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洪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加权成像
  • 3篇弥散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
  • 2篇脂肪抑制
  • 2篇脂肪抑制序列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各向同性
  • 2篇CT
  • 2篇MRI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级
  • 2篇波谱
  • 2篇磁共振波谱
  • 2篇磁共振波谱学

机构

  • 12篇绵阳市第三人...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姚洪超
  • 8篇卓丽华
  • 4篇张婕
  • 3篇王艳菊
  • 2篇龙拥军
  • 2篇高万本
  • 2篇肖家和
  • 1篇杜勇
  • 1篇阮启超
  • 1篇陈娟
  • 1篇刘阳
  • 1篇徐晓雪
  • 1篇黄国平
  • 1篇杨汉丰
  • 1篇罗敏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H-磁共振波普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3D-动脉内源性标记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3D-动脉内源性标记(ASL)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还未进行临床干预的患者,入组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后最短时间内接受DWI、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D-ASL及1H-MRS序列扫描,通过ASL-DWI不匹配区来判断患者脑梗死病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再利用1H-MRS对梗死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及梗死周围正常区的代谢产物浓度[乳酸(Lac)、N-2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酸(Cr)]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的Lac、NAA、Cho及Cr的代谢物浓度差异。结果本研究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6例患者ASL低灌注面积大于DWI信号异常区面积,5例患者ASL低灌注面积约等于DWI信号异常区面积。脑梗死中心区的Lac、NAA、Cho及Cr峰值分别为44.79±16.90、25.34±12.12、34.44±8.24、27.91±7.83;缺血半暗带的Lac、NAA、Cho及Cr峰值分别为22.57±8.57、46.64±10.41、51.37±10.86、36.86±6.00;脑梗死周围正常区的Lac、NAA、Cho及Cr峰值分别为6.54±3.34、58.78±9.01、48.02±7.93、39.02±4.74。脑梗死中心区的Lac、NAA、Cho及Cr峰值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周围正常区与缺血半暗带相比,Lac峰值较高,NAA峰值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o及Cr峰值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H-MRS联合DWI、3D-ASL可以更准确的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及其物质代谢变化,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影像学依据。
卓丽华唐春耕周明姚洪超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弥散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缺血半暗带
扩散峰度成像模型与单指数模型定量化分析在肝细胞癌术前病理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与传统扩散加权成像(DWI)模型定量化分析对肝细胞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64例,术前行常规及动态MRI增强扫描、DKI、DWI扫描,通过相应模型获得平均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行病理分级,分析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参数的差异和各参数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在高、中、低分化肝细胞癌中,肿瘤实性部分的MK值依次增高,MD值及ADC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肿瘤实性部分的MK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89,P<0.001),MD值、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534、0.428,P<0.001)。当MK、MD、ADC值的阈值分别取0.68、1.65×10^-3 mm^2/s及1.25×10^-3 mm^2/s时,判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4.2%、94.7%、73.7%,特异度分别为86.7%、73.3%、80.0%,准确度分别为85.94%、79.69%、78.13%。MK、MD、ADC值在术前判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3、0.77。结论与DWI模型ADC值相比,DKI模型MK值、MD值对肝细胞癌病理分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有助于术前评估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且以MK值为优。
李宏伟杜勇杨汉丰徐晓雪卓丽华龙拥军姚洪超李凌霄杨平胡培曦欧阳心芹唐子云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探讨0.5mm螺旋扫描及重建显示正常颞骨岩部解剖的优势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 0.5 mm层厚横断及冠状重建图像显示正常颞骨解剖结构的优势。方法:对15例检查者行sequence1.0 mm层厚直接横断及冠状扫描,并行0.5 mm层厚横断螺旋扫描、0.5 mm层厚横断和冠状重建。由两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按盲法原则分别对两种图像进行独立评分。结果:27侧成人正常颞骨纳入研究。对观察者1和2进行Wicoxon符号配对秩和检验,分别得出T+=378,和T+=3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者观察结果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10928,P<0.005,两观察者的评分结果具有相关一致性。结论:多排螺旋CT 0.5 mm层厚横断及冠状重建像达到各向同性,在显示颞骨解剖结构方面,较1.0 mm层厚直接横断和冠状扫描图像更有利于显示颞骨精细解剖结构,其便捷的MPR图实现了颞骨复杂且细微的解剖结构的显示要求,为颞骨解剖结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王艳菊肖家和高万本张婕姚洪超胡培曦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PR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颞骨
