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湘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梭菌
  • 8篇免疫
  • 7篇毒素
  • 7篇基因
  • 6篇免疫原性
  • 6篇荚膜
  • 6篇Α毒素
  • 6篇产气荚膜梭菌
  • 5篇杆菌
  • 4篇死症
  • 4篇猝死症
  • 4篇魏氏梭菌
  • 4篇细胞
  • 3篇牛病
  • 3篇犬病
  • 3篇免疫原性研究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3篇黄牛
  • 3篇大肠杆菌

机构

  • 15篇解放军农牧大...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辽宁省益康生...
  • 1篇长春农牧大学
  • 1篇吉林省畜牧兽...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23篇姚湘燕
  • 16篇孟锐奇
  • 9篇冯书章
  • 8篇许崇波
  • 5篇朱平
  • 4篇李佑民
  • 4篇刘晓明
  • 4篇杨盛华
  • 3篇黄培堂
  • 3篇韩慧民
  • 3篇朱平
  • 2篇邹啸环
  • 2篇甘永华
  • 2篇董震
  • 2篇刘子
  • 2篇杨占泉
  • 2篇叶远森
  • 2篇柳增善
  • 2篇常国权
  • 2篇卜国铉

传媒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吉林畜牧兽医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辽宁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养犬
  • 1篇兽医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9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RH-PE40重组毒素的高效表达及其特异性细胞毒性
1997年
将肿瘤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和激素等导向物质与毒性分子如动植物毒素、放化疗药物、细菌毒素等用化学方法偶联起来或用基因融合的方法将各自的基因连接起来表达融合蛋白,制成具有特异靶向特性及细胞毒性作用的导向药物,即所谓“生物导弹”,可以选择性地杀伤相应的抗原相关细胞或受体相关细胞,对其他无关细胞则较少或无影响。这项技术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自体免疫病和慢性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孟锐奇朱平姚湘燕马丛林马丛林冯书章郭学军
关键词:重组毒素特异性抗体细胞毒性作用基因融合
MCD弱毒疫苗在辽宁地区免疫试验研究报告
1997年
我们应用在辽宁采毒制造的 MCD 弱毒疫苗,从1994年5月至1997年4月止,先后三年多时间,在辽宁地区,特别是沈阳市周围地区,用于犬、貉、狐等动物的免疫注射、追踪观察,效果良好,并报告如下:一、MCD 弱毒疫苗来源该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
王畔新朱文波罗毅金惠民依颖新韩慧民李淑荣刘维全姚湘燕
关键词:犬病犬瘟热免疫试验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高效表达被引量:3
1998年
将含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了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进行连接、转化。经BamHI和HindⅢ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α毒素基因,且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构建的重组菌株BL21(DE3)(pXETA1)能表达α毒素,但已经完全丧失其毒性。经SDS-PAGE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IPTG诱导后的BL21(DE3)(pXETA1)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经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被α毒素抗血清识别,且免疫小鼠后,用强毒株培养上清攻击,结果免疫小鼠能抵抗至少4LD100的攻击,这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许崇波朱平姚湘燕马从林冯书章
关键词:A型产气荚膜梭菌免疫原性
牛“猝死症”特异性治疗试验被引量:5
1996年
近几年来,我国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海南、贵州、陕西等省饲养的牛出现一种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病,暂时统称“猝死症”。患牛一般体温不高,肌肉震颤,心跳疾速,尿频,无食欲,腹胀,卧地不起,突然死亡。病程长者可在发病后1—2小时死亡。根据姚湘燕等的报道,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我们从病死牛脏器分离出 A型魏氏梭菌,并用该菌免疫牛,制备了高免牛抗A型魏氏菌血清。在吉林省永吉县河湾子镇畜牧兽医站作了治疗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韩慧民姚湘燕孟锐奇宋志国曾宪禹肖风群李录新
关键词:猝死症A型魏氏梭菌抗血清牛病
“猝死症”的病原分离培养物人工接种黄牛试验被引量:3
1996年
用牛源A型魏氏梭菌、绿脓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培养物和冠状病毒、粘膜病病毒细胞培养物人工接种黄牛,结果证明魏氏梭菌腹腔接种可致死黄牛,其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A型魏氏梭菌是吉林黄牛“猝死症”的主要病原,其他细菌可能有协同作用,冠状病毒和粘膜病病毒感染可能是重要的诱因。
李佑民姚湘燕叶远森杨盛华韩惠民常国权王作友侯振宇梁基
关键词:牛病黄牛猝死症
大肠杆菌pSLM_(004)质粒的酶切分析及其肠毒素ST_Ⅰ基因探针的制备被引量:1
1990年
利用硷变性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提纯了大肠杆菌pSLM004质粒,经酶切分析证实了耐热肠毒素(STⅠ)基因片段在pSLM004中的定位,并成功地分离回收了STⅠ基因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对STⅠ基因片段进行了α-32P标记,成功地制备了STⅠ基因探针,菌落杂交效果良好。
冯书章黄培堂赵春普孙恩贵姚湘燕
关键词:大肠杆菌酶切分析基因探针质粒
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功能区Ⅰ、Ⅱ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1998年
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NA中获取了其编码细胞外氨基端功能区Ⅰ、Ⅱ185个氨基酸的DNA序列,构建了重组质粒pET/rsICAM1。经转化宿主菌,通过SDSPAGE,薄层扫描和Westernblot。
孔红董震杨占泉卜国铉孟锐奇朱平刘晓明姚湘燕柳增善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克隆基因表达ICAM-1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30
1998年
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确定了α毒素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证明其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
许崇波朱平姚湘燕王卓冯书章马从林孟锐奇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
人表皮生长因子-PE40重组毒素的构建被引量:6
1998年
用PCR方法扩增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片段,并将其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40)片段分别插入质粒pET-17b中,经酶切分析和PCR检测证明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质粒pEGF40,旨在表达一种对癌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的融合蛋白。
任晓燕孟锐奇董震朱平张欣欣姚湘燕郭学军杨占泉
关键词:重组毒素表皮生长因子肿瘤
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功能区Ⅰ、Ⅱ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1997年
近几年的研究已表明,鼻息肉是一种以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如果抑制了嗜酸性细胞浸润,也就抑制了鼻息肉的生长。因而对嗜酸性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受到重视。在嗜酸性细胞选择性粘附。
孔红董震杨占泉卜国铉任晓燕孟锐奇朱平刘晓明姚湘燕柳增善曹春霞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鼻息肉嗜酸性细胞细胞浸润头颈外科生物学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