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小平

作品数:83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生物学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基因
  • 19篇病毒
  • 18篇菌体
  • 18篇测序
  • 17篇噬菌体
  • 14篇抗体
  • 12篇细胞
  • 12篇高通量
  • 12篇高通量测序
  • 9篇蛋白
  • 8篇球菌
  • 8篇基因组
  • 7篇药物
  • 7篇特异
  • 7篇慢病毒
  • 6篇药物筛选
  • 6篇细胞模型
  • 6篇抗体库
  • 6篇CHO细胞
  • 5篇分泌

机构

  • 83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北京市计算中...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83篇安小平
  • 80篇童贻刚
  • 47篇米志强
  • 20篇张昕
  • 19篇刘大斌
  • 19篇张宝中
  • 18篇周育森
  • 16篇范华昊
  • 15篇李存
  • 13篇王晓娜
  • 13篇陈斌
  • 11篇李建彬
  • 10篇姜焕焕
  • 10篇王盛
  • 10篇裴广倩
  • 10篇黄勇
  • 9篇范航
  • 7篇陈薇
  • 7篇孙强
  • 6篇李建民

传媒

  • 18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中国生物工程...
  • 6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第七次全国医...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病的共感染因子假说
2007年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卷土重来的趋势。尽管已知结核杆菌是该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不同的人感染结核杆菌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其原因尚不可知。近来有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结核病存在共感染因子的假说,认为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性传播病毒的感染导致某种特定的免疫缺陷,致使机体不能控制结核杆菌感染。如果这一假说能被证实,将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安小平童贻刚
关键词:结核性传播疾病
基于XcmⅠ酶切的高效TA克隆载体的构建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制备基于XcmⅠ酶切的高效TA克隆载体,并检测其克隆PCR产物的效果。方法:设计一对互补配对的寡核苷酸,经过变性及退火后插入质粒pUC19的多克隆位点,从而在该多克隆位点中引入2个XcmⅠ酶切位点,用XcmⅠ酶切后即获得含有3'突出T碱基的T载体;为了提高该T载体的克隆效率,优化了2个XcmⅠ酶切位点之间的碱基数目,排除了载体自连产生白色克隆的可能性,使假阳性大大减少;此外,为了便于完全酶切与未完全酶切载体的分离,在2个XcmⅠ之间插入了一段无关DNA片段。结果:改进得到的T载体可以有效克隆PCR产物,其阳性克隆率可达95%。结论:构建了基于XcmⅠ酶切的TA克隆载体,经过改进的T载体具有很高的克隆效率。
顾頠张昕安小平陈锦辉刘大斌张宝中周育森童贻刚
关键词:T载体聚合酶链反应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蚊子体内携带的RNA病毒被引量:5
2011年
昆虫可以利用小干扰RNA(siRNA)机制干扰体内RNA病毒的增殖,从而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蚊子的小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其中的RNA病毒序列,发现在我国云南地区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体内存在Marayo,Omsk hemorrhagic fever和Ilheus等RNA病毒的基因片段。至此建立了发现媒介昆虫体内携带病毒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媒介昆虫携带RNA病毒的本底调查。
陈斌龚正达张丽云朱大强李存江晓芳安小平米志强范华昊何后军陈禹保童贻刚刘玮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小干扰RNA病毒白纹伊蚊致倦库蚊
难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并优化2种试剂盒提取以巨型球菌为代表的难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的方法,以获得高质量的DNA用于高通量测序,探索高通量测序样品的前期处理方法。方法:用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Charge Switchg DNA Mini Bacteria Kit和Roche公司的High Pure PCR Template Preparation Kit提取制备困难的巨型球菌基因组DNA,然后通过添加溶葡球菌酶和增加溶菌酶、RNase A、Protein K的投入量及延长消化时间优化2个试剂盒,对4种方法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浓度、纯度和基因组完整性测定,选取质量良好的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改良后的2个试剂盒提取的巨型球菌DNA浓度较高,分别达到78.4和67.8 ng/μL,可满足高通量测序的需求,并获得基因组全序列。结论:改良后的2种方法是提取制备困难的巨型球菌基因组DNA更好的方法。
程实刘文丽舒鹏米志强安小平童贻刚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细胞疾病靶标的负选择
本发明涉及细胞疾病靶标的负选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使用基于RNAi的负筛选测定来鉴定参与活化调节元件的基因。
童贻刚安小平张昕
文献传递
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检测疑似感染患者体内未知病原体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复杂的疑似感染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方法:取临床和实验室均不能确诊的病人血液和淋巴组织,进行病毒DNA和RNA的提取,直接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本地化的病毒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寻找潜在的病毒序列。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3901条序列reads与人内源性病毒K113同源;当使用K113特异性引物对经过DnaseI处理的患者和正常个体进行荧光定量RT-PCR时,发现在患者体内K113病毒基因的表达远远高于正常个体,提示该患者可能存在K113病毒的感染。结论: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可能用于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
