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强

作品数:86 被引量:265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缺血
  • 17篇蛋白
  • 17篇脑静脉
  • 13篇血栓
  • 13篇脑缺血
  • 12篇血管
  • 12篇脑梗
  • 12篇脑梗死
  • 12篇梗死
  • 10篇血性
  • 10篇脑静脉血栓
  • 10篇脑静脉血栓形...
  • 10篇静脉
  • 9篇蛋白酶
  • 9篇窦血栓形成
  • 9篇静脉窦
  • 9篇静脉窦血栓
  • 9篇静脉窦血栓形...
  • 8篇血脑
  • 8篇血脑屏障

机构

  • 7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昆明医学院
  • 9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 1篇Albert...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86篇孟强
  • 18篇翟明
  • 13篇蒲传强
  • 13篇陈文利
  • 12篇刘江
  • 10篇丁里
  • 10篇董曼丽
  • 8篇张蕾
  • 8篇符浩
  • 7篇李树清
  • 6篇赵忠
  • 6篇张金章
  • 6篇梅茸
  • 6篇钟静玫
  • 6篇武绍远
  • 5篇侯晓艳
  • 5篇朱红艳
  • 5篇武岭
  • 4篇林岚
  • 4篇王利民

传媒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国际脑血管病...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国外医学(脑...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病毒性脑膜脑炎7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陈文利梅茸赵忠孟强武绍远翟明丁里王毅姚斌
关键词:脑脊液细胞学
20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促凝因素检测被引量:1
2002年
孟强蒲传强
关键词: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活化蛋白C抵抗蛋白C蛋白S
树鼩脑局部血栓性缺血的扩布性抑制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对侧神经元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和神经元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变,探讨皮层扩布性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法诱导脑血栓形成,分别观察脑缺血对侧神经元超微结构、脑细胞膜PAF受体、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单胺类递质含量以及神经元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树鼩脑缺血时对侧皮层淤血,神经元线粒体肿胀;脑缺血4h对侧神经元PAF受体亲和量降低,其变化以24 h最为显著(P<0.01);缺血区线粒体Ⅲ态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及氧化磷酸化效率(P/O)均明显降低;缺血对侧皮层的P/O降低(P<0.05),Ⅲ态呼吸速率明显抑制(P<0.01);伴随着对侧脑组织MAO活性的升高(P<0.01),对侧皮层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树鼩脑缺血时对侧皮层神经元PAF受体的活化以及MAO活性的增强可能在扩布性抑制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树清张颖杨丽君孟强李家立李凡
关键词:血栓性脑局部树鼩脑血管病变脑部病变侧肢体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脑屏障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血脑屏障(BBB)是位于脑组织和脑血管之间的一个复杂结构,严密控制着血管两侧的物质交换,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多种介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通道蛋白等)参与破坏BBB的结构及功能,导致脑水肿、出血转化,加重神经损伤。
张春丽孟强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脑屏障脑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体温升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表现
2009年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死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1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一、临床资料 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住院患者17例,均为散发,其中男11例,女6例,
孟强张蕾梅茸赵忠刘江翟明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深部真菌病住院患者
树鼩脑缺血半暗区PAF受体介导的微环境改变及GB保护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并探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GB)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树鼩血栓性局部性脑缺血模型,用3H?PAF放射免疫标记法检测缺血区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亲合性(Kd值)和结合特性(Bm ax值)的变化;用密度梯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法分别测定缺血微环境水含量及Na+、Ca2+含量,并于光化学反应后6 h静注GB(5 mg/Kg),观察其对脑血栓形成后24 h时缺血微环境的改善效应。结果树鼩脑血栓形成后缺血半暗区微环境的改变以24 h为著,脑细胞膜高亲和性、低亲和性PAF受体的Kd值及Bm ax值明显降低,其中Kd1及Bm ax1分别为(0.611±0.9)nM和(419.4±72.6)fmol.mg-1蛋白,Kd2及Bm ax2分别为(4.08±0.5)nM和(676.8±98.66)fmol.mg-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P<0.01);GB可促使缺血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Kd及Bm ax的恢复,并具有改善局部脑水肿和缓解Ca2+超载(P均<0.01)。结论PAF受体活化在介导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GB可改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和逆转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泵功能障碍。
李树清杨丽君张利能孟强张颖
关键词:脑缺血微环境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半暗区树鼩
Toll样受体2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其主要机制之一。炎性瀑布反应触发并加剧了缺血性脑损伤的发展,其中炎性受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2(TLR2)在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和继发性脑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是TLR2信号传导通路中关键的衔接蛋白,能够启动下游炎性因子的传导,而Mvd88主要参与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调控。本文就TLR2介导的MyD88信号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以TLR2和MyD88作为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核心环节,成为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对象,为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对策。
位云孟强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血管重塑被引量:5
2014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血脑屏障破坏中起着重要作用。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会直接影响神经血管单元修复。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和神经血管重塑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望为临床脑缺血的诊治开辟一条新途径。
单丽孟强
关键词:血脑屏障神经发生神经保护药
基于Bootstrap的脑卒中评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8年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移动医疗和移动管理变为现实。传统的脑卒中评分以纸质形式进行存档,这种方式存储的数据不能被直接提取、统计和分析,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采用SpringMVC框架与Bootstrap响应式网页设计框架,设计并实现了脑卒中评分系统。该系统使医务人员在移动终端上能够实现移动评分,对提高诊断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和节约成本等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贺建峰李雅娜张俊孟强杨莹谢颖夫
关键词:移动终端SPRINGMVCBOOTSTRAP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和方法: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脑缺血,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实验后4 、24 及72 h 中心区及半暗区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并用密度梯度法测定以上各区脑水份含量,以探讨单胺类递质代谢紊乱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光化学反应后中心区与半暗区的多巴胺(DA) 、去甲肾上腺素(NE) 和5 - 羟色胺(5 - HT) 含量分别在4 、24 及72 h 降至最低点( 与假手术组相比P 均< 0-01) ,然而5 - HT 的代谢产物—5 - 羟吲哚乙酸(5 - HIAA) 逐渐升高。中心区及半暗区脑水含量于实验后24 h 均达峰值( P 均< 0-01) 。结论: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脑缺血,尤其是半暗区形成中具重要作用;其病理生理改变,既是血栓性脑缺血的结果,又是继发性脑损伤、脑水肿以及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DND)
孟强李树清
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神经调节剂单胺类递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