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铭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胰岛
  • 5篇胰岛Β细胞
  • 5篇荧光
  • 5篇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荧光蛋白
  • 4篇斑马
  • 4篇斑马鱼
  • 3篇胰岛素
  • 3篇细胞
  • 3篇绿色荧光
  • 3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脂质
  • 2篇四物
  • 2篇四物汤
  • 2篇歧化酶
  • 2篇物汤
  • 2篇细胞减少

机构

  • 11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健康科学研究...
  • 2篇桂林市中医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五人...

作者

  • 11篇夏铭
  • 6篇王和生
  • 4篇潘雪
  • 4篇孔德明
  • 3篇乔为平
  • 3篇陈漪
  • 3篇金怡
  • 2篇冯昀熠
  • 2篇李敏燕
  • 1篇潘雪
  • 1篇黄辉庆
  • 1篇李淳
  • 1篇张正利
  • 1篇李珊珊
  • 1篇游燕
  • 1篇潘智
  • 1篇陈海文
  • 1篇杜憬生
  • 1篇黎洁
  • 1篇邓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本保元浸膏敷脐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氧自由基及其清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固本保元浸膏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给予固本保元浸膏敷脐,观察固本保元浸膏(GE)对大鼠血液和组织中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研究表明,GE能提高血液和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LPO的含量,与病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01)。结论:固本保元浸膏具有抗自由基及其清除的能力。
王和生张正利乔为平夏铭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溃疡性结肠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氧自由基
“绿色”胰岛β细胞发育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及应用
<正>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基因组稳定整合以及可遗传的胰岛β细胞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实现活体动态观察胰岛β细胞发育,同时建立条件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疾病动物模型,从而为高通量筛选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和再生作...
夏铭潘雪李珊珊孔德明邓敏
关键词:胰岛Β细胞动物模型分子克隆技术高通量筛选
文献传递
加味四物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血清中SOD、LPO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加味四物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给予加味四物汤治疗,观察其对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加味四物汤能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LP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味四物汤具有一定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王和生夏铭乔为平
转基因斑马鱼分析胰岛β-细胞发育情况(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斑马鱼的个体小、高产和体外受精等特点使其已经迅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之一。我们建立了一个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来研究胰岛β-细胞的发育。首先,构建了斑马鱼胰岛素(Insulin,INS)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组成的表达载体,命名为INS:GFP。其次,将质粒在斑马鱼1-细胞期注射到细胞质内。最后我们成功获得了生殖系稳定遗传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在成鱼和幼鱼期均可以通过GFP标记β-细胞。通过方便的荧光筛选,我们观察到胰岛在受精后18h开始形成,1—5d后由初始的脊索中线两侧向右迁移。从我们构建的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可以直观判断胰岛的发育情况,为研究胰岛的发育、损伤和再生提供了一个简便和直观的新型工具。
夏铭潘雪李敏燕邓敏张勇张勇金怡陈漪王和生
关键词:斑马鱼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胰岛素
加味四物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对白细胞减少证大鼠血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鲨肝醇组、中西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小剂量中药组。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5组均予环磷酰胺(Cy)腹腔注射。第一周按0.01 g/kg体重,给药二次;第二周按0.015 g/kg体重,给药一次;造成白细胞减少模型。从造模之日起分组进行治疗。第18天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血和组织中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均能增加血和组织中SOD活力,降低血及组织中LPO,与模型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西药组疗效优于大剂量中药组和鲨肝醇组(P<0.01,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能增加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而中西药组疗效最好。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乔为平王和生夏铭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加味四物汤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
“绿色”胰岛β细胞转基因斑马鱼及应用
目的: 本课题旨在使用转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示踪技术,建立活体 “绿色”胰岛β细胞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结合化学遗传学方法靶向清除破坏胰岛β细胞。胰岛β细胞破坏模型的建立为活体高通量筛选胰岛β细胞再生的小分子...
夏铭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化学遗传学模型建立小分子化合物
文献传递
胰岛β细胞破坏的斑马鱼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转基因方式建立绿色荧光示踪的胰岛β细胞斑马鱼,使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建立可调控胰岛β细胞破坏的斑马鱼模型。方法原位杂交、Western印迹技术、免疫荧光证实化学法破坏的可示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结果筛选获得转基因胰岛β细胞斑马鱼系,甲硝唑化学方法破坏胰岛β细胞,原位杂交试验证实荧光蛋白与胰岛β细胞共定位,Western印迹技术进一步证实斑马鱼胰岛β细胞的破坏效果,免疫荧光试验印证绿色荧光蛋白明显降低同时,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多。结论建立了化学法破坏的可示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实现在整体动物水平上研究胰岛β细胞。
夏铭潘雪
关键词:胰岛Β细胞原位杂交免疫印迹免疫荧光
转基因系构建斑马鱼胰岛β-细胞发育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斑马鱼的发育周期短和胚胎透明等特点使其已经迅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之一。为研究斑马鱼的胰岛β细胞的发育,构建了胰岛素生殖系转基因斑马鱼系。方法:构建了斑马鱼胰岛素(insu lin,INS)启动子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成的表达载体,命名为INS:eGFP。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INS:eGFP注射到斑马鱼1-细胞期内的细胞质中,荧光筛选获得生殖系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并稳定表达传代。结果:建立生殖系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活体动态研究胰岛β细胞发育,原位杂交证实eGFP对胰岛β细胞可靠的示踪性。结论:通过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可以直观判断胰岛的发育情况,为研究胰岛的损伤和修复提供了一个简便和直观的新型工具。
夏铭潘雪王和生邓敏金怡陈漪李敏燕孔德明
关键词:斑马鱼胰岛Β细胞发育绿色荧光蛋白胰岛素
产后三泡外洗浓缩液的薄层色谱鉴别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产后三泡外洗浓缩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飞龙掌血采用氨水碱化的三氯甲烷提取,在正己烷-三氯甲烷-丙酮(15:10:2)展开。肿节风用石油醚萃取后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9∶4∶1)展开。结果:飞龙掌血斑点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后显色明显。肿节风在365nm下检视有荧光斑点,氨熏后斑点变为黄绿色。
冯昀熠潘智李淳黎洁游燕夏铭
关键词:飞龙掌血肿节风薄层色谱鉴别
新型的动物模型-可示踪胰岛β细胞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活体可视化胰岛β细胞发育的立体表达动物模型。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显微注射、全胚胎原位杂交和活体摄像等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结果建立并筛选获得胰岛β细胞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证实荧光蛋白与内源性胰岛素的共定位表达,实现活体动态监测胰岛β细胞的发育情况。结论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实现在整体动物水平上研究胰岛β细胞的发育。
夏铭潘雪邓敏金怡陈漪王和生孔德明
关键词:斑马鱼胰岛Β细胞转基因胰岛素荧光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