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赞凯

作品数:35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心动图
  • 15篇超声心动图
  • 10篇超声
  • 8篇心脏
  • 8篇食管
  • 8篇食管超声
  • 8篇外科
  • 8篇经食管超声
  • 7篇食管超声心动...
  • 7篇手术
  • 7篇经食管超声心...
  • 5篇动脉
  • 5篇心脏病
  • 5篇外科手术
  • 4篇三维超声
  • 4篇三维超声心动...
  • 4篇实时三维超声
  • 4篇实时三维超声...
  • 4篇术中超声
  • 4篇术中经食管超...

机构

  • 2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27篇叶赞凯
  • 17篇王浩
  • 9篇段福建
  • 7篇吕秀章
  • 6篇崔琪琼
  • 6篇江勇
  • 5篇王燕
  • 5篇王志民
  • 3篇李永青
  • 3篇逄坤静
  • 3篇朱振辉
  • 3篇江勇
  • 3篇王剑鹏
  • 2篇马坚
  • 2篇吴永健
  • 2篇张澍
  • 2篇宋光远
  • 2篇李建蓉
  • 2篇许闻桥
  • 2篇任晓庆

传媒

  • 5篇第九届全国超...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26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4例患者,年龄7~57岁,均为主动脉右窦窦瘤破裂人右心室,破口直径2~10mm,其中3例为先天性,1例患者为获得性(医源性)。通过建立股动脉.主动脉窦瘤破口.右心室.右心房-股静脉的轨道,在透视和超声的引导下经股静脉顺行性置人合适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ADO),所选择的ADO直径较破口大1~2mm。结果主动脉窦瘤破口全部封堵成功,仅1例患者术后存在微量残余分流,次日超声证实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4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超声证实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反流等发生。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窦瘤破口封堵术为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于不合并其他需外科处理心血管病变的主动脉窦瘤破裂。其近期疗效良好,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赵世华闫朝武徐乃勋蒋世良徐仲英王诚吴文辉李世国王浩叶赞凯
关键词:VALSALVA窦介入性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术前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PA VS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40例经手术证实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40例患者中 ,有 3 7例在术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 ,另外 3例虽图像质量不佳 ,超声仍怀疑PA VSD ,无一例漏诊。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PA VSD可获得可靠诊断。在超声探测中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左右肺动脉有无融合、肺血管及右室发育状况、肺血来源以及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 ,有助于正确指导外科手术的筛选及术式选择。
许闻桥刘延玲王浩王志民叶赞凯李靖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闭锁合并症室间隔缺损术前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的几种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1997年9月到2006年1月,22例 CCTGA 合并其它心脏畸形在我院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夏明钰叶赞凯王浩熊辉王旭
文献传递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及监测大动脉根部双换位术
目的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及监测大动脉根部双换位术(改良的 Nikaidoh 手术)。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拟行改良的 Nikaidoh 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9...
叶赞凯王浩王欣李守军胡盛寿
文献传递
二维应变超声与心肌作功指数在房室延迟参数优化中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二维应变超声与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方法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延迟参数的相关性。方法15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于植入术后分别行二维应变超声及脉冲多普勒检查,选择最佳房室延迟间期。结果应用左心室长轴方向心肌应变、位移方法选择的最佳房室延迟分别为:70ms(9例)、90 ms(6例),其中12例患者应用二维应变进行房室延迟参数优化的结果与Tei指数方法一致。结论应用二维应变超声进行房室延迟参数优化与Tei指数优化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
崔琪琼王浩叶赞凯霍顺伟
关键词:房室延迟
“心络绌急”动物模型建立及通心络对其预防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心络绌急"动物模型,观察通心络对其预防作用。方法小型猪14头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组。模型组给予正常饲料的饮水通心络组动物喂服通心络胶囊超微粉0.5 g/kg 15 d。动物麻醉,左侧股动脉鞘管送入Pig导管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最大压力(LVP_(max))、左室最低压力(LVP_(min),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右侧股动脉鞘管送入微导管,在前降支中段注射神经肽Y(NPY)3 nmol/3min。采用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在注射前,注射10、30 min测定微血管容积(α)、充填速率(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同时记录心电图、BP、HR、LVEDP、LVP_(max)、LVP_(min)、dp/dt_(max)。在注射NPY前及注射后30 min,留取冠脉内血液标本2 ml,检测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模型组小型猪4头,通心络组5头完成实验。(1)与注射前比较,模型组在10 min时SBP、DBP、HR升高(P<0.05,P<0.01),dp/dt_(max)下降(P<0.05),30 min后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心电图、LVEDP、LVP_(max)、LVP_(min)等没有明显变化(P>0.05)。通心络组10 min时血压升高(P<0.05),在30 min后恢复;心电图、HR、LVEDP、LVP_(max)、LVP_(min)、dp/dt_(max)等无明显变化(P>0.05)。(2)与注射前比较,模型组10 min时α、MBF降低(P<0.05,P<0.01),30 min时α降低(P<0.05)。通心络组10 min时α、β、MBF无明显变化(P>0.05),30 min时MBF明显升高(P<0.05)。2组10 min时△α、△M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30 min,仅△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治疗前比较模型组ET-1明显升高(P<0.05),通心络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NO注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型猪冠脉前降支中段注射NPY,可建立"心络绌急"模型。通心络对NPY诱发的微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
李晓吴永健郑磊宋光远尤士杰叶赞凯
关键词:通心络小型猪
瓣膜性心肌病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40岁,间断胸憋9年余,于2005年6月21日拟诊为“瓣膜性心脏病”住我院治疗。患者9年前重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平卧位加重,9年间活动耐量逐渐减低。既往史:吸烟20年,30—40支/d,饮酒15年,5~7N/周。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68次/min,律不齐,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无传导,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胸片示双肺淤血,各房室均增大,心胸比0.83。超声心动图:左房室增大,左房探及血栓回声,二尖瓣瓣叶增厚、钙化、交界处黏连,瓣口开放面积约0.9cm^2,呈风湿性改变,左室收缩显著低下(表1)。
邵春丽张健任晓庆黄洁黄晓红叶赞凯陆敏杰杨跃进
关键词:瓣膜性心脏病重体力劳动舒张期杂音左房室活动耐量糖尿病史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总结2008-01-01至2012-06-30期间,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儿(〈14岁)。根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以及性别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院442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284例,女性患儿158例,平均体重(33.70±12.52)kg(13-80 kg)。入院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70±2.52)岁(3岁-14岁),其中3-6岁50例,7-10岁74例,11-14岁318例,442例患儿中房室旁路266例(男性患儿188例,女性患儿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6例(男性患儿96例,女性患儿80例)。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11-14岁患儿中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儿更容易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P〈0.05);而在10岁以下患儿中则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是相关的。由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在11-14岁患儿中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更容易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叶赞凯马坚姚焰方丕华张澍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为了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261例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实时三维影像。研究结果表明:RT-3DE为诊断心动图心脏病的有效工具,可...
王浩江勇段福建叶赞凯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三维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24例患者进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术中监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或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0例,二尖瓣脱垂2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异常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左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果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在术前清晰显示病变的三维结构,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术后可即刻通过三维图像更直观评价手术效果。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方便应用于心脏术中监测,为心脏手术术前决策及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信息,补充了常规术中超声应用的不足。
陈欧迪王浩江勇段福建叶赞凯王志民王燕崔琪琼吕秀章李建蓉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外科手术手术中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