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德燎

作品数:18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油气
  • 8篇盆地
  • 4篇勘探
  • 3篇古海洋
  • 3篇古生代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地幔
  • 2篇地幔柱
  • 2篇东南
  • 2篇页岩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盆地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早古生代
  • 2篇战略选区
  • 2篇勘探潜力
  • 2篇海外油气
  • 2篇沉积盆地
  • 1篇大洋

机构

  • 17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8篇叶德燎
  • 7篇高长林
  • 4篇黄泽光
  • 3篇吉让寿
  • 3篇刘光祥
  • 2篇俞凌杰
  • 2篇张文涛
  • 2篇陈荣林
  • 2篇刘伟新
  • 2篇秦德余
  • 2篇卢龙飞
  • 2篇申宝剑
  • 2篇徐文明
  • 2篇陈荣林
  • 1篇江兴歌
  • 1篇钱一雄
  • 1篇陆永德
  • 1篇张玉箴
  • 1篇彭金宁
  • 1篇王宜芳

传媒

  • 11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江苏测绘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2005年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委内瑞拉油气资源及勘探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在研究了委内瑞拉各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马拉开波盆地和东委内瑞拉盆地为例,提出委内瑞拉是海外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战略选区之一。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油气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针对像马拉开波盆地和东委内瑞拉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目前就存在一个向盆地深部的勘探问题,特别是在马拉开波盆地的东部及东委内瑞拉盆地的埃尔富里尔/基里基雷、大阿纳科油气区,会有重大油气发现的可能。因此,委内瑞拉是一个油气勘探值得期待的地区。
徐文明叶德燎陈荣林
关键词:选区油气资源马拉开波盆地
东南亚石油资源与勘探潜力被引量:19
2005年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该区大约有100多个沉积盆地,目前已发现含油气的盆地有47个。东南亚地区最终石油资源量为233.7×108t,最终天然气资源量为26.5×1012m3,分别占世界的7.5%和8.1%。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文莱等国,是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国家。
叶德燎
关键词:勘探潜力天然气资源量石油资源量沉积盆地含油气
超深层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及其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由于区域地质背景的不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超深层油气藏为大于6 km的埋深。对超深层油气藏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圈闭等的研究发现:与一般烃源岩相比,超深层油气藏的烃源岩成熟期晚、成熟度较高,生烃作用除了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外,还受压力作用的影响,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过程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储集层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年代偏老,储集层岩性中,碳酸盐岩所占比例达33%;盖层主要为盐岩、泥质岩;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圈闭、岩性圈闭、礁和复合圈闭。超深层油气藏主要受地层异常压力分布和温度等因素的控制。对我国超深层油气藏的勘探,可集中于地温梯度较小的地区、超高压体系内的次生孔隙和裂缝发育带、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区、盐下地层和东部海域的深水区等。
黄娟叶德燎韩彧
关键词:油气成藏石油地质
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油气远景被引量:49
2000年
