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民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3篇造血
  • 3篇基因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血细胞
  • 2篇造血细胞
  • 2篇肿瘤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B16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研究
  • 1篇凋亡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机构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0篇孙建民
  • 7篇毛宁
  • 4篇唐佩弦
  • 3篇刘荷中
  • 3篇侯春梅
  • 2篇周生
  • 2篇张双喜
  • 2篇杨靖清
  • 2篇张毅
  • 1篇江飞子
  • 1篇鲍永珍
  • 1篇黎晓新
  • 1篇潘凌亚
  • 1篇苑宾
  • 1篇欧阳为明
  • 1篇何燕玲
  • 1篇李梁
  • 1篇刘金荣
  • 1篇朱馥丽
  • 1篇李秀森

传媒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免疫法制备抗人Flt3-ligand单克隆抗体及其鉴定被引量:1
2000年
孙建民毛宁刘荷中唐佩弦
关键词:DNA免疫单克隆抗体
无血清培养的HeLa MR细胞内Ig样蛋白的检测被引量:5
1998年
我们曾报道,在乳腺癌、肝癌等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包括原代及传代细胞)内存在着一种抗原性相同的蛋白〔1〕,其分子结构与Ig很相似。为了排除培养基中牛血清Ig通过某种机制进入细胞内,与抗人Ig发生交叉反应可能性,我们以阳性度较高的HeLaMR为对象,进行...
侯春梅邱晓彦孙建民沈继铭唐佩弦毛宁
关键词:无血清免疫组织化学
IFN-γ对IL-2基因转染B16细胞治疗肿瘤的增强作用
1998年
本实验在完成IL-2基因转染瘤苗的基础上,探索了重组IFN-γ对其效果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IL-2基因转染使B16细胞成瘤性显著降低;小鼠经IL-2基因修饰的B16细胞免疫后,对接种的亲代B16细胞有保护作用;IL-2基因转染的B16细胞对接种亲代B16细胞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重组IFN-γ联合应用后,治疗作用加强。上述结果表明,佐以合适的重组细胞因子,有可能提高单基因转染瘤苗的作用。
欧阳为明毛宁侯春梅杨靖清孙建民周生
关键词:肿瘤IFN-Γ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染
B16细胞中FLT3表达的检测及FLT3-Ligand对B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999年
目的:检测造血生长因子受体FLT3 在非造血来源的黑素瘤细胞系B16 中的表达,并研究其配基FLT3-Ligand(FL)对B16 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检测B16 细胞中FLT3 m 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FLT3 蛋白在B16 细胞表面的表达,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L对B16 细胞进行培养。结果:FLT3 在B16 细胞中有m RNA 的表达,在B16 细胞表面有蛋白质的表达。FL对B16 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FL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FLT3 的分布不仅仅局限于小鼠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也表达于上皮性的肿瘤细胞B16 中,并在其配基FL的作用下抑制B16 细胞的生长。
孙建民毛宁隋拥军刘荷中张双喜唐佩弦
关键词:黑素瘤造血生长因子B16细胞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外源基因在造血细胞的表达调控被引量:6
1999年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道分子,研究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小鼠骨髓细胞的基因转移中,SV(simianvirus)40启动子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IRES)对双基因共表达的影响。构建双基因中间序列分别为SV40启动子和IRES的载体pLESN和pLEIN。经包装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上清,以共培养的方式感染5-氟尿嘧啶预刺激的小鼠骨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效率约25%,PCR证明EGFP基因整合至骨髓细胞基因组。半固体培养转基因细胞7d,LEIN组获得具有G418抗性的集落中98%表达绿色荧光,而LESN组54%。结果表明:在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基因转导中,IRES与内部SV40启动子相比,更能保证双基因的共同表达。
刘兵周生张双喜孙建民杨靖清于晓媅毛宁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外源基因造血细胞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多药耐药基因1在人CD34^+细胞中的表达
2001年
为了达到双耐药基因共转染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的目的 ,初步观察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1(MDR1)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调控MDR1基因翻译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DIM和相同启动子调控的MDR1单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MDR1,包装后获得的双嗜性包装细胞PA317 pSF DIM和PA317 pSF MDR1病毒滴度分别为 8× 10 4 和 1.3× 10 5cfu ml。用其上清感染人脐血CD34+ 细胞 ,经FCM检测表明基因转导后单基因转导组和双基因转导组P gp表达均有提高 ,分别为2 8.82 %(荧光强度 2 5 .4 9)和 10 .92 %(荧光强度 9.4 8) ,但单基因转导组高于双基因转导组。因此 ,IRES成功地介导了MDR1基因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 ,为后续的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 ,双基因转导组和单基因转导组MDR1表达差异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朱馥丽潘凌亚张毅孙建民刘荷中毛宁
关键词: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多药耐药基因1肿瘤化疗骨髓抑制造血细胞CD34^+细胞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干眼症患者65例及正常对照73例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R基因的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眼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ER基因的XbaⅠ酶切多态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与绝经后干眼症发病存在相关性,不同个体的基因差异可能影响干眼症的发生。
何燕玲黎晓新鲍永珍孙建民刘金荣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干眼症绝经
应用IRES序列研究人FL与Tpo基因在转染HFCL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探讨应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对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Flt3 配基(FL)与血小板生成素(Tpo) 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IRES序列与FL和Tpo 基因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LFTSN 和空载体pLXSN转染PA317细胞,经G418 筛选。用抗性克隆培养上清感染HFCL细胞,RTPCR和基因组DNAPCR分析mRNA的表达及基因组整合情况,CFUGM 集落法和Tpo 依赖株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出含IRES序列的FL与Tpo 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mRNA水平及基因组中整合有FL与Tpo 基因,生物学活性测定表明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同时分泌FL与Tpo。结论 IRES序列调控FL与Tpo 双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同时独立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调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张毅唐佩弦李秀森江飞子孙建民毛宁
关键词:细胞株PDGF
FL在CHOdhfr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该研究利用来自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特性构建了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IRES1dhfr,将报道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插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然后转染CHOdhfr细胞,经过氨甲喋(...
孙建民
关键词:FL单克隆抗体EGFP
文献传递
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以60 Coγ射线为参比射线 ,研究裂变中子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时间效应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仪 (FCM )分析及二苯胺 (DPA)法检测细胞凋亡 ;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 p53与bcl 2的基因表达。 结果 :小鼠经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2~ 2 4h ,在各时间点上均检测到胸腺细胞DNA梯状条带 ,利用光镜与电镜观察到具有典型凋亡特征的胸腺细胞 ;以DPA法、FCM分析与形态观察计数测定的结果 ,绘制时间效应曲线 ,发现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 6h前上升较快 ,8~ 10h达到峰值 ,12h后开始下降 ,2 4h较 4~ 12h明显降低 (P <0 .0 5) ,但略高于正常水平。γ射线 5.0Gy照射后 ,胸腺细胞凋亡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之相似 ,但在 6h之前增加较缓 ;此外 ,在照后 2 4h检测不到DNA梯状条带。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 p53基因表达水平在 2、4、12、2 4h均比未照射组有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bcl 2基因表达水平均比未照射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裂变中子 2 .5Gy照射小鼠可诱导其胸腺细胞凋亡 ,且与γ射线 5.0Gy照射有类似的时相性 ,但裂变中子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比γ射线增加快、持续时间长 。
苑宾孙建民侯春梅刘洪涛薛文成李梁王宝勤
关键词:裂变中子胸腺细胞细胞凋亡斑点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