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丝丝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2篇第六交响曲
  • 2篇音乐
  • 2篇交响曲
  • 2篇钢琴
  • 2篇钢琴作品
  • 2篇《第六交响曲...
  • 1篇德彪西
  • 1篇第七交响曲
  • 1篇第五交响曲
  • 1篇丁善德
  • 1篇心智
  • 1篇勋伯格
  • 1篇音乐主题
  • 1篇音序
  • 1篇与众不同
  • 1篇织体
  • 1篇十二音
  • 1篇十二音序列
  • 1篇颓废
  • 1篇曲式

机构

  • 2篇山东艺术学院
  • 2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孙丝丝

传媒

  • 3篇齐鲁艺苑(山...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黄钟(武汉音...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勒的《第六交响曲》:悲剧意识与主题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的《第六交响曲》(1903-1904)被公认为是该作曲家所有交响曲中最具有悲剧性质的一部,作曲家本人也以"Tragic"(悲剧)的副标题将之公布于世。本文通过对整部交响曲中各乐章主题的分析,展示出作曲家在第一乐章的悲剧性主部主题中,就已经暗示、蕴含了其他乐章主题的音乐材料,从而使整部作品笼罩在悲剧情绪之中。
孙丝丝
关键词:《第六交响曲》悲剧意识音乐主题主题模式
阿多诺的“马勒观”——评《马勒:一份音乐心智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1960年出版的《马勒:一份音乐心智分析》(Mahler:Eine Musikalische Physiognomik),是阿多诺(Theodor W.Adorno,1903-1969)以作曲家为专题进行写作的为数不多的论著之一。这本书被普遍认为是马勒接受史中里程碑式的著作,每一个研究马勒晚期作品的学者都不得不参考阿多诺对马勒的研究观点和诠释方法。文章试图在全面理解阿多诺马勒研究的整体思路的基础上,着重对阿多诺在《马勒:一份音乐心智分析》中所展示的核心观念及理论意涵进行解读,再思阿多诺"马勒观"的特色与价值。
孙丝丝
关键词:阿多诺
“世纪末”的心灵探寻:马勒三首中期交响曲研究
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是晚期浪漫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并没有受到广泛地认可,甚至备受争议。自20世纪60年代的“马勒复兴”以来,他的交响曲逐渐受到重视,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成...
孙丝丝
关键词:《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颓废
文献传递
描写大海的两种不同的和声手法——德彪西的《大海》(第1乐章)与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比较两部作品中对大海的描写 。
孙丝丝
关键词:德彪西《大海》《舍赫拉查达》和声手法持续音终止式
十二音序列作品中的奏鸣曲式范例——勋伯格(Schoenberg)《钢琴作品》Op.33a的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十二音序列是 2 0世纪无调性作曲技法中较系统的作曲体系 ,奏鸣曲式则代表了西方古典时期有调性音乐中曲式所发展的最高成就 ,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但是在勋伯格的这首钢琴作品中 ,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将在分析勋伯格这部作品的十二音序列技法的同时 ,进一步探讨一下序列材料是如何体现一定的结构原则 。
孙丝丝
关键词:十二音序列奏鸣曲式
与众不同的再现单三部曲式——丁善德钢琴作品中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再现单三部曲式是曲式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曲式类型,丁善德的钢琴作品中虽然大量运用了这种曲式,但却运用力度、速度、节奏等其它音乐参数,打破了传统再现单三部曲式中的对称性原则。本文主要通过对丁善德钢琴作品中再现单三部曲式作品的分析,探究丁善德对这种曲式结构的运用和发展。
孙丝丝
关键词:丁善德节拍织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