根据前陆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前陆盆地可分为5类,即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和走滑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具有一些相似的成因特征,如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不一致;沉降曲线呈陡、缓、陡3段;沉积物遭受挤压变形.根据变形强度的差异.可分出3到5个变形带等。形成于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中的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充填特点和盆地结构,也具有不同的油气远景。周缘前陆盆地是由于陆-陆碰撞,在俯冲板块上产生的挠曲盆地,常由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具有双层结构,早期发有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巨大,发育厚度较大的生油岩系;后期发育磨拉石前陆盆地,为向上变粗的序列,发育有较厚的储集岩系。这类前陆盆地具有极好的油气远景。孤后前陆盆地与A型俯冲作用有关,可以由弧后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可具双层结构或仅有单后结构,早期发育火山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大,发育有较厚的生油岩,后期为火山磨拉石盆地。这类前陆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破裂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因基底卷入前陆变形作用,造成了块状隆起和基底褶皱所分隔的孤立盆地。这类盆地中沉积岩层厚度不大,油气远景欠佳。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于板内,远离碰撞造山带?
高长林叶德燎钱一雄
关键词:前陆盆地油气远景油气勘探地质储量
川东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异常压力封存箱剖析与形成机制被引量:13
2022年
川东南地区焦石坝构造、丁山构造以及南部长宁黄金坝构造页岩气普遍存在超压现象,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存在由3个隔板构成的2个页岩气异常压力封存箱。下封存箱位置与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层段相当,由上奥陶统临湘组与宝塔组致密含泥灰岩、瘤状灰岩形成页岩气封存箱的底部封隔层;顶板位于龙马溪组龙一段一亚段的中部,由火山灰蚀变黏土岩夹层、薄层碳酸盐岩及泥岩互层组成,同时形成上封存箱的底板;上封存箱顶板位于龙马溪组二段与龙一段分界处,由泥岩或泥岩夹薄层碳酸盐岩互层组成。研究认为页岩气封存箱顶、底板封隔层含致密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岩薄层并与泥岩互层时具有更好的封盖能力。封存箱顶底板与封存箱内部在测井曲线上(如声波、电阻率、自然伽马等)存在差异。上、下封存箱内部特征也不同:上封存箱内页岩微观结构显示强的各向异性,石英含量低、黏土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质孔隙连通性差,全烃含量低,孔隙度低;下封存箱内页岩微观结构显示各向同性,石英含量高、黏土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相连,有机孔相通,连通性好,全烃含量高,孔隙度高。该页岩气异常压力封存箱经历了早期快速埋藏、有机质未熟低熟、以正常流体压力系统为主的封存箱雏形阶段,快速深埋大量生烃的液态烃类流体超压封存箱形成阶段,深埋及高过成熟大量生气的超压封存箱形成阶段,以及晚期页岩气异常压力封存箱改造定型阶段,最终形成由3个隔板组成页岩气底封顶盖、地层侧向倾伏及逆断层侧向封堵、空间上相互叠置的上、下2个互相独立的页岩气异常压力封存箱。孔隙度高、有机质含量高、连通性好及压力系数高的下封存箱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优先目标。
刘伟新卢龙飞叶德燎何陈诚刘旺威俞凌杰张文涛申宝剑
关键词:页岩气封存箱上奥陶统下志留统
川东南地区不同埋深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与对比被引量:14
2020年
采用薄片、X衍射、常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压汞、氮气吸附等方法,结合有机碳含量(TOC)与孔隙度的分析,对川东南不同深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和微孔体积进行了研究。该区深层D1井和浅层J1井页岩储层硅质、黏土、碳酸盐等矿物除含量上略有差异,纵向变化规律相近,仅硅质含量大于40%的优质页岩层厚度不同。深、浅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孔隙都以有机质内微孔为主,常见粒缘缝(隙)、微层(页)理缝,粒间微孔因有机质充填而不发育;底部优质页岩储层表现为结构各向同性,向上纵横向结构各向异性变强,单一微纹层厚度变薄,微层理缝密度增加;底部优质页岩层段TOC高,向上明显降低;底部储层孔隙度高,向上降低,表明有机孔隙的贡献大,但孔隙度降幅明显小于TOC,应与页岩中存在较多的无机孔隙有关。深、浅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纵向上矿物组成、微观结构、TOC、孔隙度随深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与浅层J1井相比,深层D1井底部优质储层具有微孔、介孔、大孔与总孔体积数量更大的特点,这与深层D1井储层存在较多的粒缘缝等无机孔有关。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在深埋条件下孔隙保持较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
