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秋婧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出生体重
  • 2篇新生儿
  • 2篇极低出生体重
  • 2篇极低出生体重...
  • 2篇高通量
  • 2篇高通量测序
  • 2篇测序
  • 2篇肠道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产极低出生...
  • 1篇早期微量喂养
  • 1篇窒息
  • 1篇窒息新生儿
  • 1篇日龄

机构

  • 6篇深圳市龙岗中...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周秋婧
  • 5篇丘惠娴
  • 4篇曾淑娟
  • 2篇张佳彬
  • 2篇黄循斌
  • 2篇杨皓
  • 2篇符青松
  • 1篇伍全概
  • 1篇黄健
  • 1篇雷立容
  • 1篇史林东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价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早期评价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价值,为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入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窒息病例129例。根据是否具有神经系统症状或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结果患儿分为脑损伤组(n=83)和无脑损伤组(n=46),分析两组患儿动脉血pH、碱剩余、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差异。分析不同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患儿的脑损伤率、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脑损伤患儿死亡9例,幸存者中预后不良26例、预后良好48例。脑损伤组患儿生后1 h内动脉血pH和碱剩余均显著低于无脑损伤组,而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59、9.023、9.917,P<0.01)。脑损伤组患儿治疗后6 h动脉血pH和乳酸清除率低于无脑损伤组,而乳酸水平高于无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9、9.708、9.91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6 h的碱剩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2,P>0.05)。高乳酸组患儿的脑损伤率、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低乳酸组(χ^(2)=54.692、11.790、5.926,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患儿的脑损伤率、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816、15.016、6.966,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联合监测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预测脑损伤能力最佳,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6%。结论联合监测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早期筛查窒息新生儿脑损伤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黄循斌周秋婧符青松程国强丘惠娴
关键词:乳酸乳酸清除率窒息脑损伤新生儿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生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生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内,对象为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40例,根据其有无感染分为试验组(有,15例)和参照组(无,25例).在出生后24h、第7d,采集所有对象共80份粪便标本,采用16S核糖体DNA区域测序分析粪便菌群,对单个样品的相对丰度、菌群分类、测序结果进行记录,对比两组肠道菌群特征.结果本组80份样本中50份样本成功提取DNA,并完成测序,共测得属水平80个、科水平58个、目水平34个、纲水平24个、门水平12个.试验组变形杆菌丰度高,菌群分布范围小;参照组菌群分布均一性、多样性较高且较广泛.出生后7d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肠道微生物菌落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大量变形杆菌在新生儿肠道内定值后可促使有益菌群相对丰度降低,而条件致病菌群相对丰度增加,引起肠道生理稳态失衡,从而增加感染率;而肠道菌群动态平衡可因肠道内定值菌群多样性增加而获得有效维持,以减少早产儿等新生儿感染风险.
杨佳彬曾淑娟周秋婧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早产儿肠道菌群新生儿感染
早期足量营养支持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强化肠内外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各临床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本院早期足量营养支持开展前(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与开展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入选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和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对照组为(10.26±1.6)d,研究组为(8.19±1.0)d;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大幅度对照组为(9.8±2.1)%,研究组为(7.0±1.2)%;EUGR发生率(以出院体重评价)对照组为85.7%,研究组为64.3%;以上3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头围评价对照组为54.3%,研究组为4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足量营养支持能被极低出生体重儿接受,可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及减小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降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曾淑娟杨皓丘惠娴伍全概周秋婧张佳彬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营养支持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胎龄和日龄对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胎龄和日龄对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胎龄和日龄制定适用于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结果。按照胎龄和生后日龄分组,对比各组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各检测指标随胎龄和生后日龄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早产儿497例,其中早期早产儿组206例、中期早产儿组128例和晚期早产儿组163例。1)早期早产儿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分别与中期、晚期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早产儿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晚期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胎龄组早期早产儿T_(4)、FT_(4)和T_(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588、32.381、43.021,P<0.01),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后日龄7~14d组与14~28 d组早产儿T_(4)、FT_(4)和T_(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06、6.904、9.497,P<0.05),而血清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T_(4)、FT_(4)、T_(3)水平与胎龄、日龄呈正相关性,而TSH水平与胎龄、日龄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早期早产儿T_(4)、FT_(4)、T_(3)水平与胎龄、日龄呈正相关,需基于胎龄和日龄制定适用于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参考区间。
黄循斌周秋婧符青松程国强丘惠娴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早产儿胎龄日龄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自生后2~3天开始微量喂养并静脉营养,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至病情较稳定后再开始喂养,胃肠喂养开始时间最早为生后5天。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变化、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所需要的时间、住院时间、是否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监测血清胆红素、血脂、肝、肾功能等改变。结果:观察组达到完全胃肠喂养需要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静脉营养时间缩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提高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动力,尽早适应胃肠喂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且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病率。
曾淑娟杨皓雷立容丘惠娴周秋婧张佳彬黄健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2022年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微生态的建立,分析不同早产方式、喂养方式、抗生素使用等对肠道微生态建立的影响及其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8-11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住院的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干预性早产1例,自然早产2例。收集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胎粪,之后每周龄采集粪便样本直至出院或生后8周时;粪便标本冻存于-80℃冰箱,提取和纯化肠道菌群DNA后,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的丰度等生物信息进行分析。记录新生儿生后早期广谱抗生素使用及其他喂养情况。结果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共留取合格标本14份,共获得998596个序列,在细菌种水平上,干预性早产儿生后第1天葡萄球菌丰度达87.53%,菌群多样性低,丰度0.5%以上仅5种;自然早产儿以肠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为主,菌群多样性高,丰度0.5%以上达28种。出生后早期广谱抗生素(美罗培南)的使用可致肠球菌丰度达95%以上,同时延缓其他菌群的肠道定植。母乳喂养儿双歧杆菌于生后8周时丰度达40.51%。结论自然早产比干预性早产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球菌丰度增加,同时延缓肠道正常菌群定植。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儿肠道双歧杆菌丰度高,并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
曾淑娟郭凯平杨佳彬周秋婧史林东黄春香丘惠娴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超低出生体重儿高通量测序技术自然早产干预性早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