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周文

作品数:116 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9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6篇散文
  • 28篇文学
  • 11篇审美
  • 10篇文体
  • 9篇学史
  • 9篇文本
  • 9篇文学史
  • 7篇艺术
  • 7篇美学
  • 6篇散文创作
  • 6篇人格
  • 6篇自我
  • 6篇文化
  • 6篇现代散文
  • 5篇当代散文
  • 5篇学者
  • 4篇代文
  • 4篇语文
  • 4篇中国现代散文
  • 4篇史识

机构

  • 88篇扬州大学
  • 16篇江苏省作家协...
  • 7篇扬州职业大学
  • 4篇扬州教育学院
  • 3篇广州大学
  • 1篇扬州师范学院

作者

  • 89篇吴周文
  • 16篇张王飞
  • 9篇林道立
  • 4篇姜艳
  • 2篇王菊延
  • 1篇孙德喜
  • 1篇徐家昌
  • 1篇王宏根
  • 1篇刘恋
  • 1篇陈长红
  • 1篇朱娟
  • 1篇王强
  • 1篇易华

传媒

  • 1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0篇七彩语文(高...
  • 7篇中国现代文学...
  • 7篇扬子江(评论...
  • 6篇常州工学院学...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当代作家评论
  • 4篇东吴学术
  • 3篇文艺争鸣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大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钟山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 4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与戏剧互动研究的新思维--评陈军著《“郭、老、曹”与北京人艺--戏剧文学与剧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陈军的《"郭、老、曹"与北京人艺--戏剧文学与剧场的关系研究》,是最近戏剧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动态地以郭沫若、老舍、曹禺三位经典作家作为个案,将文学剧本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二度舞台艺术创作进行综合性、比较性的研究;之于世界范围戏剧创作重视"剧场性"贬斥"文学性"以及中国"探索剧"的实验现状,具有文化反思与"反刍"的现实意义。"不注水"的踏实、"论文"化的严谨、理论支撑的厚重,是戏剧学者的品格呈现;该专著的文学与舞台关系研究的互动话语,是开拓戏剧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新课题研究。
吴周文
关键词:北京人艺学术品格
关于《春的赞歌》的一些修正与补充
2016年
关于朱自清的《春》,笔者在1978年12月底写过《春的赞歌》(以下简称《赞歌》)的赏析文章,发表于1979年第2期的《语文学习》上。当时写作的原因是这样的: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展开了对《背影》的'讨论',极左的意见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表现小资产阶级人性与情调,作为语文教材不合抗美援朝的时宜,因此在这场以'讨论'为名的批判之后,朱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全部删除,即使像《春》
吴周文
关键词:语文教材
新思维与写作学教材的新突破——评论柳宏主编的《文本写作教程》
2020年
柳宏主编的《文本写作教程》,是近期出版的一部写作学教材。编者认为“写作是创制文本的行为”,故此从“行为学”理论对写作本质进行求异思维,论述因此建构了新的写作理论框架,对以往的教材实施了一次突破。此教材切入当下,带着“问题”感与针对性,进行“在场主义”实感的阐说与论述;同时,编撰者站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前沿,以当代文艺思想嬗变的高度,进行对译性的、“文本”写作现在时的阐释。这部教材令读者思考,高校教材的编写如何在理念、内容、框架、体例、方法等方面,深入地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突破,而使教材真正具有前沿性、范导性、学术性与实用性。
吴周文
关键词:文本写作行为学
中国现代散文美学中“载道”与“言志”互悖整一问题的哲学阐释
2020年
建构任何一门学科的美学,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与核心理念。“五四”新文学至今,中国现代散文美学就一直在不断地寻觅着自己的这个“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的反复寻觅与诉求,则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也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具有独立意义的多次散文美学思潮,按所谓的“传统”说法,则形成了历史上“载道”派与“言志”派的此消彼长。
吴周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散文载道美学思潮言志
“新人文”姿态与“中国问题”的文学话语——王尧学者散文论被引量:3
2021年
王尧以两重身份为文坛所知晓。作为评论家,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当代散文史》《批评的操练》《彼此的历史》《"思想事件"的修辞》等论著,显示了"在文化转型中重新出发"的先锋姿态。作为散文家,他以《错落的时空》《一个人的八十年代》《纸上的知识分子》等散文集与随笔集,亮明学者散文写作是他完成散文使命的文学实验。两重身份之于王尧,同等重要。而笔者认为:在当下学者散文需要复兴与繁荣的时候,解读、探究王尧"新人文"姿态与"中国问题"的文学知性话语及其创作学者散文的价值,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吴周文
关键词:学者散文文学话语随笔集散文写作文化转型
重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诉求的诗性——以赵丽宏散文为研究个案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以赵丽宏为个案,从创作主体本真化的定位、中外"诗化"途径的选择以及文本叙述形式的创造等三个方面,论述30年来赵丽宏对于散文审美诗性的诉求。这些诉求,标识着它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当代散文在曲折迂回、艰难振兴中被不断质疑、反复讨论而没有真正取得共识的问题。在重建散文诗性的诸多困惑之中,赵丽宏面对"五四"、尤其十七年"诗性"传统的时候,以其再认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实践,为现在和未来做出了关于散文命运走向的正确选择,从而为当下建构散文美学提供了有益的、不乏启悟的"诗性"话语。
吴周文
关键词:诗性散文美学诉求
让文学研究回到表现与审美的原点——陆建华的《私信中的汪曾祺》
2012年
陆建华解读汪曾祺的"私信",源于其与作家共识文学表现人性原点的特殊机缘,其《私信中的汪曾祺》论述作家和评论家之间16年文学对话的价值,即阐释汪曾祺创作的灵感、背景、人物等机制的形成,对作家进行人格品藻以及论述此著所表现的文化批判精神,这一切都是对汪曾祺研究的深度发展。
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
关键词:汪曾祺文化批判
向世俗生活的深层掘进——汤成难短篇小说散论被引量:1
2020年
汤成难是新近崛起的以短篇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先后出版了《一棵大树想要飞》和《J先生》等小说集。她的小说主要表现为平民化的叙事、浪漫诗情和人的孤独存在等人文特征。渗透出浓浓的悲剧意识,散发出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些成为她在文坛引人瞩目的文学呈现。
孙德喜吴周文
关键词:平民化悲剧意识
美文与审美--关于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思考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当前散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实际,确立一个"美文"的概念,是继承沿袭五四散文美文传统的必然,也是改革开放30年文体演变的约定俗成。从作者个体的大"真实"、文本思想的大"悲悯"和艺术表现的大"自由"三方面,建立以人格审美为中心的美文审美价值观,是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关键,也是在大众审美世俗化的背景下促进当前散文繁荣的急切需要。
吴周文徐家昌
关键词:美文散文批评审美价值观
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文本细读被引量:2
2011年
论文对《听听那冷雨》进行了文本细读,论述了余光中借戴望舒的诗《雨巷》和蒋捷的词《虞美人》的意境,抒写作者"乡愁"的缠绵和疼痛源于其一颗中国心;通过"听雨"感觉的反复描述和联想,把隔海"望乡"的惆怅与茫然、辛酸与隐痛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使作品创造了隽永的抒情意境。此作的诗性还表现在运用典故、欧化句式,多用叠词等等方面,使作者"新散文"的审美理想得以实现,《听听那冷雨》是作者散文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吴周文
关键词:乡愁诗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