亚毫米螺旋CT0.5mm与1.0mm层厚重建显示慢性中耳乳突炎效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螺旋CT 0.5 mm层厚各向同性数据,对比0.5 mm和1.0 mm等距离横断和冠状重建显示慢性中耳乳突炎病变的效果,探讨0.5 mm重建层厚在显示慢性中耳乳突炎是否有优势。方法对25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颞骨0.5 mm层厚螺旋CT扫描,将其各向同性数据建成0.5 mm和1.0 mm两种等间距图像,并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独立盲法评分,评分间期为两周以消除因记忆产生的误差。对比评分结果,进行Wilcoxon符号配对秩和检验。结果共31侧患耳0.5 mm和1.0 mm等间距重建对照,差异有统计学(P<0.05),即0.5 mm层厚各向同性数据以0.5 mm等距离重建横断和冠状图像在显示颞骨炎症侵犯存在优势。结论与1.0 mm层厚相比较,0.5 mm等距离重建图像显示慢性中耳乳突炎颞骨细微病变更具优势,因此,利用螺旋CT亚毫米各向同性数据薄层重建,为颞骨炎症病变提供了更佳的显示方法,有利于隐匿性细微病变的检出,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王艳菊肖家和卓丽华阮启超姚洪超
关键词:慢性中耳乳突炎各向同性多平面重建
64排MSCT、高场强MRI血管成像应用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2023年
目的 对比64排MSCT、高场强MRI血管成像应用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检查及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MRI检查、MSCT检查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及两种检查相关指标。结果 经MRI检查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22%、81.11%、97.78%,MSCT检查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87%、76.67%、95.56%,MRI检查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MSCT检查,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MSCT血管成像,信噪比低于MSCT血管成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高场强MRI血管成像均可有效显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均可作为辅助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临床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龙拥军卓丽华姚洪超李宏伟张婕胡培曦
关键词:64排多层螺旋CT高场强MRI血管成像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CT·MRI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多发性硬化(MS)的CT、MRI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确诊的MS常规脑CT、MRI图像55例,分析其CT、MRI特点及T1WI低信号病灶于DWI图像信号特点。结果:155例CT扫描检查,有42例行增强扫描,阳性者30例,25例显示正常。12例双侧侧脑室旁白质、皮层下区以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区为多发散的点片状低密度阴影;17例有结节状或环状轻、中度强化;1例脑萎缩。2MRI检查55例患者均为阳性。12例、早期和缓解期表现为T1WI上病灶中心呈低信号,T2WI和FLAIR病灶中心呈高信号。23急性期表现为T2WI上表圆形高信号,外周布以稍高信号带。17例出现胼胝体伴脑萎缩改变,T2WI见有斑点状高信号,T1WI见其下界呈锯齿状改变。3例发现视神经信号异常。结论:MRI和DWI能发现许多CT不能显示的病灶,MRI和DWI可反映出MS时间和空间多发性的特点,结合其相对特异的特点,在诊断MS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高万本王艳菊张婕邹兴雄姚洪超卓丽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CT成像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姚洪超
MRI与CT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MRI与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L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RI、CT对LI的诊断价值。结果64例LI患者MRI、CT分别检出病灶565、112个。MRI对LI额叶、丘脑及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高,对内囊病灶检出率较CT低(P<0.05)。二者对其余部位LI病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直径≤5mm的LI病灶,MRI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MRI对LI病灶尤其是额叶、丘脑及小脑等部位病灶及直径≤5mm病灶检出率显著优于CT,是LI的重要诊断方法;CT对大病灶及内囊等部位病灶检出仍具有良好效果。
姚洪超卓丽华陈娟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MRICT
探讨3.0TMRI胸椎最佳的T2脂肪抑制序列
姚洪超
DWI、IVIM和DKI定量参数联合模型在HC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前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及其相关参数联合模型对病理分级的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搜集了70例HCC患者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影像资料,术前行常规MRI、DWI、IVIM、DKI扫描,获得各模型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间各模型定量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训练。结果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之间的MK、MD、ADC和D值之间的差异显著。不同模型中各参数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负相关,其中MK值与肿瘤分化度呈负相关,MD、ADC、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三种单一模型各参数在高、中、低分化HCC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有差异,但DWI+IVIM+DKI三联模型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模型、IVIM+DKI二联模型预测准确性高于其他模型。结论DWI、IVIM和DKI技术可用于HCC病理分化程度的预测诊断,其中DWI+IVIM+DKI联合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DKI+IVIM联合模型具备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多模态MRI可作为常规MRI的有效补充,辅助HCC分级诊断。
岳律卓丽华姚洪超邹兴雄李宏伟罗敏
关键词:病理分级扩散加权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