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荔青

作品数:31 被引量:30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盆地
  • 13篇油气
  • 12篇成藏
  • 8篇松辽盆地
  • 6篇新生代
  • 6篇油气成藏
  • 6篇勘探
  • 5篇气藏
  • 5篇成藏规律
  • 4篇生物气
  • 4篇气田
  • 4篇勘探方向
  • 4篇凹陷
  • 3篇断陷
  • 3篇油气田
  • 3篇生物气藏
  • 3篇苏北盆地
  • 2篇大中型油气田
  • 2篇东海西湖凹陷
  • 2篇新生代盆地

机构

  • 17篇西北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1篇周荔青
  • 9篇张淮
  • 4篇吴聿元
  • 3篇刘忠群
  • 3篇刘池阳
  • 3篇陆黄生
  • 2篇郝蜀民
  • 2篇陈路原
  • 2篇刘池洋
  • 2篇周兴海
  • 2篇雷一心
  • 2篇江东辉
  • 2篇杨盛良
  • 2篇陈召佑
  • 2篇李昆
  • 2篇秦玉英
  • 1篇张秉铭
  • 1篇李良
  • 1篇金之钧
  • 1篇庄建建

传媒

  • 17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海洋石油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特征被引量:12
2001年
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及油气聚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是油气田形成规模的决定因素。根据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成藏条件研究,将我国主要陆相含油气盆地区块平均油气资源丰度划分为特高、高、中、低四级,将油气富集带的汇烃单元面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特小型五级。由陆相油气田形成规模要素的差异,将我国陆相油气田规模划分为五级31类成因。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张性深断陷、东北部克拉通坳陷盆地、东南部边缘海拉张裂陷盆地、西北部山前(间)坳陷盆地、中部大型简单克拉通坳陷盆地、南方中小盆地(如苏北盆地)分别具有特高—高、高、中、中—低、低油气资源丰度和中型—特小型、大型—中小型、中型—大型、大型—特大型、小型—特小型汇烃单元,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田规模特征。在各类含油气盆地中,不同规模的油气田具有十分明显的部位性。
周荔青雷一心
关键词:陆相盆地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21
2004年
阜三段成油气组合是苏北盆地近年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系。该盆地阜二段中下部半咸水相优质烃源岩是阜三段成藏的主力烃源岩,有利储层则位于阜三段上砂组及阜三段下砂组的上部,与阜二段中下部烃源岩之间夹着厚层生烃能力极差的湖相泥岩,使其生储盖配套性较差,必须依靠断层沟通。受此控制,阜三段油气成藏具明显部位性,主要发育于继承性鼻状隆起带及同生断裂或大型晚期断裂附近。有利的构造格式类型、沉积体系与构造格局、圈闭体的有机配置则是形成阜三段油气藏的必备要素。阜三段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在生储配置不利的区块,应重点围绕继承性隆起带及同生断层或大型晚期断层开展油气勘探。
周荔青刘池洋陆黄生张淮
关键词:油气成藏规律阜三段苏北盆地
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有效成藏组合类型
2002年
经历了复杂构造演化历史的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具备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最基本条件,诸如烃源岩、油源、输导系统、储集层、封盖层、圈闭等以及成藏动力学条件。海相残留盆地中,当有效烃源岩、有效储集体、有效封盖层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配置时,即形成有效成藏组合。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发育有加里东期风化壳上下组合、海西—印支期海陆交互相互层组合、中—古生界与陆相中—新生界“下生上储”组合等三类有效成藏组合。决定这些盆地成藏组合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油气成藏组合的封盖系统、成藏系统的构造分割性等。由此,不同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富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周荔青张淮杨盛良
关键词:海相盆地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烃源岩储集体
复杂微型断块油藏剩余油综合判识及应用
苏北复杂微型断块油藏剩余油成因非常复杂。该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剩余油判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适合苏北复杂微型断块油藏特点的六类14项剩余油判别方法,并采用动态和静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索形成了有利含油构造和已开发油藏...
刘伟周荔青汪深杨皋
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
文献传递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07年
苏北盆地发育3种具有不同成藏主控因素的浅层油气藏,分别是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型、断裂垂向通道型及大型砂体侧向运移型浅层油气藏。浅层油气藏的分布极不均衡,盆地西侧的金湖、高邮凹陷浅埋藏油气藏最为发育,且类型齐全,规模也较大。这种分布特征与郯庐断裂带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从而对该盆地浅层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起重要控制作用密切相关。表现为郯庐断裂周缘断陷是阜二段中下部优质低熟高效烃源岩及阜二段底部、阜一段上部砂体发育区,形成大量与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相关的浅埋油气藏。郯庐断裂周缘发育继承性及早期型深断陷,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场,油气成熟早,有利于油气较长期通过断裂向上运移,且靠近郯庐断裂的区域断裂密度大、活动期次多,有利于形成断裂通道型的浅层次生油气藏。因此,郯庐断裂周围的金湖、高邮及溱潼凹陷浅层油气资源最丰富,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控凹同生断裂带及内、外斜坡带的走滑花状断裂系。在苏北盆地,围绕上述3种类型浅层油气藏,按各区的浅层油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开展针对性勘探,还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周荔青吴聿元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苏北盆地郯庐断裂带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运移、成藏机理被引量:21
