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勾善淼

作品数:23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胰腺
  • 11篇胰腺癌
  • 11篇腺癌
  • 10篇细胞
  • 9篇肿瘤
  • 8篇胰腺肿瘤
  • 8篇腺肿瘤
  • 5篇胰腺炎
  • 5篇手术
  • 5篇腺炎
  • 4篇胰岛
  • 4篇胰腺癌细胞
  • 4篇切除
  • 4篇腺癌细胞
  • 4篇坏死
  • 4篇坏死性
  • 4篇癌细胞
  • 4篇RNA干扰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机构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勾善淼
  • 19篇王春友
  • 10篇刘涛
  • 8篇周伟
  • 7篇吴河水
  • 6篇汪理
  • 5篇熊炯炘
  • 4篇崔静
  • 4篇王统玲
  • 4篇殷涛
  • 3篇万赤丹
  • 3篇赵刚
  • 3篇周峰
  • 3篇杨智勇
  • 2篇李永峰
  • 2篇陈立波
  • 1篇禹峰
  • 1篇冯贤松
  • 1篇周静
  • 1篇俞艳萍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方式与时机被引量:6
2012年
急性胰腺炎按照病理类型分类可分为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按照临床过程分可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勾善淼王春友
关键词:手术指征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理念与策略的历史变迁被引量:18
2015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治疗决策困难.SAP的治疗理念历经多次变迁,在保守治疗为主和外科治疗为主间徘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Werner Koerte等陆续报道外科治疗SAP成功案例,并使外科手术在未来的30年内占据了SAP治疗的主导地位.继而,陆续有保守治疗SAP成功的案例报道.Peter Walzel在1929年提出保守治疗SAP的疗效优于手术治疗,致使内科治疗开始占据主导.20世纪60年代,SAP治疗再次偏向外科,并且以早期手术为主.直至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发生无菌性坏死的SAP效果优于手术治疗,且延迟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才使SAP治疗理念再次发生改变.在钟摆式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SAP现代治疗策略:SPA前期以器官支持治疗为主,后期探索最佳手术时机,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是最基本的原则.尽管如此,目前SAP病死率仍为5% - 20%,从事胰腺外科的医师仍应以提高SAP的治疗效果为历史使命,进一步努力研究与探索.
王春友勾善淼
关键词:外科手术药物疗法
胰腺导管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参与胰腺癌起源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生及进展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如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可高达80%,但是对恶性程度...
勾善淼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
文献传递
RNA干扰糖原合成激酶-3β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RNA干扰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未转染和转染control短发卡RNA(shRNA)或GSK-3β shRNA的Panc-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载体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只.接种8周后处死裸鼠,测量各组移植瘤的重量和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31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SPF)和微血管密度(MVD);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瘤的重量和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35.27%.实验组SPF值为(69.55±2.64)%,较阴性对照组的(83.26±2.83)%和载体对照组的(83.65±2.65)%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MVD值为17.2 ±2.9,与阴性对照组(27.2±3.1)和载体对照组(26.6±2.8)比较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移植瘤的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89 38±0.008 84,与阴性对照组(0.139 06±0.003 35)和载体对照组(0.138 89±0.001 75)比较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移植瘤的VEGF蛋白的相对值为(0.450 6±0.014 6),与阴性对照组(0.675 8±0.026 2)和载体对照组(0.6645±0.0105)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上述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内基因干扰GSK-3β表达可显著抑制Panc-1细胞接种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该效应可能与其下调VEGF表达有关.
