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涛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4篇细胞
  • 3篇染色体畸变
  • 3篇小鼠
  • 3篇高本底辐射
  • 3篇本底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易位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染色体易位
  • 2篇氚水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 2篇小剂量
  • 2篇淋巴

机构

  • 8篇卫生部工业卫...
  • 2篇科技厅

作者

  • 8篇姜涛
  • 3篇王春燕
  • 2篇早田勇
  • 2篇周湘艳
  • 2篇陈德清
  • 1篇魏履新
  • 1篇董金婵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癌变.畸变....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3
  • 3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剂量^(60)Coγ线慢性照射诱发小鼠骨髓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本验实采用剂量率分别为7.8、15.1、31.0和61.0×10^(-3)mGy/min的^(60)Coγ线预先照射小鼠,持续20h,使累积剂量分别达到9.3、18.2、37.2和72.9mGy。从而诱发了小鼠骨髓细胞对再次大剂量(1.5Gy)急性照射的适应性反应。染色体分析表明,除最低剂量组外,各不同剂量的预先照射都使大剂量诱发的染色单体裂隙、断裂和无着丝点断片率明显降低于预期值(p<0.01);而双着丝点加环型畸变率的降低无显著意义,在各不同剂量的预先照射组均可见到由随后大剂量诱发的畸变细胞率明显低于预期值(P<0.01)。染色体总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与预期值的相对降低率有随预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姜涛陈德清王春燕
关键词:骨髓细胞Γ辐射
全文增补中
小剂量氚水诱发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易位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本实验采用一次腹腔注射法中毒氚水。氚水注入量分别为3.22,6.44,11.06,21.76和31.23×10~2KBq/g.b.w。小鼠睾丸组织65天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0.070,0.140,0.242,0.476和0.684 Gy。中毒后65天处死动物。通过观察初级精母细胞D-MI中的多价体探讨氚水诱发精原细胞染色体易位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易位率随氚水中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剂量效应关系可拟合为直线方程Y=0.581+0.0366X。精原细胞易位的产物主要为D-MI中的链状四价体,其占总畸变的77.8%;其次为链状六价体和锈状三价体+单价体,分别占总畸变的11.1%和9.7%;环状四价体最少,仅占1.4%。
姜涛王春燕周湘艳
关键词:氚水精原细胞染色体易位
低剂量氚水诱发雄性小鼠显性致死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了氚水β射线照射雄性小鼠诱发显性致死突变的研究结果。小鼠精细胞受照剂量为0.073-0.71Gy时,与其交配后怀孕的正常雌鼠的植入后丢失率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的关系;显性致死突变率亦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在受照剂量为0.494Gy时,初级精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似乎高于精原细胞和精细胞。
姜涛周湘艳董金婵王春燕
关键词:氚水生殖细胞
全文增补中
核电站排放氚的生殖毒理学实验研究
1993年
在核能运转中,氚的释放成为目前辐射防护中关注的问题。氚释放到环境中,大多成水的形式存在,通过食物链极易进入体内,给人类健康及后代带来的潜在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周湘艳董金婵姜涛王春燕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辐射防护精原细胞生殖毒理学遗传性缺陷中毒方式
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通过人群调查探讨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建立环境小剂量辐射剂量效应模型和评估群体剂量提供参考。方法39名调查对象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3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成员。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39~2613和52~298mGy。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总计观察细胞数约100000。结果①在高本底组每一家庭中均观察到个体染色体畸变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趋势在户间差异无显著性。②高本底组不同年龄个体染色体畸变率与年龄和累积剂量密切相关,可拟合为线性一次式:Yage=00448X+04913(R2=07814);Ydose=00156X+05715(R2=07061);③对照组个体间畸变率差异不显著,其平均畸变率接近正常人群自发畸变率。结论高本底持续照射诱发的人体内双着丝点加环畸变随受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双加环畸变分析可作为小剂量持续照射的可信赖的生物剂量仪,但存在一个应用上的累积剂量阈值,其值约为50mGy。
姜涛早田勇王春燕中井斌姚素艳袁镛龄戴连连刘青杰陈德清魏履新菅原努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关系
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易位初探被引量:1
1999年
天然高本底辐射能够导致居民淋巴细胞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率(如双着丝点)升高,尤其是对老年人,其差异具有显著性[1]。双着丝点畸变是公认的生物剂量计,已广泛地用于估算急性照射情况下的辐射剂量。但是,带有这种畸变的细胞每分裂一次,大约丢失一半。染色体易位属...
王春燕早田勇陈德清中井斌姜涛袁镛龄魏履新菅原努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易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剂量学中应用进展
1997年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剂量学中应用进展姜涛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早在六十年代,当染色体分析技术开始用于辐射剂量估算时,一些染色体工程学者就打趣说:“如果生物学家能将每一条染色体涂染成不同颜色,一切就将变得简单得多”。三十年后...
姜涛
关键词:剂量学荧光原位杂交
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家庭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探被引量:3
1997年
用改良的技术方法研究高本底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关系。方法28名受检者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0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5.2~244.8和5.4~51.7mGy。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每例分析2000~3000细胞。结果高本底地区家庭成员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Y=0.6323+0.0463X,r=0.8750);并且其中年组和老年组平均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vs.1.25,P<0.05和3.60vs.1.22,P<0.001)。在对照地区未见到染色体畸变率与年龄增长相关。高本底地区个体畸变率和累积剂量间呈明显的直线相关(Y=0.7441+0.0154D,r=0.86)。结论高本底持续照射诱发的人体内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可随受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但当累积剂量降至约50mGy时,用目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有困难的。
姜涛王春燕陈德清袁镛龄魏履新早田勇森岛弥重中井斌菅原努
关键词:高本底辐射家庭成员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