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兴文

作品数:89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6篇转向架
  • 15篇列车
  • 14篇车辆
  • 13篇车轮
  • 10篇轮对
  • 9篇铁道
  • 9篇铁道车辆
  • 9篇高速列车
  • 8篇弹簧
  • 8篇轴箱
  • 7篇应力
  • 7篇振动
  • 7篇试验台
  • 7篇轮轨
  • 6篇电机
  • 6篇动车
  • 6篇动车组
  • 6篇多边形
  • 6篇载荷
  • 6篇车组

机构

  • 89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中车青岛四方...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光电技术...
  • 1篇南京铁道职业...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南车青岛四方...
  • 1篇成都飞机设计...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 1篇通号轨道车辆...
  • 1篇南京地铁建设...
  • 1篇国家高速列车...
  • 1篇北京地铁车辆...

作者

  • 89篇吴兴文
  • 67篇池茂儒
  • 39篇梁树林
  • 24篇温泽峰
  • 11篇刘阳
  • 11篇邬平波
  • 10篇张卫华
  • 9篇陈建政
  • 8篇任愈
  • 8篇肖新标
  • 7篇王建斌
  • 7篇曾京
  • 7篇陶功权
  • 6篇戴焕云
  • 6篇罗仁
  • 6篇金学松
  • 5篇周橙
  • 4篇代亮成
  • 3篇宋烨
  • 3篇杨东晓

