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鑫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污泥
  • 6篇颗粒污泥
  • 5篇厌氧
  • 5篇反应器
  • 4篇渗滤
  • 4篇渗滤液
  • 4篇垃圾
  • 4篇垃圾渗滤
  • 4篇垃圾渗滤液
  • 4篇好氧
  • 4篇好氧颗粒
  • 4篇好氧颗粒污泥
  • 3篇水处理
  • 3篇混凝
  • 2篇厌氧反应
  • 2篇厌氧反应器
  • 2篇内循环
  • 2篇内循环厌氧
  • 2篇内循环厌氧反...
  • 2篇缫丝

机构

  • 14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广西环境工程...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14篇孙鑫
  • 13篇李金城
  • 8篇阙光龙
  • 6篇郑华燕
  • 6篇徐芝芬
  • 5篇李文文
  • 4篇许丹丹
  • 3篇吴蕾
  • 2篇陈小玲
  • 2篇舒泽慧
  • 2篇邓富勇
  • 2篇张福艳
  • 1篇黄朗妃
  • 1篇邓华
  • 1篇莫德清
  • 1篇罗玉玲
  • 1篇苏春良
  • 1篇吴金莲

传媒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科学与工程...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第三届华南青...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SBR反应器,以曝气量作为主要控制条件、以垃圾渗滤液作为培养基质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以及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0.08、0.003 m3/h两种曝气量下均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但其形态存在较大差别,高曝气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结构紧密、粒径小、沟壑和孔道较多,而低曝气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结构松散、沟壑和孔道较少,但粒径较大。当进水COD为900~1 200 mg/L时,低曝气量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3%左右,高曝气量系统的为80%;在不同的曝气量下,对TP的去除率均在60%左右;曝气量对硝化的影响较大,高曝气量下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去除率能达到90%,高于低曝气量下对氨氮的去除率;与低曝气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相比,高曝气量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能更好地适应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游离氨。
孙鑫李金城郑华燕许丹丹徐芝芬吴蕾邓富勇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曝气量垃圾渗滤液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
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关键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装置、方法、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水力剪切力,溶解氧等).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有机负荷、沉淀时间、运行周期等)稳定性及工业化应用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
孙鑫李金城王芬郑华燕王君雅许丹丹徐芝芬李雪萍
关键词:污水处理好氧颗粒污泥环境保护
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金属分布和形态
用ICP发射光谱法对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含量的水平分布以及与离岸距离等方面的关系;并结合部分重金属形态的分析,探讨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沉...
Li Jincheng李金城Sun Xin孙鑫Wang Fen王芬Que Guanglong阙光龙Xu Dandan许丹丹Gu Xueyuan顾雪元Wang Xiaorong王晓蓉
关键词:湖泊污染表层沉积物金属物质
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和磷。厌氧生物反应器和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和48 h,进水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为10.3~51.8 mg/L、6.8~44.7 mg/L和0.9~5.2 mg/L,组合工艺对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30.7%、42.9%和72%,不同季节处理效率为:夏季>春季>冬季。组合工艺中的COD主要由厌氧水解酸化、基质截留、微生物代谢而被去除,氮主要由人工湿地微生物作用和植物吸收被去除,磷主要由人工湿地基质吸附被去除。系统整体脱氮效果的提高可采用在厌氧生物反应器后增加充氧装置,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通过增强人工湿地中的硝化能力来实现。
徐芝芬李金城莫德清阙光龙李文文孙鑫苏春良黄朗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
利用厌氧和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目前对生活垃圾渗滤液得处理不仅造价昂贵,运行费用高,膜处理设施更换频率也高,本实验采用自行设计与制作的小型反应器对中早龄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研究。对比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所培养出来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垃圾渗滤液...
孙鑫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SBR反应器
文献传递
吹脱法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预处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严重抑制问题,利用渗滤液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氨氮进行前期去除。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生石灰施加量、吹脱时间和气液比对氨氮吹脱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石灰投加量。结果表明,生石灰投加量在12.37g/L时,pH值达到11.5;并在吹脱过程中保持气液比为125倍和9h的吹脱时间作为最佳操作条件。
陈小玲李金城孙鑫吴蕾阙光龙李文文
关键词:氨氮吹脱法垃圾渗滤液
ABR处理滞头废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去除蛋白后的滞头废水为基质对厌氧折流板(ABR)反应器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ABR反应器的工艺特征和运行稳定性,同时对反应器各格室颗粒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BR反应器在(35±1)℃,HRT为32 h,进水COD浓度由500 mg/L逐步提高到5 000 mg/L,运行稳定后,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保持进水COD浓度不变,HRT分别为32、24、18和12 h下运行,随着HRT的减少和容积负荷的增加,COD的去除率逐渐降低,但均保持在80%以上,ABR对水力冲击负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电镜下各格室污泥均凹凸不平,有孔隙和孔洞,越往后,孔洞与孔隙越密实,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相分离特点,保证了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郑华燕李金城孙鑫阙光龙许丹丹张福艳
关键词:颗粒污泥
ABR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ABR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具有其他厌氧生物反应器所达不到的优点。尤其是对B/C低、氨氮浓度高、COD浓度高的废水处理,通过调节回流比、HRT、碱度等参数后,可以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在本次实验中,HRT控制在18h后明显提高的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及C/N,使ABR出水CODcr去除率达到75%,C/N为6.72,对后续好氧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调控一定回流比后,为提供厌氧氨氧化所需的电子受体NO-3和NO-2实现脱氮。反应器在经过120d的培养驯化,氨氮进水为460mg/L,ABR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0%。不同格室的厌氧颗粒污泥都得到很好的驯化并在其合适的环境中发挥各自的功能。
陈小玲李金城孙鑫吴蕾阙光龙李文文
关键词:ABR垃圾渗滤液HTR厌氧颗粒污泥
微波水解滞头废水中蛋白质试验
2011年
将滞头废水中蛋白质提取出来后,采用微波消解法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混合液。研究了硫酸催化微波水解的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氨基酸转化率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微波功率;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硫酸浓度2 mol/L,消解25 min,功率为400 W。
郑华燕李金城孙鑫徐芝芬阙光龙罗玉玲张福艳
关键词:蛋白质氨基酸
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性能试验
2011年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试验表明:以二次成核说作为理论支持,通过提高COD负荷和逐渐减少污泥沉降时间所造成选择压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所形成的颗粒结构密实,沉降性能好,生物活性高,外表呈橙黄色,粒径在0.5-1 mm,SVI为40 mL/g,MLSS为7 037 mg/L。该SBR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对TP的去除率也达到80%,具有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孙鑫李金城郑华燕徐芝芬阙光龙吴金莲邓富勇
关键词:SBR好氧颗粒污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