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鹤鸣

作品数:22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植株
  • 7篇种间
  • 7篇番茄
  • 6篇杂种
  • 6篇再生植株
  • 4篇杂交
  • 4篇种间杂种
  • 4篇辣椒
  • 4篇间杂种
  • 4篇后代
  • 3篇胚胎
  • 3篇细胞
  • 3篇小麦
  • 3篇离体培养
  • 3篇秘鲁番茄
  • 3篇倍体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杂种后代
  • 2篇栽培

机构

  • 22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南京军区后勤...

作者

  • 22篇吴鹤鸣
  • 11篇陆维忠
  • 10篇佘建明
  • 4篇徐鹤林
  • 3篇余建明
  • 3篇余文贵
  • 3篇丁犁平
  • 2篇陆春贵
  • 2篇孙洁波
  • 2篇龙明生
  • 2篇蔡小宁
  • 1篇孙勇如
  • 1篇朱卫民
  • 1篇王月芳
  • 1篇姚景侠
  • 1篇刘金兵
  • 1篇吴敬音
  • 1篇钟少斌
  • 1篇葛美蓉
  • 1篇李向辉

传媒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Journa...
  • 3篇园艺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属不同种间胚组织培养的诱导与分化被引量:2
1989年
1987年和1988年以染色体倍数不同的-15个小麦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组成对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41.1%(二倍体小麦),76.6%(四倍体小麦),81.3%(六倍体小麦).六倍体小麦最高,绿苗分化率也有类似趋势。染色体倍数相同的不同小麦种,其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差异显著。在6个六倍体小麦种间,斯卑尔脱小麦的绿苗分化率仅为14.3%,而云南小麦的绿苗分化率可达57.5%(1988)。根据二年试验结果,初步肯定了云南小麦在6个六倍体小麦种中绿苗分化率表现最高。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温奎
关键词:小麦出愈率绿苗分化率
栽培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和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研究
徐鹤林余文贵吴鹤鸣
关键词:番茄抗性杂种后代秘鲁番茄亲合性黄瓜花叶病毒
辣椒茎、叶离体培养中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被引量:11
1992年
80年代以来,以辣椒的子叶、胚轴、子叶节、茎尖和叶花盘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均诱导分化出了再生株(Fari et al,1981;Sripichitt et al,1987)。本试验在不同生长调节剂中离体培养三个辣椒品种的茎、叶,大部分能分化出再生株。 1 结果和分析 三个辣椒品种84—1、南京早椒、上海甜椒的茎、叶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一周内多数外植体均在切断处发生膨大、隆起,然后逐渐扩展到外植体边缘形成愈伤组织,3—4周后分化出再生苗。 1.1 植物生长素与形态发生 三个辣椒品种的茎、叶外植体,在MS附加IAA(0.1、1mg/l)或NAA(o.1、1mg/l)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均较快地产生根和愈伤组织。但两种生长素在产生根的特征上有一定差异。含IAA培养基产生的根细而长,而含NAA培养基产生的根却粗而短。
吴鹤鸣赵华侖
关键词:辣椒再生植株离体培养
大蒜体细胞诱导再生植株和小鳞茎及其移栽试验被引量:15
1992年
以栽培品种太仓白蒜的贮藏叶和鳞茎叶为外植体材料,接种在附加2,4-D 2mg/l,NAA 2mg/l,6-BA 0.5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10%—30%之间;愈伤组织转到添加NAA0.05—0.5mg/l,6-BA 3mg/l的MS分化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在25%—50%之间。体细胞再生植株在附加IBA 0.2mg/l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鳞茎发生,小鳞茎形成的频率达38%。待小鳞茎在试管内萌发出叶和根后,移植到由珍株岩粉和土(1:1)组成的基质里,移栽成活率达100%。
佘建明陆维忠吴鹤鸣周邗扬丁犁平濮冶民
关键词:大蒜体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小鳞茎
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被引量:2
1991年
继获得普通番茄‘北京早红’与秘鲁番茄杂交种后,本试验着重于对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观察,杂种的多数性状为双亲中的显性性状或双亲的中间型,但也表现了一些奇异性状,如果实的颜色和花序的形状与排列通过株间的“杂交”克服了杂种的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从而顺利得到杂种的自交后代;杂种各世代均高抗TMV 0株系和1株系,并有部分选系抗TMV 1·2株系,由此判断秘鲁番茄亲本可能具有TM^a_2基因;用南京地区CMV厥叶株系和强株系分别接种,各世代表现部分抗病或耐病。
徐鹤林余文贵龙明生陆春贵杨荣昌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关键词:番茄种间杂种自交不亲和性抗性
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被引量:8
1991年
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游离获得原生质体。经液体-固体双层培养,原生质体分裂、增殖。约四周左右形成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固体培养基中增殖。待愈伤组织长到直径约5mm 大小转入分化培养基中。两周后形成绿芽,并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周邗扬佘建明陆维忠吴鹤鸣
关键词:油菜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秋水仙素对大蒜离体培养细胞染色体倍性的影响被引量:14
1991年
以太仓白蒜的营养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0.1%(w/v)秋水仙素和1.5%(w/v)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处理6天,多倍体细胞的诱发频率达35%以上,其中四倍体细胞为31%。
余建明吴鹤鸣陆维忠周邗扬丁犁平濮冶民
关键词:大蒜秋水仙素染色体多倍体
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原因剖析被引量:31
1989年
水稻拔节前后施用多效唑能使节间缩短,茎秆高度和植株重心位置降低,下弯力距减小。同时,单位长度茎秆内物质积累,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茎壁厚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显著增加,木化程度和茎秆的机械强度加强。从而有明显的防倒效果。
汤日圣吴鹤鸣张金渝吴光南
关键词:多效唑水稻倒伏
辣椒属种间杂种F_1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分析了南京早椒(CapsicumfrutescensL.var.ConoideesBailey)和C.chinense二亲本及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I染色体配对的构型。结果表明:二亲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均正常,为12个二价体(双单倍体2n=24)。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很不规则。其平均频率分别为单价体0.036,二价体9.18,三价体0.036,四价体0.80,六价体0.38。南京早椒和C.chinense染色体间存在着相互易位,因此,二亲本间彼此有差异。单价体出现极少,这可断定南京早椒与C.chinense染色体间是部分同源的,但染色体组结构上存在着差异。由于染色体结构上差异,所以F1杂种的育性较低。
吴鹤鸣佘建明丁犁平蔡小宁孙洁波钱芝龙王述彬刘金兵
关键词:辣椒种间杂种细胞遗传学
小麦与玉米杂交及单倍体的产生被引量:14
1995年
应用普通小麦不同品种(品系)与苏玉4号杂交,喷洒100ppm的2.4-D一至二次,授粉后子房膨大,其膨大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部分膨大子房中剥取到发育幼胚,经组织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植株未结实。
姚景侠李浩兵钟少斌吴鹤鸣
关键词: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