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婷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地震
  • 7篇地震非均匀度
  • 6篇地震预测
  • 4篇声发射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变形
  • 3篇可预测性
  • 2篇地震活动
  • 2篇震前
  • 2篇强震
  • 2篇强震前
  • 1篇地震大形势
  • 1篇地震活动状态
  • 1篇地震监测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网
  • 1篇岩石破裂
  • 1篇岩石破裂实验
  • 1篇震级
  • 1篇震级频度关系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防灾技术高等...
  • 5篇武汉大学
  • 4篇防灾科技学院
  • 4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作者

  • 13篇吴婷
  • 11篇李圣强
  • 10篇路鹏
  • 10篇李志雄
  • 7篇李闽峰
  • 5篇泽仁志玛
  • 4篇陈华静
  • 4篇马胜利
  • 4篇陶本藻
  • 4篇王松
  • 3篇刘桂平
  • 3篇王斌
  • 3篇王浩
  • 2篇赵晓燕
  • 1篇周克昌
  • 1篇杨林章
  • 1篇焦明若
  • 1篇江在森
  • 1篇和平
  • 1篇刘学领

传媒

  • 4篇地震
  • 2篇山西地震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山西省地震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震级频度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偏离的前兆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地震震级频度的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简称G-R关系式)一直是许多地震学问题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然而实际分布常常与这一关系式有一定的偏离。文中利用已有的对含有凹凸体、挤压雁列破裂及Ⅲ型剪切破裂等三种类型的岩石实验结果,对接收到的声发射事件序列分别进行了分段地震震级频度的G-R关系式拟合,重点考察了每一时间窗内表征实际地震震级频度与这一关系式偏离程度的线性拟合系数r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凹凸体、挤压雁列破裂的岩石声发射序列在加压-破裂过程中,分段扫描分别计算得出的r值在标本失稳前出现数字下降的现象,表明临近岩石失稳,实际地震震级频度与G-R关系式偏离程度有加大的趋势;而含Ⅲ型剪切破裂的岩石在标本失稳前,声发射序列r值数字下降的现象不明显。部分实际震例也表明,在一些中强地震前也存在着这种偏离。研究结果可能对利用区域地震活动资料探求部分类型的中强地震前可能存在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路鹏李志雄陶本藻李圣强吴婷泽仁志玛
关键词:岩石破裂实验震级频度关系地震预测
基于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岩石失稳的可预测性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室内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计算了声发射序列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并以此探讨了岩石破裂失稳的可预测性。在双轴压缩、等速率加载条件下,含障碍体断层、挤压雁列断层和Ⅲ型剪切断层等非连续岩石标本在临近滑动失稳前,声发射活动均出现了显著的均匀—非均匀的状态变化,表现为GL值出现持续大于1的异常变化,GL值异常的位置与破裂成核部位相重合,并与断层走向一致;改变统计窗长、窗内分割数及能级统计下限计算声发射序列的GL值,结果表明,GL值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合分析认为,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可以较好地刻画岩石失稳前夕因破裂成核导致的声发射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状态变化,GL值持续异常是岩石失稳的显著性标志,对预测岩石失稳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李志雄马胜利李圣强李闽峰路鹏陈华静吴婷王松
关键词:声发射地震非均匀度可预测性
岩石非均匀性对地震活动状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7年
地震的孕育、发生与震源位置及其岩石力学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借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岩石均质度在岩样变形直至破裂过程中对声发射事件活动状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石非均匀性对岩样声发射活动状态的时间演化过程有着较大影响,所得结论进一步支持了分区研究强地震前兆异常的必要性。
李志雄陶本藻焦明若路鹏李圣强吴婷泽仁志玛
关键词:地震活动状态数值模拟地震预测
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区强震前地震非均匀度时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中国活动地块划分结果,采用地震非均匀度(GL值)预测方法对中国东部(105°E以东)不同构造区自1975年以来的62次4.7级以上地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中大部分地震前1~3年地震非均匀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变化,显示出强震前震中及其临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均匀-非均匀的转换,这种变化的出现时间和结束时间与地震所在构造部位有关,区域中小地震活动状态的变化可能是地震孕育到中期或短期阶段震源局部应力场发生变化的一种表象。
路鹏李志雄吴婷赵晓燕刘学领
关键词:活动地块地震非均匀度区域地震活动地震预测
关于数字化地震台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在总结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建设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数字化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地震监测技术系统集约化监控的解决方案。对集约化监控的概念、功能以及效益本文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以十三陵地震中心台为例说明集约化监控系统在地震观测台网(站)建设与管理中的可行性。
李志雄张金祥周克昌路鹏吴婷泽仁志玛
关键词:数字化地震监测集约化监控系统
地震预测研究所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
地壳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开展动力预测模型的各种研究都将面临复杂的计算和庞大的运算量,因此,高性能计算系统是开展研究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平台。地震预测研究所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硬件主要由192个计算节点、4个I/O节点、1个登录...
李闽峰李圣强王斌刘桂平吴婷王浩
强震前地震非均匀度异常与前兆群体异常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比研究华北地区部分中强以上地震震前地震非均匀度异常与区域地震前兆观测群体异常的变化过程,发现两者在地震前的异常时空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时间上,部分地震震前的地震非均匀度异常出现后,半年左右前兆观测异常在数量上将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加;在空间上,前兆异常展布范围与地震非均匀度异常范围大体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地震非均匀度(GL值)在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从震例的角度,表明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变化有关。地震非均匀度和前兆群体异常的这种准同步变化,可能对判定地震孕育进入中短期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李志雄陶本藻路鹏李圣强泽仁志玛吴婷和平
关键词:地震非均匀度前兆群体异常地震预测
基于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岩石失稳的可预测性
<正> 根据室内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计算了声发射序列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并以此探讨岩石破裂失稳的可预测性。在双轴压缩、等速率加载条件下,含障碍体断层、挤压雁列断层和Ⅲ型剪切断层等非连续岩石标本在临近滑动失稳前,声发...
李志雄马胜利李圣强李闽峰路鹏陈华静吴婷王松
关键词:声发射地震非均匀度可预测性
文献传递
基于.Net技术的地震项目查询与管理系统简介
在对地震科研项目管理业务、现有技术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科研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科研项目查询管理信息平台是现代化地震信息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用微软.NET技术构建基于web、多层B/S服...
李圣强王斌李闽峰吴婷刘桂平王浩
地震大形势预测方法的预测效能与应用研究
2007年
采用地震非均匀度(GL值)预测方法,在震例回朔性检验研究、室内岩石破裂实验及GPS观测结果等三种途径对该方法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中国大陆未来1~3年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和危险性预测工作。效能评价结果表明,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可以较好地刻画岩石失稳前因破裂成核导致的声发射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状态变化,这种状态变化可能与强地震孕育进入末期、强地震即将发生有关。地震非均匀度时空扫描结果表明,未来1~3年中国大陆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将集中在青藏块体中北部及新疆南天山地区,上述区域在未来一个时期发生多次6.5级乃至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李志雄陶本藻吴婷路鹏李圣强江在森杨林章泽仁志玛赵晓燕
关键词:地震大形势地震非均匀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