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君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蛋白
  • 7篇食管
  • 6篇血清
  • 6篇食管癌
  • 5篇蛋白质
  • 5篇蛋白质组
  • 5篇蛋白质组学
  • 5篇血清蛋白
  • 5篇清蛋白
  • 5篇细胞
  • 5篇白质
  • 4篇蛋白指纹图谱
  • 3篇血清蛋白指纹...
  • 3篇食管癌患者
  • 3篇肿瘤
  • 3篇贲门癌
  • 3篇癌患者
  • 3篇癌细胞
  • 2篇血清蛋白质
  • 2篇血清蛋白质组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河北省肿瘤研...

作者

  • 13篇孟君
  • 12篇单保恩
  • 11篇刘丽华
  • 5篇艾军
  • 4篇赵连梅
  • 3篇桑梅香
  • 3篇张超
  • 2篇张璁
  • 2篇韩丽娜
  • 2篇丁春艳
  • 2篇王士杰
  • 1篇张小芳
  • 1篇段玉青
  • 1篇马鸣
  • 1篇王玲
  • 1篇胡彩霞
  • 1篇周欣亮
  • 1篇邵丽丽
  • 1篇刘登湘
  • 1篇王士杰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癌变.畸变....
  • 1篇第5届全国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指纹图谱在食管癌、贲门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食管癌、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探寻有效的方法用于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对高发区人群筛查策略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肿瘤标志物...
孟君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蛋白质组学指纹图谱血清学诊断
文献传递
运用MALDI-TOF MS方法建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
目的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 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
刘丽华单保恩艾军孟君张超
运用MALDI-TOF MS方法建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食管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运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119例标本(75例食管癌和44例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质谱图,通过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以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运算建立食管癌与健康对照组、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组诊断模型,随机抽取79例建模标本(50例食管癌和29例健康对照)进行训练与交叉验证,并选择新病例(30例食管癌和23例健康对照)血清标本进行测试。结果采集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纹图谱,经数据分析找到75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5)和71个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1);软件包运算后,建立两个诊断模型:模型1:区分食管癌与健康对照组,由11个蛋白质峰(2 087,2 210,3 258,3 973,4 283,4 645,4 092,4 210,1 985,2 818和2 046 Da)组成,该诊断模型检测食管癌的敏感度为92.4%,特异性为87.4%;模型2:区分早期食管癌与中晚期食管癌组,由8个蛋白质峰(4 195,4 074,4 268,2 106,4 905,5 965,2 863和3 953 Da)组成,该诊断模型检测食管癌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89.7%。结论运用MALDI-TOF MS技术结合磁珠分选的方法可检测食管癌血清质谱图,建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食管癌诊断模型。
刘丽华孟君张璁段玉青王士杰单保恩
关键词:食管癌血清蛋白质组学
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检测及食管癌诊断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5月至9月间胸外科食管癌患者血清32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28例,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磁珠)提纯血清蛋白,MALDI-TOF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质质谱检测,所得结果用ZUCI-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运用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运算建立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将60例标本随机分成训练组和盲法测试组,训练组为21名食管癌患者和19名健康人,盲法测试组为11名食管癌患者和9名健康人,验证诊断模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采集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经数据对比分析找到44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5);从中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6个蛋白质荷比峰(m/z分别为2210、2864、6634、4068、2083和8131),并以此建立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诊断食管癌的特异性为88.9%、敏感度为100%。结论:应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的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刘丽华单保恩王士杰孟君王玲
关键词: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
五味子提取物对辐射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SC)提取物对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SC预防组(SC+ray)、NS对照组(NS+ray)、SC对照组(SC)和正常对照组(NS)。一次性6 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进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Gimsa染色观察小鼠胸腺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胸腺组织中Bcl-2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NS对照组小鼠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均明显下降(P<0.0),SC预防组较NS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P<0.01);SC预防组小鼠外周血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较NS对照组小鼠明显升高(P<0.01)。NS对照组小鼠照射后胸腺细胞数目减少,并可见多处片状细胞凋亡和坏死;SC预防治疗组较NS对照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21.32±2.56)%vs(2.87±1.03)%,P<0.01];RT-PCR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Bcl-2表达明显降低,Fas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而SC预防组较NS对照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Fas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SC通过升高Bcl-2表达、降低Fas表达调控胸腺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预防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减少。
刘丽华刘登湘马鸣孟君艾军赵连梅单保恩
关键词:五味子淋巴细胞减少
H1299细胞中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Plk3可以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转录活性,但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蛋白激酶Plk3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p53缺失型人类肺癌细胞系H1299,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克隆形成实验的方法研究蛋白激酶Plk3及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剂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转染p73基因可以增加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P<0.05);共转染p73基因和Plk3基因,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与单独转染p73基因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21WAF1和Bax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05)。RT-PCR检测结果也显示,p73诱导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P<0.05),Plk3降低了p73诱导的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P<0.05);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诱导的p21WAF1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73抑制了H1299细胞克隆的形成(P<0.05),Plk3降低了p73对H1299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P<0.05),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抑制H1299细胞克隆形成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Plk3可以抑制p73的转录活性,而激酶活性缺失的Plk3(K52R)对p73的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
