血友病
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频率
目的:初步确定中国健康入外周血中具有CD4<'+>CD25<'nt/hi>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频率,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及CD4<'+>CD25<'+>...
王盈潘启超康来仪周磊明宫菊丽周明奎沈方伟郑晓虹张玮庄鸣华钟平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