刘伟新卢龙飞魏志红俞凌杰张文涛徐陈杰叶德燎申宝剑范明
关键词:矿物组成有机碳储集空间川东南
中国中生代两个古大洋与沉积盆地被引量:8
2006年
中国西南部特提斯洋由班公湖—怒江小洋盆和雅鲁藏布江主洋盆及其间的拉萨小陆块组成。特提斯演化可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1)裂谷起始阶段(P);2)扩张阶段(T1—J2-3);3)班公湖—怒江洋敛合阶段(J2-3—K1),拉萨陆块向北漂移,班公湖—怒江洋自东向西封闭,拉萨地块拼合到亚洲大陆块上;4)主洋盆俯冲阶段(K1—E2),主洋盆急剧向北俯冲,形成冈底斯陆缘火山弧和日喀则弧前复理石堆积,喜马拉雅地区由被动边缘沉积(K2-3)向局部残留“台型”浅海沉积过渡(E1—E22);5)碰撞阶段(E32—Q),从始新世晚期起,印度陆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影响范围波及整个中国中西部,陆内前陆盆地和拉分盆地形成。南海确实存在过一个中生代特提斯海洋。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动物具有太平洋动物群的特色,说明此期的特提斯洋可能和太平洋沟通。南海东北与南部边缘中生代时中特提斯海与西太平洋沟通。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演化有2个重要特点:1)古特提斯俯冲阶段(T2—J2),洋壳向亚洲大陆俯冲和沿南北向转换断层平移活动,亚洲大陆东部外侧增生,该洋盆是古特提斯的直接延伸部分;2)中国东部J2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85 Ma左右三联点扩张形成的太平洋是这一转变的标志,库拉板块向北移动(J2—K1)和向亚洲东北部俯冲、微地块拼贴,而在中国华南和台湾则沿南北向转换断层斜向俯冲和微地块拼贴,形成从锡霍特阿林—西南日本—琉球群岛—台湾中部的俯冲增生造山带和华南广阔的火山—岩浆带。裂谷盆地和拉分盆地形成。
高长林叶德燎黄泽光吉让寿
关键词:沉积盆地古大洋中生代
中国早古生代三大古海洋及其对盆地的控制被引量:22
2005年
以中国诸陆块和古中国洋为中心的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古板块体制可概括为“三洋四陆”,即3个相互连通的洋盆分割了四大陆块(群):西伯利亚陆块(群)、古中亚洋、华北陆块群、古中国洋、华南陆块群、原特提斯、印度冈瓦纳。3个洋盆的扩张、消减,陆块碰撞造山或增生造山及其转化着的地球动力在各陆块内的响应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早古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由此形成了台内和陆缘不同的原型盆地演化序列。在大陆裂解期,台内主要出现裂谷、坳拉槽原型盆地,然后转为台内坳陷。早古生代陆块规模小,陆缘盆地风格突出。在造山带形成与演化中,陆缘坳陷对油气的赋存意义最大。
高长林黄泽光叶德燎刘光祥吉让寿秦德余
关键词:油气盆地古海洋古生代
塔里木中新生代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与地幔柱被引量:16
2003年
塔里木盆地自二叠纪以来,历经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以及陆内造山作用的过程。盆地扩张和盆地俯冲是与地幔柱活动相互关联的地质作用,即由于地幔柱的形成和演化,塔里木地区的岩石圈是一个降温过程。早二叠世时,由于热地幔柱上升活动,引起在大陆壳区首先形成巨大的热穹窿构造,再进一步发展演化,形成地堑和断陷盆地。晚二叠世—三叠纪,盆地中部因在早二叠世地幔柱物质喷发后,热上涌减小,再之,由于位于克拉通,地幔岩石圈减薄程度相对较低,古地温较低,达不到产生伸展断陷盆地的临界值,形成陆内坳陷盆地;在盆地边部,由于地幔物质上涌,由盆地中部向四周产生强大的挤压,天山和昆仑山山系快速隆升,向盆地大规模冲断,分别形成两个陆内前陆盆地。侏罗—白垩纪,塔里木地区的岩石圈是一个降温过程,由于热沉降,形成陆内坳陷盆地。新生代,该区经历一个相对较快的降温过程,这一过程对应着大陆聚合、俯冲、逆冲推覆、碰撞造山等各种汇聚—碰撞—挤压环境,由此造成塔里木盆地四周山系不断上升,山系向盆地仰冲,盆地俯冲。正是由于地幔柱的形成和演化,致使盆内扩张,盆边向山内俯冲,发生陆内造山作用。塔里木中新生代的原型盆地有:横张裂陷盆地(早二叠世);陆内前陆盆地和陆内坳陷盆地(晚二叠—三叠纪);陆内坳陷盆地(侏罗—白垩?
高长林叶德燎张玉箴刘光祥
关键词:中新生代地幔柱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54
2005年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具有典型的下断上坳沉积特征,区内Tg—T2反射界面之间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序,层序Ⅰ大体相当于火石岭组,层序Ⅱ大体相当于沙河子组,层序Ⅲ大体相当于营城组,层序Ⅳ大体相当于登娄库组,层序Ⅴ大体相当于泉头组。烃源岩主要为层序Ⅱ“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半深湖相泥岩,主要目的(储集)层为层序Ⅴ低水位体系域的辫状河道砂体。生、储、盖、圈、运和保在时空上的有机组合,使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农安—德惠地区的油气聚集南北成带,东西分隔有别,西部形成了断背、背斜型有利油气成藏带,中部形成了断块、断鼻型较有利油气成藏带。
叶德燎
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油气成藏规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