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均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底水
  • 3篇底水油藏
  • 3篇油藏
  • 2篇堵剂
  • 2篇堵水
  • 2篇压裂
  • 2篇压裂液
  • 2篇纤维
  • 2篇携砂
  • 2篇丙烯
  • 1篇低伤害
  • 1篇底水油藏开发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损害
  • 1篇淀粉
  • 1篇调剖
  • 1篇堵水技术
  • 1篇新型纤维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开发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吴均
  • 4篇李良川
  • 3篇韩东
  • 3篇路海伟
  • 3篇刘京
  • 2篇王永刚
  • 2篇黄坚毅
  • 2篇刘怀珠
  • 2篇刘彝
  • 2篇朱玉双
  • 2篇徐建华
  • 2篇任小强
  • 1篇徐茂桐
  • 1篇武平仓
  • 1篇王振远
  • 1篇郑家朋
  • 1篇耿海涛
  • 1篇党永潮
  • 1篇周燕
  • 1篇刘新菊

传媒

  • 6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底水油藏开发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特制的底水油藏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对底水油藏后期治理和先期堵水的负压开采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地质体的非均质状况与底水油藏开发有密切的关系,堵剂的赋存状态与堵剂的注入时机也密切相关。在先期堵水时,堵剂多呈居中向前的"尖顶瘦扇状";而后期治理时,堵剂多呈不规则的扁平状,赋存状态不理想。开发方式、储层非均质状况和堵剂的赋存形态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中流体渗流特征和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后期治理和先期堵水负压开采的最终开采效果差距较大,二者最终驱油效率相差约27%。
朱玉双吴均武平仓刘新菊党永潮
关键词:底水油藏影响因素
冀东油田分注管柱调剖适应性分析及改进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冀东油田注水井存在井深、井斜、高温、高压、分注管柱复杂、作业费用高的问题,为了安全地利用原井分注管柱进行调剖,对在利用分注管柱调剖实践中暴露出的卡管柱、仪器遇阻、无法投捞等问题,结合油藏条件、管柱结构、生产管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地层出砂、频繁关停井、调剖剂沉降黏附。综合分注、调剖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管柱调整、调剖工艺优化配套、加强水井管理等改进措施,提高了分注井不动管柱调剖实施成功率,降低了作业工作量和费用。
吴均李良川王振远耿海涛韩东徐茂桐
关键词:分注管柱调剖注水井管理
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成胶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非均质性油藏条件下堵剂的成胶性能,室内使用自主研制的纵向非均质二维长岩心模型和常规的单管与并联填砂管对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堵剂配方为5%改性淀粉+5%丙烯酰胺+0.05%交联剂+0.1%引发剂时的注入性良好,对高渗、中渗和低渗填砂管的封堵能力良好,封堵率分别为99.2%、97.1%和91.0%;选择性较好,优先进入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并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注入选择性增强;对长岩心模型水驱形成的大孔道进行了有效的封堵,使得中低渗潜力储层得到充分的动用,高渗、中渗和低渗储层的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2.2%、3.3%和5.6%,最终采收率提高11.1%;耐冲刷能力强。该堵剂成胶性能良好,适用于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刘怀珠李良川周敏郑家朋吴均路海伟彭通邢丽洁薛海喜
关键词: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非均质性堵剂
MA-SAS—AA阻垢剂研制被引量:5
2009年
以马来酸酐(MA)、烯丙基磺酸钠(SAS)、丙烯酸(A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MA-SAS-AA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SAS:AA摩尔比为1:0.4:0.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体系pH 4.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条件下,MA-SAS-AA共聚物阻垢剂对碳酸钙垢的阻垢率可达93.7%。同时考察了应用条件对共聚物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聚物浓度10 mg/L,成垢溶液pH 8.0,溶液温度50~60℃条件下,共聚物对碳酸钙垢的阻垢率达90%以上。
刘京吴均徐建华黄璜马艳黄坚毅
关键词: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酸阻垢剂
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设计了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物理模型,研究了标准水平井以及不同井身轨迹水平井底水驱过程中的出水规律。从底水驱水平井开采的理论研究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表征出水规律的无量纲参数团—底水驱出水准数。通过建立的水平井三维物理模型的底水驱室内实验结果验证了底水驱出水准数的准确性,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实际开采过程中出水部位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出水部位开展相应的治理工作,延缓水平井底水突进。
刘怀珠李良川吴均周燕岳湘安
关键词:底水油藏井身轨迹
脲醛树脂堵水新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油水井实施堵水过程中难以准确控制用量、堵剂浪费大、施工风险高的问题,开展了溶液类堵剂、固相颗粒复合堵水体系研究。在堵水剂挤注过程中固相颗粒不断滤失封堵,自动调整进液通道,最终实现均匀、整体封堵。通过对脲醛树脂在稠化、固相填料两方面的系统研究,形成了脲醛树脂为主体的新型堵水剂。应用中针对不同封堵要求,调整不同稠化及填料质量分数,实现深部处理与炮眼封堵的一体化无缝处理;堵剂挤注压力完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可顺利顶替到位,直接关井候凝,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技术优势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
吴均路海伟杨昊彭通冯建松赵颖
关键词:脲醛树脂堵水增稠固相颗粒
纤维基压裂液被引量:7
2009年
介绍了一种利用合成纤维,通过其对支撑剂的携带、分布和运输作用来提高携砂能力的压裂液,它不需要通过增加压裂液的黏度来提高携砂能力,并且还能降低压裂液中聚合物的浓度,进而减轻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同时可以形成更好的裂缝铺置剖面,使裂缝高度得到相应的控制、获得更加有效的裂缝支撑长度。经几个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纤维基压裂液能减轻地层伤害、控制缝高、降低施工摩阻,可以降低储层伤害,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刘彝吴均刘京王永刚韩东
关键词:压裂液携砂防止地层损害增产措施
低压油气层防漏型入井液室内研究
2007年
冀东油田低压油气层在作业过程中,入井液漏失严重,使储层受到损害,造成油井减产或作业无法进行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防漏型入井液研究。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降滤失剂进行了降滤失试验,对降滤失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与压裂液降滤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暂堵率高、对地层损害小的油溶性树脂暂堵体系,分析了常温油溶性树脂暂堵体系的理化性能,并进行了岩心暂堵解堵试验,给出了高温油溶性树脂暂堵体系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试验表明,该体系可作为冀东油田低压油气层洗井、压井、修井及增产措施中漏失问题的主要入井液。
于友元徐建华吴均任小强罗成
关键词:降滤失剂暂堵剂滤失系数油层保护
新型纤维在水力压裂液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常规聚合物压裂液一般依赖较高的流体粘度输送支撑剂,而纤维基压裂液通过纤维对支撑剂的携带、分布和运输作用来提高携砂能力,它能显著提高压裂液对支撑剂的输送能力,具有减少聚合物加量、减轻地层伤害、控制缝高、降低施工摩阻等显著优点。该项技术在几个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刘彝吴均王永刚黄坚毅韩东程莫骥
关键词:纤维低伤害压裂液
挤压循环防砂工艺在冀东高浅南区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为解决冀东油田高浅南区中高含水期防砂问题,常规防砂工艺满足不了油井提液需要,区块无法稳产高产,为此研究了优化挤压循环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分析了油藏出砂原因和以往的防砂工艺存在的问题,优选了携砂液体系、支撑剂,优化防砂工艺方案、泵注程序以及管柱配套工具。该工艺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油井出砂,防砂效果显著,保证了该区块的正常生产,为类似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朱好阳吴均王兴任小强
关键词:防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