李建彬庄璐安小平米志强范华昊李存陈斌刘玮鲍一丹罗征秀刘恩梅方祥童贻刚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抗人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和表达抗人整合素αvβ3单链抗体(scFv)与人可溶性组织因子(sTF)的融合蛋白scFv-sTF。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scFv基因,同时用组装PCR方法人工合成sTF基因,然后以酶切连接方式融合2个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80L中,构建表达质粒pQE80L-scFv-sTF,以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M15诱导目的基因表达。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工程菌可以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55×103的融合蛋白scFv-sTF,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6×His标签;经低剂量IPTG诱导和较低温度培养,scFv-sTF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纯化回收目的蛋白,ELISA试验证实,该重组抗体分子具有良好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构建并表达了抗人整合素αvβ3的单链抗体融合蛋白scFv-sTF,并验证了其抗原结合活性,初步证明它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打下了基础。
刘大斌张昕安小平张宝中王盛周育森童贻刚
关键词:整合素ΑVΒ3单链抗体融合蛋白
基于裂解酶与ATP生物发光法特异定量检测炭疽杆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原核表达炭疽杆菌噬菌体γ裂解酶(PlyG)和萤光素酶(Luc),结合这2种酶建立特异定量检测炭疽杆菌的方法。方法:PCR扩增得到带有His标签的裂解酶基因和萤光素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plyG和pET22b-luc,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并诱导表达,过镍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利用裂解酶裂解和ATP生物发光定量检测蜡样芽孢杆菌RSVF1,与平板计数法对比建立线性关系。结果:表达了炭疽杆菌噬菌体γ裂解酶和萤光素酶,并建立了特异定量检测蜡样芽孢杆菌RSVF1的方法,与平板计数方法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因炭疽杆菌与蜡样芽孢杆菌RSVF1均对PlyG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故本研究所建立的将炭疽杆菌噬菌体γ裂解酶与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现场或临床定性定量检测炭疽杆菌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博康怀兴米志强安小平张飞雄童贻刚
关键词:萤光素酶ATP生物发光法
基孔肯雅病毒中和表位的筛选及表达
2008年
目的:寻找基孔肯雅病毒中和表位,并将其表达为重组融合蛋白。方法: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了生物淘洗,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使用ELISA方法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分析阳性克隆的DNA序列,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其中一个表位连同M13噬菌体PⅢ蛋白结构域Ⅰ-Ⅱ的编码序列用PCR技术扩增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从经过3轮淘洗的噬菌体中随机挑选123个克隆,从中筛选到20个阳性克隆,其中包含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序列缺乏同源性,表明该单抗表位应为构象型表位。在室温培养条件下成功地在大肠杆菌周质腔表达了一种可溶性的表位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表位融合蛋白。
安小平李博侯利华李建民徐俊杰李冰陈薇童贻刚
关键词:基孔肯雅病毒中和抗体噬菌体展示肽库中和表位
用定点整合系统表达抗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FRT序列的CHO/dhfr-工程细胞株,并在此细胞株中用定点整合系统表达抗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方法:首先克隆FRT序列与HBsAg的融合基因FRT-HBsAg,然后将FRT-HBsAg亚克隆到pCI neo的MCS中,构建表达载体pCI FRT-HBsAg。以此载体转染CHO/dhfr-细胞,用1g/L的G418筛选抗性克隆。检测抗性克隆HBsAg的表达,筛选表达量高的克隆作为宿主细胞株,命名为CHO/dhfr-FRT+。将表达质粒pA FRTHFLF和pOG44以1∶9的质量比混合,取2μg转染CHO/dhfr-FRT+。转染48h后,换选择培养基(撤掉H、T)用96孔板进行克隆化,2wk后对长成的单克隆进行检测。筛选正确整合到CHO/dhfr-FRT+细胞中FRT位点的克隆,并不断提高MTX的浓度,进一步筛选表达量更高的克隆。在MTX的浓度为2×10-7mol/L时,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其最后的表达量为5mg/L。对此细胞株扩大培养后,收集上清并纯化,以纯化的嵌合抗体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和抗原结合活性的检测。结果:构建了高转录活性位点整合FRT序列的CHO/dhfr-细胞株,并在此细胞株中表达抗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表达量为5mg/L。结论:构建了含有FRT序列的CHO/dhfr-工程细胞株,并在此细胞株中用定点整合系统表达抗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为用此系统表达抗体分子和其他蛋白分子奠定了基础?
李建民陈薇贾秀杰安小平李冰樊英茹童贻刚
关键词:基孔肯亚病毒嵌合抗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