传媒

  • 10篇机械
  • 6篇机械工程学报
  • 6篇机车电传动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铁道车辆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核动力工程
  • 2篇铁道学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21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对轴箱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为分析高速列车轴箱端盖脱落的原因,建立了轴箱端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580Hz的固有模态,并依据模态试验验证了模态分析结果。经过和线路试验数据对比发现该固有频率和20阶多边形的激励频率很接近,针对这一情况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包含轴箱和端盖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对轴箱端盖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端盖处的加速度要远远大于轴箱体上的加速度,结合频谱分析可以确定轴箱端盖处发生了共振,激烈的振动会使预紧力下降,当预紧力下降到2.5kN螺栓发生松动。上述结论与试验结果一致,并且根据测力螺栓的和端盖的试验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螺栓预紧力的下降端盖的振动更加剧烈。本研究确定了引发高铁轴箱端盖掉落的根本原因,对于高铁车辆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张富兵邬平波吴兴文贺小龙张敏
关键词:车辆系统动力学模态分析
城市轻轨车辆带摇枕转向架的结构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被引量:2
2019年
城市轨道交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市内运行要求外,目前还出现了市郊运行(运行速度达到120 km/h)需求。为解决目前城市轻轨列车的跨线提速运营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一种跨线提速带摇枕轻轨转向架结构方案,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该方案主要在车体与构架之间增加了摇枕结构,以实现车体构架摇头运动约束解耦与回转阻尼的非线性。在对转向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无摇枕转向架与带摇枕转向架构架、摇枕与车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5模块低地板轻轨列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两种转向架新轮、磨耗轮状态下的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包括R350大半径曲线与R50小半径曲线)与回转阻力系数。结果表明:由于转向架摇枕带来的回转阻力的非线性特性,带摇枕转向架的稳定性、平稳性与大、小半径下曲线通过安全性均优于无摇枕转向架。该转向架既可胜任市郊高速运行的要求(保证120 km/h运行),又能胜任市内小半径曲线安全通行的要求(安全通过R50),为跨线提速运营提供了保障。
周橙池茂儒梁树林王湘涛周飞吴兴文
关键词:动力学性能城市轻轨车辆
基于能量法的轮对蛇行运动稳定性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分析轮对蛇行运动的形成机理与能量传递机制,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轮对蛇行运动的能量表达式;借助轮对运动参数的相位关系和能量表达式,确定了轮对蛇行运动过程中各部分所做的功及其对应的能量传递路线;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输入能量,对比了踏面等效锥度、轮对质量、一系悬挂刚度与重力刚度等参数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蠕滑力和锥形踏面的协同作用是轮对产生蛇行运动的根本原因,蠕滑力中的刚度项通过调节纵、横向蠕滑率向轮对系统横向运动输入能量,蠕滑力中的阻尼项耗散轮对系统的能量;当输入能量大于耗散能量时,轮对蛇行运动发散,当输入能量小于耗散能量时,蛇行运动收敛,当输入能量等于耗散能量时,轮对做等幅周期运动;增大轮对质量和车轮踏面等效锥度不利于轮对的稳定性,增大一系悬挂纵、横向刚度对轮对稳定性有利;踏面等效锥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当锥度由0.15增大到0.20时,输入能量增大了约9.5倍;一系悬挂刚度的影响次之,刚度由75kN·m^(-1)增大到100kN·m^(-1)时,输入能量减小了约60%;轮对质量影响最小,轮对质量由1 000kg增大到2 100kg时,输入能量增长了约1.1倍;在锥形踏面下,重力刚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孙建锋池茂儒吴兴文梁树林李伟
关键词:车辆工程轮对能量法蛇行运动稳定性蠕滑力
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挂式空轨列车系统的转向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轮和牵引电机;驱动轮的转轴上设置有制动机构;支撑架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垂向限位...
池茂儒刘开成张卫华赵昀陇梁树林温泽峰吴兴文
文献传递
一种橡胶叠层弹簧综合性能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叠层弹簧综合性能试验台,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液压系统、动应力监测模块、门形基座的横梁中部设有与液压系统相连的垂向作动器,垂向作动器通过垂向连接装置与承载顶盘相连,组成垂向激励加载装置;横向作...
周小智池茂儒代亮成吴兴文宋烨王一平李奕潇商佳园
文献传递
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二系悬挂结构对比优化
2022年
建立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详细考虑了电磁悬浮系统、控制系统电动力特性、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传统高速电磁悬浮车辆为摇枕+空簧+吊杆结构,其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探索性提出取消传统摇枕,采用大变位空簧直接支撑车体的二系悬挂方案,并进一步研究无摇枕增设抗侧滚扭杆的二系方案。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从车辆运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等角度,对三种二系悬挂配置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有摇枕方案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较优于无摇枕方案;相对于无抗侧滚的二系结构,有抗侧滚的车辆车体横向、垂向及侧滚角位移均有所降低,并且已经达到了与有摇枕方案基本相当的水平;无摇枕增设抗侧滚结构的二系悬挂方案能够达到简化车辆悬挂系统结构的效果,同时能够满足动力学性能要求,推荐在日后的结构设计中采用该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
陈志贤李忠继杨吉忠吴兴文周永礼
关键词:动力学性能结构优化
一种深坑式电池驱动强制脱轨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坑式电池驱动强制脱轨实验装置,包括试验深坑、安装于试验深坑内的试验用铁路铁道、置于该试验用铁路轨道上的试验用转向架以及强制脱轨装置,所述强制脱轨装置包括安装位置相邻的脱轨轨道和过渡轨道,所述脱轨轨道...
郭兆团李洪辉徐传波池茂儒徐腾养吴兴文
文献传递
材料特性对车轮疲劳强度的影响
2012年
研究材料非线性本构、非金属夹杂物、低温冲击功和断裂韧性对高速动车组车轮疲劳强度的影响。考虑弹塑性接触带钢轨车轮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轮径下车轮轮辋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影响车轮疲劳强度的材料主要性能指标,研究夹杂物尺寸和许用应力、裂纹扩展门槛值的关系。研究断裂韧性和踏面剥离的关系、低温冲击功和车轮瞬间脆性破坏的关系。分析不同轮径和车轮疲劳强度的关系。
王传德邬平波王建斌吴兴文吴会超
关键词:车轮有限元方法
高速列车设备舱底板的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优化设备舱底板的振动疲劳特性,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武广谱载荷谱的线路条件激励下,底板关键位置的振动和车速的关系。研究发现,车辆设备舱底板的振动总体趋势是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250km/h的时候,纵向振动幅值会比300km/h的要大。根据动力学仿真结果提取出载荷的大小,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到了底板的最大应力和开孔位置的最大应力。滚动台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底板进行了优化,加厚设备舱底板的厚度。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整体最大应力由8.78 MPa减小到4.79MPa,开孔处的最大应力由1.65MPa减小到0.95MPa,底板的强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张富兵刘潮涛邬平波石怀龙吴兴文朱海燕
关键词:车辆系统动力学模态分析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性悬吊天线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弹性悬吊天线梁,以解决改善因ATP支架抵抗管梁弯曲导致ATP支架与管梁之间连接失效的技术问题。包括:管梁;梁座;ATP支架,焊接在所述管梁的中段下部梁体上;所述ATP支架包含左侧支架和右侧支...
张振先吴兴文杨泞瑞金学松池茂儒温泽峰梁树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