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有机碳
  • 3篇营养元素
  • 3篇土壤
  • 2篇地上部
  • 2篇有机碳氮
  • 2篇山核桃
  • 2篇施肥
  • 2篇施肥条件
  • 2篇水溶性有机碳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器官
  • 2篇雷竹
  • 2篇雷竹林
  • 2篇核桃
  • 2篇不同施肥
  • 2篇不同施肥条件
  • 2篇丛生竹
  • 1篇学成
  • 1篇雨水

机构

  • 12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浙江省临安市...
  • 1篇台州市林业局

作者

  • 12篇叶晶
  • 11篇吴家森
  • 3篇项婷婷
  • 3篇张金池
  • 3篇姜培坤
  • 2篇应雨骐
  • 2篇许开平
  • 2篇葛高波
  • 1篇阮弋飞
  • 1篇黄坚钦
  • 1篇李永夫
  • 1篇颜晓捷
  • 1篇应学兵
  • 1篇黄其颖
  • 1篇帅小白
  • 1篇顾光同
  • 1篇黄张婷
  • 1篇杨艳
  • 1篇邱智敏
  • 1篇童小虎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第十届中国竹...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3年
为阐明我国特色干果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于2008年7—8月采用1km×1km网格在浙江省临安市域内设置山核桃林样地306个,采集0~30cm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和其他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山核桃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碳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8.87g/kg和60.92t/hm2,明显低于相同区域的常绿次生阔叶林.多元协方差分析表明,海拔、乡镇和母岩类型等3因素是影响临安市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大峡谷镇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河桥、马啸、湍口、清凉峰等乡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海拔在800m以上的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600m以下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临安市山核桃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面积29 047.1hm2,0~30cm土壤有机碳总贮量为1 828.92×103t.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H、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2=0.187 1~0.207 6,n=306,P<0.01),而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193 1~0.708 7,n=306,P<0.01).
吴家森张金池黄坚钦童志鹏叶晶顾光同
关键词:山核桃土壤有机碳碳密度
土地整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土地整理保证了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已成为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整治过程中的强度扰动会对土壤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土地整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LFA法研究了土地整理1年(Z1a)、4年(Z4a)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整理(Z0)相比,土地整理1年后,土壤p H值提高了14.6%,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降低了65.4%;各菌群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和相对丰度均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达43.4%~63.7%和25.2%~53.9%;真菌/细菌(F/B)显著下降(P<0.05),降低了35.9%,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升高明显,增加了56.1%,均与有机碳的降低和p H值的升高有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E)均显著下降,Z0与Z1a、Z4a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土地整理4年后,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各指标相比整理1年的样地有所提升,但与未整理样地仍有显著差异.综上,土地整理显著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降低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叶晶何立平李东宾余敏芬吴家森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壤有机碳
青皮竹地上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性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是重要的笋材两用丛生竹之一,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即可永续利用、长期获益的特点,但对青皮竹的营养特性知之甚少。本文拟研究青皮竹地上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性,为青皮竹的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指导青皮竹的科学施肥工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在青皮竹中心产区广东省广宁县,选择林分类型、组成、结构、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等具有代表性的青皮竹林分4块,建立面积为20 m×20 m的标准地。对每块标准地内的竹子按不同年龄进行每株检尺,计算出不同年龄竹子的平均胸径,选取与平均胸径一致的竹子作为标准株,砍伐不同年龄标准株各1株,并测量其株高。将不同标准株分叶、枝、秆,野外称出各器官鲜重。枝、秆分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组成混合样品,用于分析不同年龄(1 3 a)和不同器官(叶、枝、秆)的植株样品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和铜(Cu)等9种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青皮竹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表现为Cu、Zn元素为枝>叶>秆,其他7种元素均表现为叶>枝>秆。各器官元素的含量均以氮元素最高,而以Cu含量最低。青皮竹地上部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89.96kg/hm2,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秆(331.05 kg/hm2)>叶(101.14 kg/hm2)>枝(57.77 kg/hm2),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大小顺序为N>K>P>Ca>Mg>Fe>Mn>Zn>Cu。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最多的是氮,为219.59 kg/hm2,占地上部积累量的44.82%,表明青皮竹具有较强的氮吸收能力。青皮竹地上部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分配率大小顺序总体表现为秆(67.57%)>叶(20.64%)>枝(11.79%)。【结论】营养元素吸收量反映了植物对土壤养分需求和利用状况。青皮竹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5种大量营养元素为10.00 kg,以氮的吸收最多,其累积吸收量为219.59 kg/hm2,占地上部积累
