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荣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素骨显像对骨髓瘤骨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和X线影像特征,评估核素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3例次99mTc-MDP核素骨显像与X线摄片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84.8%(151/178个),共发现病灶151个。X线摄片阳性率为56.7%(101/178个),共发现病灶101个。两种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41.6%(74/178个)。2对受检病例骨损害的好发部位及频率的统计表明:核素显像依次为脊柱(37.1%)、肋骨(25.2%)、骨盆(10.6%)、长管状骨6.6%、肩关节及肩胛骨(6.6%)、颅骨(3.3%);X线摄片结果为脊柱(36.6%)、肋骨(15.8%)、颅骨(14.9%)、骨盆(14.9%)、长管状骨(8.9%)、肩关节及肩胛骨(4.0%)。核素显像对肋骨病灶的显示较X线更敏感,而颅骨病变则更适于行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对X线阳性的不同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率亦不同(P<0.01),分别为病理性骨折100%、溶骨性破坏68.4%、弥漫性骨质疏松62.5%。3X线摄片和核素骨显像相结合与单独X线摄片(部分加做局部CT或MRI)探测骨损害对受检病例MM分期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核素骨显像与常规X线摄片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损害探测各有所长,二者相互补充,核素骨显像可以作为探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常规方法。
- 孙建荣张晓红王涛彭也梁赟张宣东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摄影
- 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亚群中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克隆的鉴定
- 已有许多资料表明:BCR/ABL融合基因在Ph+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血细胞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病因及其分子机制迄今不详。以往的一些研究提示:基因组去甲基化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甚至包括白血病...
- 古莹虞瑛姿何智文孙建荣梁赟许晓华张晓红赵小英徐荣臻
- 文献传递
- 小檗胺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诱导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新型p210 bcr/aN抑制剂小檗胺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子的机制。方法培养表达内源性p210 bcr/abl蛋白的Ph+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用小檗胺按指定时间和剂量干预细胞。应用膜联蛋白荧光素(Annexin-V-Fluos)/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凋亡细胞百分比;用cytoperm/cytofix和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McAb-PE定量检测含活化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细胞百分比;以免疫共沉淀技术(c-abl抗体)和Western印迹[p-Tyr(pY99)抗体]定量分析p2m bcr/abl蛋白磷酸化;p210 bcr/abl蛋白总量直接用Western印迹(c-abl抗体)检测;H8p90和Hsp70等分子伴侣蛋白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Hsp90和Hsp70抗体)。结果48 h IC50浓度小檗胺(8μg/ml)作用48 h后,45.69%K562白血病细胞表达活化的Caspase-3凋亡分子和48.43%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低剂量小檗胺可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内p210 bcr/abl磷酸化:8μg/ml浓度小檗胺处理6 h后,白血病细胞磷酸化p210 bcr/abl蛋白含量仅为对照组的8.41%,而p210 bcr/abl蛋白总量并无变化。小檗胺还能直接下调p210 bcr/abl分子伴侣Hsp90蛋白水平:白血病细胞经8μg/ml浓度小檗胺处理24 h时的Hsp90水平只有对照组的18.37%,而且对能诱导白血病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Hsp70蛋白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1)小檗胺是一种新型p210 bcr/abl蛋白磷酸化抑制剂,能通过抑制p210 bcr/abl蛋白磷酸化和诱导Caspase-3通路介导的Ph+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 (2)与已知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A)不同,小檗胺能直接下调Hsp90蛋白水平,而对与肿瘤细胞凋亡抵抗有关的Hsp70蛋白表达影响不大,这提示小檗胺可能还是一种新型蛋白分子伴侣Hsp90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 孙建荣张晓红何智文古莹虞瑛姿方永明吕庆华董庆华徐荣臻
- 关键词:小檗胺P210热休克蛋白90脱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