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伟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动图
  • 5篇容积
  • 5篇三维超声
  • 5篇三维超声心动...
  • 5篇实时三维超声
  • 5篇实时三维超声...
  • 5篇超声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左室
  • 4篇左室容积
  • 4篇40层螺旋C...
  • 3篇淋巴
  • 3篇CT表现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胆管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增生
  • 2篇体层摄影

机构

  • 19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9篇孙伟英
  • 11篇袁建华
  • 7篇蔡学祥
  • 6篇丁忠祥
  • 5篇王振
  • 4篇李锋之
  • 4篇张健
  • 4篇吴影
  • 4篇陈方宏
  • 4篇韩建一
  • 4篇林毅
  • 3篇周俊
  • 2篇李玉梅
  • 2篇钟建国
  • 1篇施明英
  • 1篇胡静莹
  • 1篇张健
  • 1篇程爱萍
  • 1篇沈君
  • 1篇卢向军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2012年十...
  • 1篇2011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与MRI诊断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FNH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个FNH病灶的影像学资料,包括CT检查13例,MRI检查10例,其中3例同时做了CT及MRI检查。结果18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灶。CT及MRI检出病灶数均为14个。CT平扫低密度9个,等密度5个。MRI平扫T1WI低信号10个,等信号4个;T_2WI显示14个均呈高或稍高信号。所有病灶实质动脉期CT及MRI均明显强化。CT显示门脉期9个等密度,4个稍高密度,1个低密度;延迟期11个等密度,2个稍高密度,1个稍低密度。MRI显示门脉期高信号11个,等信号3个;延迟期高信号10个,等信号4个。CT多期扫描8个病灶伴有中央瘢痕,7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MRI多期扫描9个病灶伴有中央瘢痕,6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5个有假包膜。结论CT及MRI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供血特点及病理特征,在FNH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孙伟英沈君丁忠祥袁建华吴影蔡学祥王和平
关键词: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5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男29例,女26例;年龄22~69岁,平均58岁...
陈方宏蔡学祥林毅孙伟英钟建国袁建华
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的磁共振表现与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研究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将9例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患儿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9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脑MRI平扫检查后,行脑的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DC)图、部分各向异性(FA)图及彩色编码FA图。分别于胼胝体体部及双侧豆状核、背侧丘脑、半卵圆中心、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大脑脚水平皮质脊髓束设置感兴趣区(ROI),测定每个ROI的FA、ADC值,并分别以环池水平的桥脑及矢状位的豆状核区为ROI,作出投射纤维束图。结果9例患儿均有癫痫症状,豆状核在常规MRI上均未见异常,但ADC图、FA图显示患儿双侧豆状核呈高信号,彩色编码FA图示病变区呈红色。经脑干ROI的投射纤维束图显示形态异常3例,经矢状位豆状核ROI的白质纤维束图显示较多异常纤维束呈左右走行。9例颅脑正常儿童均未见异常。与颅脑正常儿童相比,患儿双侧豆状核、背侧丘脑FA、ADC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余部位的FA、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与患儿癫痫发作具有密切的关系。癫痫发作的患儿常规MRI未见异常时,进行DTI检查是必要的。
孙伟英丁忠祥袁建华毛德旺陈方宏李玉梅王欣欣罗晓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豆状核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640层CT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640层CT(640-MSCT)定量评价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探讨两种方法测值的相关性及在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2例,分别行RT-3DE和640-MSCT心脏增强(分别采用自动法和手动法)检查,测量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种方法各测量值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RT-3DE测得左心容积及功能指标与640-MSCT(自动、手动两种方法 )测值(LVEDV、LVESV、LVSV及LVEF)间相关性较好(P<0.01);(2)640-MSCT与RT-3DE左心室容积与心功能测值之间差别在于:LVEDV、LVESV两项指标640-MSCT测值均高于RT-3DE测值(P<0 05),LVSV值640-MSCT测值稍高于RT-3DE测值(P>0.05),而LVEF值640-MSCT测值稍低于RT-3DE测值(P>0.05)。结论 640-MSCT与RT-3DE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容积及功能方面高度相关,RT-3DE可推荐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各自特点,将640-MSCT与RT-3DE结合使用,可提高临床的影像学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信息。
张健郑哲岚王振卢向军孙伟英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左心室容积左心室收缩功能
喉癌CT分型和CD_(44)V_6表达的意义
2002年
目的探讨喉癌的CT分型和转移相关因子CD44V6表达的意义。方法对39例喉鳞癌行术前常规CT检查,其术后标本进行CD44V6的表达检测,与术前CT片作对照分析。结果39例喉鳞癌CT检查:声门型24例,声门上型14例,跨声门型1例,声门下型0例;T1-2级22例,T3-4级17例;淋巴结转移组13例,非转移组26例,CD44V6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1.5%,对各组均采用秩次检验分析,CD44V6在喉癌的CT的T分级和淋巴结分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部位分区无明显差异。结论喉癌的CT分型中的T分级、淋巴结分组与CD44V6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孙伟英袁建华施明英
关键词:CT分型喉癌X-线计算机CD44V6淋巴结转移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5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男29例,女26例;年龄22~69岁,平均58岁...
陈方宏蔡学祥林毅孙伟英钟建国袁建华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浙江省医学检查诊疗中心PET/CT分中心行F-FDG PET/CT显像的34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2~...
傅立平程爱萍孙伟英王晓刚
关键词:宫颈癌氟脱氧葡萄糖
文献传递
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4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观察受累淋巴结的解剖分布、形态及强化方式特征。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受累8例,胰周小网膜10例,脾门1例,腰3平面以上腹膜后间隙6例,脾肿大10例。多房环形强化10例,均匀强化3例,环形强化1例。结论:腹部淋巴结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孙伟英袁建华丁忠祥吴影蔡学祥
关键词:腹部
Castlemen病的CT表现
目的:探讨Castlemen病CT表现特征,提高对 Castlemen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病理证实的13例Castleme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和病理资料。男8例,女5例, 年龄26—70岁,平均...
孙伟英袁建华周俊丁忠祥吴影蔡学祥
文献传递
乳腺癌局限致密浸润X线征象的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所致的局限致密浸润的钼靶影像表现,探讨乳腺癌浸润型表现的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6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和46例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术前钼靶摄影表现为局限致密浸润的x 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
胡静莹李玉梅狄辛波孙伟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