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耀文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逆变
  • 4篇逆变器
  • 4篇并网
  • 2篇发电
  • 2篇并网逆变
  • 2篇并网逆变器
  • 1篇电磁振动
  • 1篇电磁振动器
  • 1篇双向逆变器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利用
  • 1篇逆变器设计
  • 1篇桥式
  • 1篇系统研制
  • 1篇脉冲电源
  • 1篇母线
  • 1篇控制系统
  • 1篇交流母线
  • 1篇功率
  • 1篇功率因数

机构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卢耀文
  • 4篇王兴贵
  • 2篇赵玲霞
  • 1篇张会波
  • 1篇强明辉
  • 1篇王琢玲
  • 1篇郭永吉
  • 1篇马平
  • 1篇钱九阳
  • 1篇于波
  • 1篇宁俊保
  • 1篇李晓英

传媒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风光柴”发电系统10kW风电并网逆变器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分析了应用于纯交流母线型"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10kW风电并网逆变器。该并网逆变器具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工作模式。通过引入卸载电路、Boost电路来扩大风电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提高了逆变器的稳定性。利用DSP编程产生SPWM控制信号,电路结构得以简化。引入电压前馈控制,提高了逆变器并网模式下的暂态响应性能。通过对样机的实验观测,实现了设计要求。
王兴贵卢耀文
关键词:逆变器并网
风光柴发电控制系统研制
王兴贵马平于波钱九阳郭永吉李晓英王琢玲强明辉卢耀文张会波赵玲霞
该项目主要就风光柴发电系统中的系统结构、电力变换、卸载、系统控制策略和系统监控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发电系统采用直流母线结构,它由三个10kW光伏阵列、两个10kW风力发电机组、一组10kW柴油发电机、一组蓄电...
关键词:
关键词:发电控制系统并网逆变器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
双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纯交流母线供电的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充放电的装置,即双向逆变器,并对它的并网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它在并网运行模式下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台2 k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向逆变器在并网模式下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满足并网运行要求。
王兴贵赵玲霞卢耀文
关键词:双向逆变器并网运行高功率因数
用于电磁振动器的脉冲电源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对振动器采用单管和桥式脉冲电源供电时的工作性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和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器采用单管脉冲电源供电时,利用自身损耗放电,放电速度慢,工作周期长;采用桥式脉冲电源供电时,振动器向直流侧回馈电能,放电速度快,工作周期短。在振动器工作频率较低的场合可采用单管脉冲电源供电,而在工作频率较高或调频范围较宽的场合需采用桥式脉冲电源供电。
王兴贵宁俊保卢耀文
关键词:脉冲电源电磁振动器桥式
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快速发展,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也不断普及,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有三种模型,主要分为纯直流母线型、交直流混合型和纯交流母线型。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普及,纯直流型和交直流混合型的缺点越来越...
卢耀文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分布式系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