叶晶葛高波应雨骐项婷婷陶立华吴家森
关键词:青皮竹器官营养元素
四种丛生竹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分配格局与积累规律
丛生竹是竹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造林成功即可永续利用、长期获益的特点。本文以我国重要的丛生竹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粉单竹/(Bambusa chungii/)、绿竹/(Dendrocala...
叶晶
关键词:丛生竹生态系统营养元素
文献传递
中国重要丛生竹硅储量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探明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硅(Si)储量的大小及空间分布特征,在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和四川等丛生竹的主产区选择了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和慈竹),通过测定不同丛生竹叶、枝、秆和现存凋落物中的硅含量和生物量,对我国重要丛生竹的硅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1 8种丛生竹不同竹龄叶、枝、秆Si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叶(12.47~62.71 g·kg-1)>枝(7.66~29.26 g·kg-1)>秆(1.12~11.77 g·kg-1),且各器官中Si含量均低于凋落物(40.86~123.74 g·kg-1);在不同竹种间,绿竹2、3 a叶、枝Si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竹种,粉单竹的1、2、3 a秆中的Si含量分别与1 a麻竹、2 a绿竹及3 a缅甸竹存在显著差异;2 8种丛生竹地上部分的总Si储量为5 082.93 kg·hm-2,其中,现存凋落物的贡献率可达51.18%,远大于叶、枝、秆。不同竹种Si储量大小依次为:龙竹>黄竹>慈竹>绿竹>青皮竹>缅甸竹>粉单竹>麻竹;3通过对竹种面积与地上部分总Si储量计算可得,8种重要丛生竹地上部分Si总储量约为41.55×104t Si,目前全国丛生竹地上部分Si总储量约为51.94×104t Si。论文对丛生竹生态系统硅储量的估算能为整个竹林系统以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硅储量的估测提供一定基础数据。
项婷婷应雨骐黄张婷叶晶吴家森姜培坤
关键词:丛生竹硅含量
不同施肥条件下雷竹林水溶性有机碳氮的流失特征
通过建立径流场和土壤渗漏水收集装置,研究了不同施肥(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微生物肥和不施肥)条件下雷竹林径流和渗漏水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雷竹林地表径流(土壤渗滤)水量与...
吴家森许开平叶晶姜培坤李永夫张金池
关键词:土壤污染雷竹林水溶性有机碳施肥条件
文献传递
天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动态顶空气循环采集法采集天韭挥发物,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天韭挥发物成分36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2种,苯酚类化合物9种,醛酮醇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6种,脂类化合物3种。
帅小白叶晶吴家森阮弋飞童小虎应学兵
关键词:挥发物化学成分
茶-柿复合栽培对茶园生态环境及产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在浙江省天台县设置了茶、茶-柿2种栽培模式,对林地土壤、林地小环境及茶叶品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茶-柿复合栽培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茶-柿复合栽培模式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湿度分别提高13.6%、18.6%;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温度分别下降4.0、0.5℃;光照强度减少了660.22μmol.m-2·s-1;风速减弱了7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1.7%、150.0%。茶-柿栽培模式中春、夏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纯茶园。
叶晶吴家森颜晓捷林丽王国英邱智敏
关键词:茶树
不同经营年限山核桃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被引量:12
2014年
为探讨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一常绿阔叶混交林转变为山核桃纯林过程中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的变化,利用相邻样地比较采样法,研究了山核桃一阔叶混交林0,5,10,20a山核桃纯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差异。结果表明,林地枯落物层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0a林地的枯落物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显著高于5,10,20a的山核桃林地;随着经营年限的延长,林地枯落物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呈下降的趋势,与0a相比,分别下降了38.2%~54.6%,58.1%~69.7%,21.0%~33.2%;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度及持水力等指标在不同经营年限山核桃林地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与0a土壤的持水力(21450.0t/hm2)相比,经过不同年限的经营,持水力分别下降了10.6%~20.4%。总体上,山核桃常绿阔叶混交林转变为山核桃纯林后,降低了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
叶晶吴家森张金池童志鹏
关键词:山核桃枯落物水文效应
一种用于高效商品林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装置
一种用于高效商品林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装置,属于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雨水收集罩及与其配合连接的一个蓄水桶,蓄水桶底端设置出水口,出水口设置出水阀门,出水阀门上安装湿度感应器,出水阀门出水端连接...
叶晶葛高波杨艳黄其颖吴家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