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忠科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7篇蛋白质
  • 7篇杆菌
  • 7篇白质
  • 6篇蛋白质组
  • 6篇双歧杆菌
  • 6篇长双歧杆菌
  • 5篇蛋白质组学
  • 5篇长双歧杆菌N...
  • 3篇基因
  • 3篇比较蛋白质组
  • 3篇比较蛋白质组...
  • 2篇磷酸化
  • 2篇磷酸化蛋白
  • 2篇病原
  • 1篇代谢研究
  • 1篇蛋白间相互作...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等电聚焦
  • 1篇电泳

机构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江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作者

  • 16篇孙忠科
  • 9篇袁静
  • 5篇刘大伟
  • 4篇黄留玉
  • 4篇邵长林
  • 3篇姜铮
  • 3篇廖祥儒
  • 3篇何湘
  • 3篇赵红庆
  • 3篇卜歆
  • 3篇郭燕红
  • 3篇李维平
  • 2篇刘威
  • 2篇魏晓
  • 2篇张文莉
  • 2篇王芳
  • 1篇王玉飞
  • 1篇杜昕颖
  • 1篇朱力
  • 1篇李云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Gphor^(TM)等电聚焦加样方法的改进与电泳结果的预测
2006年
固相pH梯度干胶条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因其分辨率高而成为当今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的首选技术,但其实验步骤多难度大,要求试剂配制精确,各项操作无误。通过改变蛋白质加样方法,测定固相pH梯度干胶条IEF电泳过程中的前期水化干胶条时初始电流与终电压的内在规律,发现在不同的样品和不同的设定电压条件下初始电流的变化与IEF电泳终电压结果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水化干胶条时的初始电流与终电压亦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将IEF电泳的水化初始电流值(1μA)作为蛋白质等电聚焦判断标准,指导实验。其方法实用简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李维平张文莉孙忠科
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长双歧杆菌NCC2705葡萄糖与果糖代谢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被引量:3
2008年
为揭示长双歧杆菌NCC2705(Bifidobacterium longum NCC2705)果糖代谢途径,建立其果糖发酵模型。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进行了果糖和葡萄糖生长的菌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MALDI-TOF和ESI-MS/MS鉴定差异蛋白,进一步通过半定量RT-PCR验证二者显著差异表达蛋白。果糖生长的菌体蛋白中鉴定到了所有葡萄糖降解途径中的酶和蛋白质,另外鉴定到3倍以上差异蛋白点9个,其对应的5个蛋白在果糖发酵中上调。半定量RT-PCR验证显著差异蛋白,显示在果糖发酵中具有高水平表达是ABC转运系统的果糖特异性-结合蛋白BL0033和ATP结合蛋白BL0034。果糖的发酵时间和浓度梯度试验显示诱导时间越长、浓度越高,BL0033的表达量越高。第一,比较蛋白谱证明果糖和葡萄糖以相同途径降解。第二,BL0033的表达是受果糖诱导的,果糖的吸收可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转运系统,即ABC转运系统将果糖从胞外转运到胞内,其中BL0033和BL0034共同作为系统元件扮演了重要角色。
孙忠科卜歆何湘姜铮王芳赵红庆刘大伟袁静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半定量RT-PCR
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Phytophthora spp.)引起的严重的真菌病.马铃薯晚疫菌因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而成为马铃薯疫灾中危害最大的病原菌,目前关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方兴未艾.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描述和菌的分离,分析了马铃薯的抗病机制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建议,以便在育种方面参考.
