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红宇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织构
  • 4篇连铸
  • 4篇薄带
  • 4篇薄带连铸
  • 3篇取向硅钢
  • 3篇耐磨
  • 3篇耐磨钢
  • 3篇硅钢
  • 2篇双辊薄带
  • 2篇双辊薄带连铸
  • 2篇塑性区
  • 2篇最佳逼近
  • 2篇裂尖
  • 2篇合金
  • 2篇NM400
  • 2篇
  • 2篇淬火
  • 1篇低合金
  • 1篇低合金耐磨钢
  • 1篇定理

机构

  • 9篇东北大学
  • 2篇莱芜钢铁集团...
  • 2篇运城职业技术...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宋红宇
  • 6篇赵德文
  • 5篇李灿明
  • 4篇兰亮云
  • 4篇刘海涛
  • 4篇王国栋
  • 2篇刘振宇
  • 2篇章顺虎
  • 2篇周平
  • 1篇邱春林
  • 1篇崔青玲
  • 1篇杨建勋
  • 1篇高彩茹
  • 1篇章顺虎
  • 1篇王建景
  • 1篇黄少文
  • 1篇高立福
  • 1篇鲁辉虎
  • 1篇赵月强

传媒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轧钢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铸造
  • 1篇第2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 6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
2015年
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制备了取向硅钢薄带,并研究了其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基体及相变马氏体组成,沿厚度方向形成明显的织构梯度。过热度为30℃时晶粒细小,晶粒随机取向;过热度为50℃时晶粒为粗大柱状,织构向{001}<0vw>集中。
鲁辉虎刘海涛宋红宇刘振宇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织构
线性和均布载荷下简支圆板的极限载荷
2012年
首次用加权余量法和Mises屈服准则对受线性和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简支圆板进行极限载荷分析,选择了3个不同的试函数,求得了极限载荷的解析解.该解为圆板半径和极限弯矩的函数,且随着圆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Tresca预测极限载荷的下限,TSS屈服准则预测极限载荷的上限,加权余量法预测的极限载荷均居于二者中间.
章顺虎赵德文宋红宇高彩茹
关键词:加权余量法简支圆板极限载荷解析解
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钢的成份按重量计为:C:0.15~0.30%、Si:0.20~0.65%、Mn:1.20~1.60%、S≤0.010%、P≤0.020%、B:0.0010~0.004...
李灿明周平赵德文邱春林王建景兰亮云宋红宇黄少文高立福杨建勋崔青玲赵月强章顺虎
微铌Cr-B系高强低合金NM400耐磨钢的研究开发
高强低合金耐磨钢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及性能优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逐渐取代传统耐磨材料而成为主要应用的钢种。目前,国内仍主要采用传统再加热淬火工艺,生产流程长且成本高,仅能稳定生产NM400以下级别耐磨钢,存在合金含...
宋红宇
关键词:直接淬火冲击磨料磨损
文献传递
低成本NM400高强低合金耐磨钢的开发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Nb-Cr-B微合金化成分设计、两阶段控制轧制及在线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开发出低成本的NM400高强低合金耐磨钢。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匹配,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宋红宇李灿明周平兰亮云赵德文王国栋
关键词:马氏体析出物低合金耐磨钢在线淬火
GM屈服准则求解Ⅰ型裂尖塑性区被引量:2
2012年
用几何中线(GM)屈服准则求解了Ⅰ型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与尺寸,对比了基于Mises和Tresca准则的求解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条件下,GM准则求解的塑性区面积在Tresca和Mises结果之间,Tresca塑性区面积最大,Mises面积最小,GM塑性区与Mises塑性区非常接近,三者的塑性区均成哑铃状。在平面应力下,GM和Mises塑性区二者仍最接近并为豆芽状,Tresca的塑性区最大。无论平面应力还是平面应变,GM准则计算结果与Mises结果均有最佳接近度。
李灿明兰亮云宋红宇赵德文
关键词:塑性区最佳逼近
柱坐标应变矢量内积解析模拔圆棒线材
2012年
建立了棒线材拉拔的柱坐标系速度场,提出了一种应变速率内积积分方法,并获得了解析解.分析了摩擦因子对最佳模角和应力状态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最佳模角αopt和nσ均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当m一定时,最佳模角αopt对应nσ的最小值.为了验证柱坐标内积解析圆棒拉拔结果,将该方法同Avitzur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和Avitzur提出的方法结果趋于一致.最后讨论了摩擦因子对极限加工率的影响规律.
赵德文宋红宇章顺虎李灿明
关键词:拉拔圆棒内积中值定理柱坐标
薄带连铸因瓦合金的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2020年
将薄带连铸技术引入因瓦合金的制备流程,利用金相显微镜、XRD、EBSD、微观硬度计、拉伸实验机等设备,围绕薄带连铸因瓦合金的组织织构演化及力学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液过热度较高的条件下,因瓦合金凝固组织以粗大的柱状奥氏体晶粒为主,织构为强烈的λ纤维织构(<100>//ND).冷轧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变形亚结构,使硬度(HV)由铸态的165提高至230~240,冷轧织构以典型的铜型织构({112}<111>)及S型织构({123}<634>)为主.0.7 mm厚冷轧板经900℃退火10 min,形成包含大量退火孪晶的再结晶组织,织构较漫散,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分别达293 MPa,433 MPa和33.4%,与传统流程制备的0.7 mm厚因瓦合金的性能相当.
宋红宇刘海涛王国栋
关键词:薄带连铸因瓦合金冷轧织构力学性能
GM屈服准则求解Ⅰ型裂尖塑性区
用几何中线(GM)屈服准则求解了Ⅰ型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与尺寸,对比了基于Mises和Tresca准则的求解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条件下,GM准则求解的塑性区面积在Tresca和Mises结果之间,Tresca塑性区面积最大,...
李灿明兰亮云宋红宇赵德文
关键词:塑性区最佳逼近
文献传递
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技术,但仍处于中试阶段。我国已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带连铸技术试制出取向硅钢原型钢,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磁感指标达到B8=1.94 T。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凝固组织控制、抑制剂析出行为、高斯种子起源、冷加工塑性等方面。本文围绕薄带连铸技术制备取向硅钢的工艺要点和难点,概述了国内外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方向。
鲁辉虎刘海涛宋红宇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取向硅钢薄带连铸抑制剂织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