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佳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江苏省火炬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电镀
  • 3篇电镀废液
  • 3篇纳米
  • 3篇回收
  • 3篇废液
  • 2篇润滑
  • 2篇润滑添加剂
  • 2篇纳米铜
  • 2篇纳米铜粉
  • 2篇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沉积法
  • 1篇铜粉
  • 1篇硼氢化
  • 1篇硼氢化钠
  • 1篇氢化
  • 1篇氢化钠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摩擦学

机构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振忠
  • 4篇吴佳
  • 4篇赵芳霞
  • 1篇杨博
  • 1篇丘泰
  • 1篇杨江海
  • 1篇汤玉飞

传媒

  • 2篇润滑与密封
  • 1篇化工环保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镀废液回收纳米铜粉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化学还原法从电镀铜废液中回收的纳米铜粉为固体润滑油添加剂,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纳米铜粉的加入量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AX等分析磨斑表面,初步探讨纳米铜粉抗磨减摩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铜粉的添加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当纳米铜粉加入量为0.3%(质量分数)时,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分别比基础油减小33.4%和19%。含纳米铜粉润滑油在高载荷下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铜粉在摩擦过程中抗磨减摩机制主要为填充作用和沉积自修复膜作用机制。
吴佳张振忠赵芳霞汤玉飞
关键词:电镀废液纳米铜粉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
几种纳米固体润滑添加剂热稳定性及其对基础油黏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测试纳米铜、镍、锡和SiO2粉以及超细蛇纹石粉的差热分析曲线,研究了常用固体润滑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并用平氏毛细管黏度法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金属Cu-Ni-Sn粉、纳米SiO2粉和超细蛇纹石粉对基础油黏度及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铜、镍、锡和SiO2粉以及超细蛇纹石粉等几种固体润滑添加剂的热学性质比较稳定,在200℃以前不发生氧化现象,其对基础油的黏度和黏度指数没有影响,具备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条件。
赵芳霞杨江海吴佳杨博张振忠丘泰
关键词:润滑添加剂热稳定性
超声脉冲电沉积法回收含铜电镀废液中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超声脉冲电解法从含铜电镀废液中回收铜粉,系统研究了电流密度、占空比、脉冲频率、温度、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铜粉回收率和剩余铜离子浓度的影响,并采用SEM、XRD等对所回收的铜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铜离子回收率影响规律不同;较优的铜粉回收工艺为:电流密度1000A/m2、占空比50%、脉冲频率1000Hz、温度40℃、超声功率640W,在此工艺下铜离子的回收率达98.75%,所回收的铜粉呈枝晶状;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使铜粉从枝晶状转变为类球状。
吴佳张振忠赵芳霞
关键词:电镀废液超细铜粉
硼氢化钠还原法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铜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剩余铜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n(NaBH4)∶n(CuSO4)>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实验条件为:n(NaBH4)∶n(CuSO4)=1.5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5min。经该工艺可获得平均粒径为33nm的近球形立方晶系纳米铜粉,处理后废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低至0.2mg/L。在铜粉制备过程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并提高其分散性能,使产物粒径均匀。采用苯骈三氮唑处理后的铜粉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
吴佳张振忠赵芳霞
关键词:电镀废液化学还原法硼氢化钠回收纳米铜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