孙忠科牛畅杨淑慎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机制基因工程
长双歧杆菌NCC2705葡萄糖与乳糖代谢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研究长双歧杆菌发酵乳糖和葡萄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 Platnum Version5.0比较分析3倍以上蛋白差异点;利用MALDI-TOF进行差异蛋白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在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的蛋白质数据库用Mascot进行检索;采用Pro-Q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蛋白的染色。【结果】鉴定到31个蛋白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在乳糖发酵中14个蛋白上调17个蛋白下调。这些蛋白为亲水性酸性蛋白,它们基因的CAI值均在0.5以上,主要包括糖代谢相关蛋白、应激蛋白、转录和翻译相关蛋白,还有一些未知功能的蛋白。此外,有两个蛋白:转醛缩酶(BL0715,transaldolase,tal)L3蛋白点和丙酮酸激酶(BL0988,pyruvate kinase,pyk)G9蛋白点发生了磷酸化作用。【结论】长双歧杆菌NCC2705在乳糖中生长快于葡萄糖,它们的降解途径是相同的;转醛缩酶和丙酮酸激酶发生了翻译后修饰作用,推测转醛缩酶在43T和47S发生了磷酸化,而丙酮酸激酶在65S发生了磷酸化。
何湘刘大伟孙忠科王芳姜铮赵红庆陈宣男黄留玉袁静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
长双歧杆菌NCC2705果糖代谢研究
长双歧杆菌NCC2705可以利用人体肠道消化残余的单果糖和寡糖,从而扮演“清道夫”的角色。为了更清楚的确定长双歧杆菌NCC2705对果糖的转运、利用和调控的机理,了解其在肠道的适应性,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
孙忠科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
小麦固氮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小麦及其固氮菌的作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小麦的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系统论述了固氮基因遗传表达机理、固氮酶调节作用、固氮酶体系及其电子传递顺序研究的新进展。小麦固氮需要高能耗,但接种固氮菌增产作用明显,遗传改进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望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小麦产量与蛋白质品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绿色生产。
李维平孙忠科张文莉李云
关键词:小麦固氮作用固氮酶固氮基因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配体垂钓被引量:2
2005年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配体垂钓技术能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功能,提供控制细胞功能的新靶标.其通过将受体固定在芯片表面,当被检测样品流过芯片表面时,配体与受体相结合, 实现俘获未知的相互作用的伙伴蛋白或复合体,并结合质谱技术鉴定出未知蛋白及其序列.
李维平孙忠科
关键词:蛋白质表面等离子共振质谱技术蛋白质组学
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luxS基因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luxS基因的功能并体外合成AI-2信号分子,为研究粪肠球菌LuxS/AI-2依赖的群体感应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以哈氏弧菌BB170作为报告菌株,检测3株粪肠球菌培养上清的AI-2活性,然后从粪肠球菌中扩增出luxS和pfs基因,测序和比对氨基酸序列,并将两基因插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表达与纯化,进而以S-腺苷高半胱氨酸为底物、纯化的蛋白或构建的大肠杆菌菌体蛋白为反应酶,体外合成AI-2。结果 3株粪肠球菌均能够分泌有活性的AI-2信号分子;LuxS蛋白序列分析发现其与哈氏弧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SAH均可以与纯化的蛋白或构建的大肠杆菌菌体蛋白合成出有活性的AI-2分子。结论粪肠球菌存在LuxS/AI-2依赖的群体感应系统,AI-2的产生依赖于luxS基因。
邵长林孙忠科尚伟袁静廖祥儒
关键词:粪肠球菌LUXS基因
群体感应与病原菌致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群体感应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生理行为。当细菌密度达到临界阈值时能释放一些特定的自诱导信号分子,从而调节本种群或同环境中其他种群的群体行为。细菌群体感应参与包括人类、动植物、病原菌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生物学功能调节,如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病原菌的耐药性等。深入研究病原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机制,将提高对病原菌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利于以群体感应作为防治疾病策略的研究。系统阐述了群体感应系统的组成类型、群体感应与病原菌致病性的关系,及其在抑制病原菌致病方面的应用。
邵长林孙忠科廖祥儒袁静
关键词:病原菌生物膜毒力因子
长双歧杆菌NCC2705高效转化系统的建立及GFP表达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长双歧杆菌NCC2705高效稳定的电转化系统,并以其为宿主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一个稳定的带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从双歧杆菌克隆载体pDG7中切取其在双歧杆菌中复制所必需的pMB1复制子插入质粒pUC19的多克隆位点区,并将gfp基因在双歧杆菌中进行表达;设计双歧杆菌电击转化体系,研究在不同电击电压条件下的电转效率。结果:首先构建了大肠杆菌-长双歧杆菌穿梭质粒pUB1和带有gfp基因的表达质粒pUB2,用电击法将之转化至双歧杆菌,当细菌生长到D600nm约为0.5时制备感受态细胞,在电容25μF、电阻200Ω、电压12.5 kV/cm的电击条件下进行完整质粒转化,可得到较高的转化率。结论:构建了以长双歧杆菌NCC2705为宿主的高效稳定的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的分子生物学和功能特性提供了基础。
刘大伟孙忠科郭燕红黄留玉袁静
关键词:长双歧杆菌NCC2705质粒构建电转化绿色荧光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