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

作品数:71 被引量:42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营养
  • 19篇肠外
  • 16篇外营养
  • 16篇肠外营养
  • 10篇短肠综合征
  • 10篇综合征
  • 10篇肠综合征
  • 9篇新生儿
  • 9篇胃肠外
  • 9篇儿童
  • 8篇营养支持
  • 7篇维生素D水平
  • 7篇胃肠外营养
  • 6篇代谢
  • 6篇营养相关
  • 6篇肥胖
  • 5篇婴儿
  • 5篇营养评价
  • 5篇膳食
  • 5篇免疫

机构

  • 6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市儿科医...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吴江
  • 48篇汤庆娅
  • 41篇蔡威
  • 24篇王莹
  • 13篇陶晔璇
  • 13篇冯一
  • 12篇牛杨
  • 9篇洪莉
  • 9篇陆丽娜
  • 9篇李继
  • 7篇黄娟
  • 5篇沈秀华
  • 3篇文洁
  • 3篇陈杰
  • 3篇黄翠花
  • 3篇王翔
  • 2篇杨科峰
  • 2篇陈津津
  • 2篇唐宁
  • 2篇施诚仁

传媒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华临床营养...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康复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评价被引量:40
2007年
目的调查评价儿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其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附属儿童医院共2274例患儿入院时进行体格测量,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量表为参考标准,根据Z值评分法,分别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eight for age Z-score,HAZ)、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 for ageZ-score,W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eightforheightZ-score,WHZ),评价住院儿科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生长迟缓(HAZ<-2)7.1%,低体重(WAZ<-2)5.5%,消瘦(WHZ<-2)5.2%;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生长迟缓(-2≤HAZ<-1)13.5%,低体重(-2≤WAZ<-1)16.8%,消瘦(-2≤WHZ<-1)16.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发生率均较高;泌尿外科和骨科患儿生长迟缓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住院患儿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有必要对全体儿科住院患者进行常规营养状况筛查。
陶晔璇徐远飞汤庆娅吴江蔡威
关键词:住院患者营养评价Z评分
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现状及相关因素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建立和营养支持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的病死率有明显下降。VLBWI出生后常合并贫血,贫血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旨在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3家医院收治的192例VLBWI的贫血发生情况,探讨与贫血相关的临床及营养因素,为落实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姜红汤庆娅吴江王莹蔡威洪莉裘刚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VLBWIINFANTCARE
谷氨酰胺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 评价肠内、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100例新牛儿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组)、肠外谷氨酰胺1组[肠外营养1组,在常规肠外营养中静脉补充谷氨酰胺0.3 g/(kg·d),其中谷氨酰胺取代了处方中相应氨基酸的量]、肠内谷氨酰胺Ⅰ组[肠内营养1组,口服添加谷氨酰胺0.3 g/(kg·d),谷氨酰胺取代了常规肠外营养中相应氨基酸的量]、肠外谷氨酰胺2组[肠外营养2组,在常规肠外营养中静脉补充谷氨酰胺0.3 g/(kg·d)]、肠内谷氨酰胺2组[肠内营养2组,口服添加谷氨酰胺0.3 g/(kg·d)],每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氨基酸的剂量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给予[从1.0~2.0 g/(kg·d)开始,增至3.5 g/(kg·d)].首要终点指标为达到全肠内喂养日龄[标准配方摄入量≥120ml/(kg·d)]、胃潴留次数、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时间和死亡率.次要终点指标为体重变化和头围变化、肝功能、肾功能、呼吸机应用天数、住院天数.结果 5组患儿达到全肠内喂养日龄、胃潴留次数及脱离肠外营养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患儿肝肾功能水平及体重增长、头围增长、抗生素应用天数、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肠外谷氨酰胺1组和2组较对照组呼吸机应用天数显著减少(P<0.05).死亡率通过意向性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肠外谷氨酰胺1组RR为1.053,95%CI为0.952~1.164;肠内谷氨酰胺1组RR为1.333,95%CI为1.035~1.717;肠外谷氨酰胺2组RR为1.053,95%CI为0.952~1.164;肠内谷氨酰胺2组RR为1.25,95%CI为1.004~1.556.结论 补充谷氨酰胺未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天数、减少胃潴留次数、缩短全肠外营养应用时间;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减少新生儿呼吸机应用大数.新生儿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对患儿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王莹蔡威陶晔璇汤庆娅冯一吴江
关键词:谷氨酰胺新生儿
婴儿短肠综合征远期营养评价和智力发育评估
目的:对婴儿期短肠综合征患者远期营养发育状况和智力发育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方法:2005年 11月到2006年12月间对我院198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0日15年间收治的13例婴儿期短肠综合征患者,即出生后一岁以...
黄娟蔡威汤庆娅冯一吴江陶晔旋
文献传递
