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辉
- 作品数:3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东阳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通过指示剂使反应现象清晰呈现的实验设计
- 2014年
- 清晰的反应现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促进学生构建化学观念.通过5个具体的实验设计,介绍常规实验中的指示剂在促进反应现象清晰呈现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研究如何实现反应现象的清晰呈现提供一个常规的角度,目的是为化学教学提供优秀的实验素材.
- 吴朝辉
- 关键词:指示剂
- 碘化钾溶液露置空气后发生的氧化反应及歧化反应被引量:1
- 2021年
- 围绕碘化钾溶液与氧气反应后的最终产物问题进行实验探究。通过pH计实时监测碘化钾溶液与纯O_(2)、空气反应时的pH变化,发现KI溶液与纯氧反应时pH上升,证实有KOH生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碘化钾溶液氧化后生成的碘单质发现,氧化后生成的碘单质约有82%参与了歧化反应。
- 翁雪香张瑞允郑慧纯吴朝辉
- 关键词:歧化反应
- 化学教学应关注试题配图的科学性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分析3例试题所提供的配图中存在的科学性错误,指出教学中应关注配图的科学性。科学严谨的配图才能成为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在编制化学试题的配图时应力求科学严谨。如果放任科学性不足的试题资源误导教学,将导致教学自相矛盾,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甚至会降低学生对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
- 吴朝辉
- 关键词:化学教学
- 基于Fe3+与SO32-反应实验探究题的证伪与改编被引量:3
- 2015年
- 对一道以Fe^3+与SO3^2-反应为素材的探究题提出质疑,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证实试题中的实验设计存在科学性错误,并对试题中的实验设计的改编提出了修改意见。
- 吴朝辉
- 关键词:亚硫酸根硫氰酸钾实验探究题
- 例析双组分混合体系检验方案设计
- 2016年
- 物质检验(鉴别)试题是根据物质或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的特性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
- 吴朝辉
- 关键词:例析
- 经得起验证——化学数据的应然追求被引量:2
- 2016年
- 用化学理论对两个实验设计、两道化学试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它们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并分析了数据错误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多收集数据,多使用数据来分析化学问题,来帮助自己提高对错误数据的敏感性,以避免在教学中使用错误数据。
- 吴朝辉
- 关键词:化学数据化学教学
- 对铝和氯化铜反应的异常现象解释的补充与商榷被引量:3
- 2016年
- 对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异常现象解释作了某些补充和更正。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因受AL^3+和Cu(OH)2反应以及Cu^2+被Al置换反应的共同影响,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蓝色沉淀。因为生成的Cu与Al会在体系中形成原电池,使Al能持续反应,所以固体表面会不断产生气泡。由于Al和CuCl2反应生成CuCl的趋势更大,反应更易发生,所以CuCl主要来自Al和CuCl2的反应。
- 吴朝辉
- 关键词:教学研讨
- 十二例双组分混合体系检验方案设计
- 2017年
- 物质检验(鉴别)试题是历年高考的'常客',要求根据物质或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的特性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这类试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可全面检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有些试题会将性质相近、会相互干扰的两种物质组成双组分混合体系,这就需要慎重设计实验方案。例1:CO2。
- 吴朝辉
-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高中化学
- 几例高考化学试题的商榷及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数学、化学知识剖析了三道高考化学试题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时,化学结论要能够经得起其他学科的检验、命制综合性问题等措施来促进学科融合;考虑学科衔接时要有主次之分:主要概念和主干知识必须一致,次要概念可以有各自不同表述。
- 吴朝辉
- 关键词:高考试题试题分析化学教学
- NO2与Na2O2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Na2O2与NO2反应机理存在分歧,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比实验和定量实验,探究了Na2O2与NO2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Na2O2与NO2反应产物中既有NaNO2,又有NaNO3,并作了粗略的定量测定.期待此结果能为相关内容的教学及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 吴朝辉
- 关键词:NA2O2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