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亚芳

作品数:31 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教学
  • 6篇色谱
  • 5篇药学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茱萸
  • 5篇相色谱
  • 4篇药物
  • 4篇液相
  • 4篇色谱法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药学专业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中药
  • 3篇黄芩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HPLC
  • 2篇学法
  • 2篇药物学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31篇宋亚芳
  • 12篇龚慕辛
  • 11篇杨红
  • 9篇姚金凤
  • 8篇武佳
  • 8篇苏春梅
  • 7篇谭桂莲
  • 7篇张启伟
  • 7篇王智民
  • 3篇安丽
  • 3篇朱晶晶
  • 3篇毛娜
  • 2篇聂珍贵
  • 2篇高慧敏
  • 2篇王维皓
  • 2篇陈云华
  • 1篇于萍
  • 1篇姚金风
  • 1篇杨黎明
  • 1篇陈天朝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信息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胰解毒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清胰解毒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可能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奥曲肽+低剂量组、奥曲肽组,每组各8只,采用L-盐酸精氨酸腹腔注射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7.5ml/kg灌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清胰解毒颗粒11.3、56.5g/kg灌胃,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0.5μg/100g四肢部皮下注射,奥曲肽+低剂量组给予清胰解毒颗粒低剂量灌胃和奥曲肽皮下注射。每6小时1次,各组共给药4次后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内毒素、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结构正常,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大鼠的胰腺组织可见胰腺正常结构消失,腺体呈片状坏死,大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被膜下及间质水肿明显。奥曲肽组、奥曲肽+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胰腺小叶组织多为局灶或小片状坏死,出血、坏死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及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及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奥曲肽+低剂量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及IL-6含量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奥曲肽组降低明显(P<0.05或P<0.01)。结论清胰解毒颗粒治疗SAP机制可能为降低SAP模型大鼠IL-6和内毒素的水平,从而减轻炎症损伤,清胰解毒颗粒联合奥曲肽效果更好。
安丽曹国强宋亚芳张照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奥曲肽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药学教学实践被引量:7
2018年
思维导图可用于中药学总论、各论及相似药物的比较中,本文以历代本草著作、消食药、发散风寒药以及生地、玄参相似药物对比的思维导图为例,说明中药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设计,全面、清晰地介绍知识点,提高授课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众多教学改革中有显著的优势。
宋亚芳姚金凤武佳
关键词:中药学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鬼箭羽饮片中香橙素含量的HPLC测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鬼箭羽中香橙素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3%醋酸(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2n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2nm,柱温30℃。结果:香橙素在0.051~2.0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0批鬼箭羽中香橙素质量分数在0.00157%~0.0416%。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鬼箭羽的质量控制。
陈云华龚慕辛张超宋亚芳于萍
关键词:鬼箭羽HPLC
高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被引量:6
2011年
高等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必需紧跟当前医药职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变化进行规范化建设,以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
苏春梅杨红姚金风廖红武佳谭桂莲宋亚芳
关键词:实验教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十肽609的代谢产物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大鼠体外肝、肾和肺组织匀浆代谢评价模型,检测新型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十肽(代号609)在3种模型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体外温孵的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综合分析代谢产物与原型药物的质谱图和色谱图,鉴定其在大鼠肝匀浆中的酶解位点、代谢产物及代谢反应途径。结果:609在大鼠各组织匀浆中代谢速度是肝>肾>肺,代谢半衰期分别为8,54,70 min;主要的酶解位点在3位和4位以及4位和5位氨基酸之间,发生的代谢反应主要有氨基酸侧链的羟基脱水、脱烷基和甲基化。结论:本研究建立的3种组织匀浆模型适合用于肽类药物的早期代谢评价,所阐明的代谢位点和代谢途径可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姚金凤杨红苏春梅宋亚芳
关键词:稳定性代谢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开放式综合实训在三年制药学“专业实验”中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药学实验教学现状,密切围绕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全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发跨学科的综合药学专业实验综合实训项目,探讨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将专业实验综合实训项目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技能一体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苏春梅杨红武佳刘永红姚金凤谭桂莲宋亚芳刘颖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综合实训
基于BB平台自主学习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药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受教育的主要对象"90后"学生的共有特征,提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于自主学习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验案例与调查问卷深入分析与验证该教学方法在综合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这对药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史凡杨红武佳宋亚芳
关键词:实验教学BB平台
吴茱萸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概述被引量:12
2009年
在分析吴茱萸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主要对生物碱、内酯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包括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液-质联用法(LC-MS)、气-质联用法(GC-MS)、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吴茱萸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宋亚芳张启伟龚慕辛王智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
大蒜素在Caco-2细胞模型转运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在Caco-2细胞的转运特征。方法应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转运时间、药物浓度对大蒜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素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大蒜素累积通透量逐渐增加;大蒜素的Papp在2个方向比值[Papp(BL→AP)/Papp(AP→BL)]为1.80,存在方向性差异。结论大蒜素的转运属于双向转运,且吸收良好。
宋亚芳杨红聂珍贵姚金凤毛娜龚慕辛
关键词:大蒜辣素CACO-2细胞色谱法高压液相
子芩与枯芩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建立子芩与枯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黄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对22批不同产地的子芩、枯芩进行测定,建立其特异性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性成分,并通过对照品比对进行鉴定。结果建立的子芩和枯芩U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用于评价两者的差异性;得到15个共有峰,各产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PCA不能完全区分子芩与枯芩,OPLS-DA能对子芩与枯芩进行明确区分,导致差异的主要成分有3个,经鉴定分别为黄芩新素Ⅱ、千层纸素A和黄芩素,且三者在子芩与枯芩中含量变化显著。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能够区分子芩与枯芩,可作为黄芩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宋亚芳夏伯候杨红龚慕辛
关键词:黄芩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