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我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之路——逄增玉访谈录
- 2015年
- 孙晓平: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
逄增玉: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起点,是在大学期间。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就读中文系。读书期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兴趣,起因是当时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位蒋锡金先生给我们讲授鲁迅旧体诗研究。
- 孙晓平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访谈录中国现代文学恢复高考中文系
- 草根书写:文艺民间化的本体论说被引量:1
- 2013年
- 民间化是中国现代文艺的一种发展趋向,由于战争引起的城乡文化背景转移,民间化进程分为大众化和民族化两个阶段。文艺大众化不仅是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层面的文风变革,从哲学角度则需要考察读者层面的认知本体,重新界定大众文艺的标准。文艺大众化也是知识分子启蒙民众的文化策略,他们在民族化中对民间文化表述的本真遮蔽,使得培养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的意义在于以读者为中心,发挥草根"先行结构"的书写优势,建立历史维度的民间解释学。
- 徐明君孙晓平
-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
- 重构文学史的独特与执着——评逄增玉《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被引量:1
- 2014年
- 对既定文学史建构的质疑与对文学现象的重新梳理思考,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一些有见识、带有启示性观点的提出,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逄增玉先生的《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商务印书馆,2012年)是对自己近30年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展现,体现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与深刻发掘。
- 苏奎孙晓平
- 关键词:文学现象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风景执着学科生长点
- “五四”及2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与符号表征被引量:1
- 2014年
- "五四"及20年代的现代文学作品,皆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言说和描写国家与地方乡土形象。作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迅的小说以故乡为中心能指符号,具象而隐喻地通过一系列空间物象展示中国形象的否定意义。浪漫主义的创造社诗人郭沫若则通过动物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隐喻中国形象,这种隐喻的背后和深层是对设计和再造"新中国"的自信。闻一多则亦以社会性与自然性物象、积极和消极的两级对立情感对中国形象予以描绘,内里自有诗人思想的积淀。而受社会进化论与救亡思潮影响的郁达夫与老舍等小说家,也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中,对真实与想象的中国形象予以价值表征。这些国家形象言说和描写的多元性,既反映了"五四"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多元性,也反映了对救国救亡、再造中国的不同的思想路径和方向选择,具有文学与思想的双重价值。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新文学
- 工业语境中的人物形象与谱系--草明与东北工业题材小说论之一被引量:5
- 2011年
- 草明的工业题材小说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解放区,直至20世纪60年代,写下多部以东北为为背景的作品,描写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罕有的工业化环境中的工人、职员、干部、专家等形象,并在政治、时代和革命性与现代性交织的多重视角中透视和描写工人形象,熔铸了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形成了特色,具有文学史价值。当然,这些形象的塑造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审视和总结。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草明工业小说
- 中国文化跨语际传播中的价值定向与方法论问题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考察西方和古代中国进行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当今出现世界性的中国文化热之际,中国文化跨国传播中首先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和昭示中国文化的价值;其次要认真地梳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梳理过程中也要把近现代中国形成的新文化、"新国学"融合到中国文化的价值链中;第三要梳理中国文化中具有永恒性和普世性的价值体系,寻找和厘定中国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共同点和对接点;第四应该注重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方法和方式问题,注重传播的可受容性、兼容性和有效性;最后,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在文化传播中注意吸收他国文化的精华和营养,以丰富本国文化并促进本国文化在传播中增加新的价值内容,从而不断发展和辉煌。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中国文化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新文学出版的勃兴与繁荣被引量:4
- 2014年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出现报刊出版的一次大繁荣和勃兴,一批著名报刊、杂志和书店应运而生,其中文学刊物和出版占据相当分量,若干报刊和综合类杂志也辟有文艺副刊,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东北解放区创作和关内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重版,构成东北解放区文学出版的主体,它们不仅带来东北解放区文学的一度繁荣,也大量行销到关内,是中国和东北现代文学史、出版史上的重要现象。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新文学报刊杂志出版
- 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空间表征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30年代文学受制于当时中国的京海社会结构和时代动荡,一方面以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和革命意识形态等视角,绘写同一时空中国乡村世界的不同政治与文化、文学与审美的地理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乡村和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对北京与上海代表的都市中国,从政治、革命、性别和文化视域,揭示和形塑都市中国的文化地理空间及其色调,使摩登的上海与古都北京既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的不同内涵,又使不同政治与审美立场的作家笔下的同一都市,具有复杂多态的空间意义及其表征符号。文学叙事中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其实呈现和蕴含非同一性的多个中国的形象及价值空间特征。
- 逄增玉孙晓平
-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被引量:7
- 2014年
- 创办于1945年的东北书店,在解放战争期间,共建成200余个分支店,发行网点遍及东北全区城镇,累计出版发行书刊近800种,超过1500万册。1949年以后,书店大批从事编辑出版的人员大举入关,在平津地区拓展业务,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出版事业
- 殖民话语的裂痕与东北沦陷时期戏剧的存在态势被引量:7
- 2012年
- 东北沦陷时期,殖民统治者为了灌输殖民意识和维护统治,出台了《艺文指导纲要》等文艺"国策",从思想、政策和法律等各个方面对文艺予以整肃、压制和规范。但是,作为所谓"国策"的殖民话语及其统制,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裂痕与矛盾。在沦陷初期,殖民者与进步戏剧和文艺存在着暂时宽松与不断走向高压的博弈期,在沦陷中后期,殖民者内部一方面存在着不同地域与文学意识的对立,一方面殖民者创作和导演的话剧《林则徐》、上演苏联话剧《怒吼吧中国》时动机和意识既非一致,更与中国人演员和观众的接受意图和效果与中国观众的读解南辕北辙。殖民的话语的裂痕,使得殖民者内部对文艺"国策"的理解和贯彻出现偏差与背离,使殖民者意图通过戏剧达到的"转移仇恨"、日满一体的政治和美学破产,也使东北沦陷区戏剧出现殖民语境及其裂痕下形成复杂曲折的意识与美学倾向。
- 逄增玉孙晓平
- 关键词:殖民话语沦陷区戏剧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