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危重新生儿常见疾病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及需要早期手术干预的先天畸形等。目前,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名患儿生后早期即需住院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无法正常喂养,需要接受营养支持。因此,建立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规范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自1985年起,围绕新生儿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包括:①分析我国新生儿血清氨基酸代谢特点,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小儿专用型静脉氨基酸制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②通过静息能量代谢测定发现正常新生儿能量消耗值低于公式预计值,据此在国内外首次提出60~80 kcal/(kg.d)这一新生儿肠外营养能量推荐量(较传统值降低30%),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有效验证;③临床推广并培训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率先开展经空肠穿刺造口术和经皮内镜胃造口术,完善肠内与肠外营养输注的新途径;④发现氧化应激线粒体凋亡途径是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的重要作用机制,并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层面证实谷氨酰胺对肠外营养相关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课题组还成功实施了新生儿短肠综合征的肠康复治疗,目前已成功救治来自全国各地共46例患儿,其中1例患儿剩余小肠仅25 cm。2005年和2010年,课题组依据循证医学原理,分别制定了《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和《中国儿科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为国内儿科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提高了临床营养的实践水平。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蔡威汤庆娅吴江
关键词:新生儿营养支持短肠综合征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84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DPN诊断标准分为非DPN组542例和DPN组307例。检查血清25(OH)维生素D[25(OH)vitamin D,25(OH)VD]水平和血生化指标。分析DPN组与非DPN组间各指标差异,并对DPN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849例患者25(OH)VD水平为(43.9±19.4)nmol/L,DPN组患者25(OH)VD水平(40.9±20.4)nmol/L低于非DPN组患者(45.7±18.6)nmol/L(P<0.05),DPN组患者25(OH)VD缺乏率为72.3%(222例),高于非DPN组患者的64.6%(350例)(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N独立保护因素为25(OH)VD(OR=0.980,95%CI:0.964~0.995,P<0.05),危险因素为病程(OR=1.048,95%CI:1.027~1.070,P<0.001)。ROC曲线显示发生DPN的25(OH)VD诊断界点值为37.5 nmol/L,约登指数0.17,灵敏度0.65,特异度0.52。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偏低,尤以DPN患者为重。较高水平25(OH)VD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保护因素,且维生素D可作为预测DPN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
牛杨许凯婕吴江盛金叶彭荣霞李继汤庆娅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维生素D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被引量:140
2013年
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本指南依据的研究或文献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分级系统,依据证据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A、B、C、D、E五个等级(表1)。
蔡威汤庆娅王莹冯一吴江钱林溪李菁贝斐陆丽娜
关键词:营养支持新生儿
特应性皮炎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儿童的血维生素D状况,以及维生素D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皮肤科的特应性皮炎的儿童(n=50,其中男34例、女16例)为研究组,按照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缺乏...
牛杨吴江汤庆娅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发生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85年4月至200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超过14d的43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生PNAC的高危因素。结果43例接受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的VLBWI痊愈出院32例(74%),死亡7例,放弃治疗4例,发生PNAC5例(11.6%)。43例患儿均获得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5.9±7.8)g/d。PNAC患儿的胎龄为(28±2)周,小于非PNAC患儿[(31±3)周](P〈0.05);PNAC患儿PN持续时间为(59±42)d、PN热卡摄入量为(74.0±7.4)kcal/(kg·d)、住院天数为(90±23)d、病死率为2/5,均高于非PNAC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OR=0.45,95%CI0.205~0.991,P=0.047)和PN热卡摄入量(OR=1.52,95%CI1.076~2.151,P=0.017)是PNAC的危险因素。结论胎龄越小、PN热卡摄入量越高,越容易发生PNAC。因此建议尽量避免单纯PN应用超过两周以上,尽可能早期进行肠内喂养,以预防PNAC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王莹蔡威汤庆娅冯一陶晔璇吴江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胆汁淤积
乳铁蛋白对短肠综合征大鼠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
目的乳铁蛋白(1actoferrin,LF)是人乳中的一种主要糖蛋白,在初乳中含量最高。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口服补充乳铁蛋白对短肠综合征(SBS)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
钟燕吴江Eric A.F.Van Tol蔡威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