2007年
致密砂岩中的油气成藏是油气地质学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如何将影响油气运移成藏的流体动力、成岩事件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相结合,以准确确定油气的成藏机理,仍是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首先论证了青山口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生烃潜力;恢复了最大埋深时期(古近纪末)泥岩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特点;立足成岩作用与成藏事件的紧密联系,根据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资料分析了成藏期次;最后综合石油地质概念模式和储层内流体活动的记录,建立了油气运移、成藏的模式。研究认为,青山口组烃源岩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程度(R0达1.0%~1.2%),古近纪时其中的过剩压力可达6~11MPa,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砂岩储层内曾于明水期(K2m)内发生过含烃流体的两期注入。提出了古近纪前、后的“跷跷板”式成藏模式,即明水期一古近纪油气主要由源区向西南方向运移,而新近纪后的油气运移主要靠浮力驱动,但因储层已致密化,难以形成较高的连续油柱,油、水的分异程度低。
王震亮刘林玉于轶星周荔青吴聿元朱桂生
关键词:青山口组流体动力成藏期次成藏机理
滇黔桂地区新生代盆地生物气成藏分区性被引量:7
2004年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拼贴构造作用下,滇黔桂地区在喜山Ⅰ、Ⅱ、Ⅲ幕,分别于桂、滇西和滇东—黔南地区,顺 大型走滑断裂带形成了一大批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第三期的小型山间走滑拉分盆地。3个地区发育的3期盆地具有 不同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使各地区盆地具有不同的生物气成藏条件,生物气藏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滇东—黔南地区的始新世—渐 新世和上新世盆地中。在各盆地中,受沉降速度、沉积相带、烃源岩埋深、断层发育密度、圈闭类型和地层剥蚀程度等控制,各区带的 生物气成藏条件也存在明显区别,生物气藏分布在各盆地的深凹及其相邻区带。
陆黄生周荔青
关键词:生物气藏成藏规律新生代
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特征被引量:5
2002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中下扬子区及滇黔桂地区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成藏系统特征进行了讨论,据此总结出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诸要素与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具有以下特征:原型盆地的构造沉降作用控制主力烃源岩的类型与分布;受原型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控制形成三类有效生储盖组合;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残留盆地晚期生烃中心;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形成的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主要油气运移指向区;古生界生烃区的生烃高峰期与圈闭形成期必须形成有机的配置;后期构造改造适中,既要有适当挤压隆升,形成必要的储集空间、圈闭和运移动力,使油气富集,又要不破坏油气藏;在经历后期构造改造后,盆地的晚期生烃及晚期油气运移受改造后的构造格局控制。
周荔青杨盛良张淮
关键词:油气成藏系统
下扬子地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海相下组合”构造背景、生储盖发育、演化、保存以及典型实例的剖析,认为下扬子盆地北部中新生代叠置区“海相下组合”烃源岩具备长期生烃、多期次生烃的条件,同时该地区志留系高家边组大套海相泥页岩构成良好的油气封盖层。进一步研究认为,下扬子地区是印支期拼合到欧亚大陆的古板块,古板块的主体部分是历次构造运动的相对稳定区,即下扬子中央稳定带,此中央稳定带位于盐城—南黄海一带的广大区域,是下扬子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张淮周荔青李建青
关键词:油气潜力下扬子区
东海西湖凹陷西斜坡断层-岩性油气藏富集评价体系与勘探方向被引量:4
2022年
近年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西斜坡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思路逐步由构造油气藏转向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通过系统地开展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明确煤层及暗色泥岩是斜坡带主力烃源岩。通过“源—渠—汇”系统的沉积体系精细研究,明确了西斜坡共发育8种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类型;通过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弄清了始新统平湖组中—上段圈闭有效性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平湖组下段供烃能力及储层物性为主控因素,并建立了西斜坡油气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认为,西湖凹陷西斜坡北段迎翠轩地区始新统—古新统三角洲和平南、初阳—宝石地区始新统潮坪—三角洲及平湖斜坡内带为构造—岩性规模储量发育区,是下步有利的勘探方向。
周荔青江东辉周兴海李昆庄建建刘闯
关键词:复合圈闭西湖凹陷东海陆架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