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永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道德
  • 4篇大学生
  • 3篇实效
  • 3篇实效性
  • 3篇太虚
  • 3篇太虚大师
  • 3篇佛教
  • 2篇道德实践
  • 2篇德育
  • 2篇德育实效
  • 2篇德育实效性
  • 2篇社会
  • 2篇主义
  • 2篇宗教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基...
  • 2篇互动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高校德育

机构

  • 15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5篇孙永艳
  • 9篇熊中宏
  • 1篇董群

传媒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吉林广播电视...
  • 2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法音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科教文汇
  • 1篇陕西教育(高...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虚大师公民道德观初探
2011年
公民概念最初产生于古希腊,公民是具有政治参与权的自由民。近代史上的公民概念是宪政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的公民概念。1911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中国开始实行宪政共和制,公民的概念才开始在中国出现。不过,当时所用的是"国民"这一概念。
孙永艳
关键词:太虚大师道德观民主政治制度封建专制统治政治参与权封建王朝
立足实践 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被引量:1
2010年
高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节是其症结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德育现状,以强化道德实践为突破口,以促使道德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品行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深化、具体化。
熊中宏孙永艳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实践德育实效性
道教自然养生观浅论被引量:1
2011年
道教自然养生观以神仙信仰为最高追求,以道家自然哲学为理论支持,以顺应天然自然、顺应本我自然、随遇自然为基本原则,形成了涵盖饮食起居、行为方式、心理调适等全方位的自然养生方法与实践。其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道教适应现代社会,服务现代社会,保持自身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孙永艳
关键词:道教
试论如何构建兴奋型学习机制
2009年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长久维持,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长期的高校工作实际.从学习的层次性入手,分析了构建兴奋型学习机制的主要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这一机制的实施途径。
熊中宏孙永艳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
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影响因素探析
2012年
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分析了转型社会的特点及现代公民的基本指向,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期望能为制定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实践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熊中宏孙永艳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民教育
两课教学与学生管理互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高校两课教学与学生管理虽内容及形式不同,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目标一致,密切相关,二者的有效互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对高校两课教学和学生管理互动理论依据及二者互动具体路径的探讨,可以促进二者的有效互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孙永艳熊中宏
关键词:两课教学学生管理互动研究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现代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从伦理角度来看,太虚大师人间佛教就是佛教伦理的现代转型,即在文化信仰、道德秩序、政治体制重建过程中,佛教适应俗世,关照世俗人生模式的现代转换。其继承与彰显佛教伦理精神,并契应时代生发出新的元素,实现佛教伦理现代开创,奠定了佛教伦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初步实现了现代佛教伦理建构。
孙永艳
关键词:伦理特质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理论探索等方法,调查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实际,分析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孙永艳熊中宏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太虚大师公民道德观初探
2011年
民国的建立和新文化运动逐渐开启了中国公民道德之路,公民道德建设日益成为中国近代以来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太虚从佛教的立场回应了这一道德建设主题,对公民道德建设之必要、如何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怎样的公民道德等,都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和独特解答,对于中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佛教如何应对公民道德建设等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孙永艳
关键词:太虚佛教公民国民道德公民道德
在现代社会发挥佛教的道德教化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人文精神与公众的道德心性却日益颓废。人心转换,道德建设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佛教关注人生,把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成佛得解脱的阶梯,一直以来就是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工具。发挥佛教对社会人心转换、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是佛教适应社会、利益社会的需要,也是佛教扩大自身影响、弘法的需要。发挥佛教道德教化作用前提是挖掘,其关键是以人间佛教入世度生来凝聚亿万信众,加强佛教信徒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其为基点感化、影响社会道德风气。
孙永艳熊中宏
关键词:现代社会佛教道德教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