桑梅香刘丽华丁春艳孟君单保恩
关键词:P73
木鳖子醇提物抑制小鼠黑素瘤B16细胞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木鳖子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from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CMSEE)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及其荷瘤小鼠移植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验和体外迁移实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MSEE(20、25、30μg/mL)作用24和48h后,B16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改变;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MSEE(20、25、30μg/mL)作用24h以及25μg/mL CMSEE作用不同时间(0、6、12、24、36、48h)对B16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mRNA及其蛋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B16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用10mg/kg CMSEE灌胃治疗荷瘤小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肝、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MSEE(2030μg/mL)可明显抑制B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使B16细胞划痕的直径明显变宽(P〈0.05),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CMSEE(2030μg/mL)可明显下调B16细胞中MMP-2、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并有浓度依赖性;而CMSEE对B16细胞中TIMP-1和TIMP-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CMSEE可有效抑制小鼠体内黑素瘤的侵袭和转移。结论:CMSEE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小鼠B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韩丽娜赵连梅胡彩霞张小芳周欣亮孟君单保恩
关键词:黑素瘤木鳖子肿瘤侵润基质金属蛋白酶类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应用MALDI-TOF MS技术建立贲门癌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进程,其中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作为常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成为检测和验证血液等体液肿瘤标志物的新技术及平台。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胸外科贲门癌患者血清63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54例,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MALDI-TOF 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图谱检测,所得结果用ZUCI-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处理。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rithmetic,GA)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运算建立贲门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将117例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和盲法测试组,经训练后验证诊断模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采集贲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经数据对比分析找到69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1);从中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10个蛋白质荷比峰建立诊断模型(m/z分别为2 863、4 655、3 883、3 241、3 952、2 295、2 741、1 546、4 054和2 671)。通过验证,该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6.83%、特异度为90.74%。结论:应用MALDI-TOF MS技术能够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该模型在贲门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君刘丽华单保恩艾军张超张璁韩丽娜
关键词:贲门癌蛋白质组学
Polo样激酶3针对P73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P73蛋白上存在的能够被polo样激酶3(polo-like kinases 3,Plk3)磷酸化的结构域或位点,并分析Plk3对P73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共沉淀法检测COS-7细胞中Plk3与P7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免疫染色法检测Plk3与P73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制备不同的P73缺失突变体GST融合蛋白,体外点突变法构建GST-P73(1~130)点突变的P73(T86A)(第86位苏氨酸点突变为丙氨酸)质粒,体外磷酸化实验分析P73中被Plk3磷酸化的结构域或位点。通过检测PARP蛋白的裂解分析Plk3对P73介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Plk3与P73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lk3与P73蛋白共定位于COS-7细胞核中。制备获得不同的P73缺失突变体GST融合蛋白,Plk3在P73蛋白N端第63~113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磷酸化P73蛋白。GST-P73(1~130)融合蛋白第86位苏氨酸点突变为丙氨酸(T86A)之后,不影响GST-P73(1~130)蛋白的磷酸化状态。Plk3可抑制P73介导的HeLa细胞凋亡。结论:Plk3通过与P73蛋白结合,诱导P73蛋白N端第63~113位氨基酸磷酸化,但第86位苏氨酸并非Plk3的特异作用位点;此外Plk3抑制P73介导的HeLa细胞凋亡。
桑梅香刘丽华丁春艳孟君单保恩
关键词:P73磷酸化位点凋亡宫颈癌细胞
逆转录病毒介导IL-27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IL-27基因在人胰腺癌Aspc1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采用基因转染的方法用G418梯度筛选法建立转染IL-27基因的Aspc1细胞,用RT-PCR检测其基因导入,ELISA法检测IL-27的分泌。将Aspc1/IL-27、Aspc1/LXSN和Aspc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性、移植瘤的生长情况。10天时取3组裸鼠脾脏,用ELISA法检测3组小鼠脾细胞在Aspc1诱导下IFN-γ、TNF-α和IL-12的产生情况,乳酸脱氢酶法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转染的Aspc1/IL-27细胞株,ELISA检测Aspc1/IL-27细胞培养上清中IL-27的分泌量为(121.56±6.29)pg/ml,而在Aspc1/LXSN细胞和Aspc1细胞的培养上清中未检出IL-27。IL-27基因转染组裸鼠皮下结节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接种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接种Aspc1/IL-27细胞的裸鼠脾细胞可产生较水平的IFN-γ、TNF-α和IL-12等细胞因子,与接种Aspc1/LXSN细胞和Aspc1细胞组裸鼠的脾细胞相比明显增高(P<0.01),接种Aspc1/IL-27细胞的裸鼠脾细胞杀伤活性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转染IL-27基因的裸鼠胰腺癌细胞所分泌的IL-27具有生物学活性,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在裸鼠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
刘丽华艾军孟君张超赵连梅邵丽丽单保恩
关键词:IL-27裸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