汪理刘涛勾善淼周伟王统玲陈立波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微血管密度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与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的适应证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10月至2009年9月所行的38例PPPD与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淋巴结廓清数、胰腺ICU(P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吻合口肿瘤复发情况,探讨PPPD的适应证,评价该术式治疗胰头与壶腹部周围肿瘤的疗效。结果 PPPD与PD两组病例手术时间[(278±53)minvs.(292±75)min]、手术输血[(1.2±1.3)Uvs.(1.2±0.9)U]、ICU时间[(3.4±0.9)dvs.(3.6±1.3)d)]、淋巴结廓清总数[(22.1±6.4)vs.(23.8±5.2)]与5、6组淋巴结廓清数[(4.1±3.2)vs.(4.8±2.3)]和并发症发生率(26.3%vs.23.5%)均无显著差异;PPPD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18.4%vs.5.1%)和术后住院时间[(16.9±6.7)dvs.(14.1±6.2)d)]高于PD组,P<0.05。结论本中心确定的PPPD手术适应证为早期胰头癌、胰头部低恶性肿瘤与壶腹周围肿瘤,在治疗上述肿瘤性疾病时,PPPD与PD疗效相似,不影响手术根治性。PPPD是否适用于治疗进展期胰头癌还需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勾善淼杨智勇熊炯炘吴河水王春友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应证
靶向人GSK-3β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的稳定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针对人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建立稳定表达GSK-3β shRNA的细胞模型。方法针对GSK-3β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并分别构建3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经大肠埃希菌扩增,酶切、PCR、测序鉴定,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GSK-3β mRNA被抑制情况。选取抑制效应最强的重组质粒和阴性质粒转染的PANC-1细胞,经G418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GSK-3-β shRNA的PANC-1细胞株(实验组)和稳定表达control-shRNA的PANC-1细胞株(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的转染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析GSK-3β的表达。结果①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GSK-3-β shRNA真核表达质粒,插入的DNA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②重组质粒瞬时转染PANC-1细胞后,GSK-3β mRNA明显下调(P<0.05),其中以2号重组质粒效应最强;③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后检测PANC-1细胞中GSK-3β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与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GSK-3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以GSK-3β为靶向的shRNA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途径稳定转染PANC-1细胞,该shRNA能够显著抑制GSK-3β的表达。
汪理勾善淼周伟王统林刘涛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RNA干扰短发夹状RNA
靶向人SIRT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针对人SIRT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SIRT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分别构建3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经大肠杆菌扩增,酶切,PCR,测序鉴定,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 mRNA和蛋白的被抑制情况。结果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SIRT1-shRNA真核表达质粒,插入的DNA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PANC-1细胞后,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其中以1号重组质粒效应最强。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以SIRT1为靶向的shRNA的重组质粒。其对胰腺癌PANC-1细胞SIRT1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IRT1的功能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崔静赵刚孙仁虎勾善淼黄敏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肿瘤SIRT1RNA干扰SHRNA真核表达质粒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分离与定向分化
2007年
目的分离和纯化大鼠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并诱导其向胰岛细胞定向分化。方法采用胶原酶逆行灌注法消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不同细胞贴壁差异性分离和纯化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以角蛋白-19(C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用RMPI 1640+含体积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FBS)培养基培养促进胰导管上皮细胞增殖,1周后,更换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并加入角朊细胞生长因子等进一步促进其增殖,细胞达80%汇合时传代,加入高糖及尼克酰胺促进胰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细胞定向分化;对胰岛样结构行双硫腙染色。结果CK-19染色结果证实所获细胞绝大多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中导管上皮细胞24h开始贴壁,14~21d达80%融合并形成细胞克隆,第28d胰岛细胞样结构形成,且被双硫腙染成猩红色。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法可获得纯化的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与诱导分化条件下可生成胰岛样结构。
刘涛勾善淼吴河水熊炯炘周峰万赤丹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上皮细胞胰岛
胰岛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1、1、10、100nmol/L胰岛素处理PANC1。噻唑蓝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PCR法检测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及HIF—1α、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胰岛素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ANC1细胞的增殖,上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100nmol/L胰岛素干预4d,PANC1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1.196±0.014比1.157±0.013,P〈0.05);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量显著增加[(141.0±2.1)个比(89.0±1.4)个,P〈0.05];HIF—1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1.139±0.020比0.598-t-O.013,P〈0.05),但HIF-1α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VEGF蛋白表达显著上调(1.011±O.023比0.6274-0.013,P〉0.05),VEGFmRNA表达亦显著上调(0.970±0.016比0.350±0.013,P〈0.05)。结论高胰岛素微环境可诱导PANC1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HIF-1α及VEGF的表达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
刘涛王统玲勾善淼殷涛汪理周伟李永峰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岛素增殖微环境
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5
2017年
胰腺癌是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患者预后情况最差的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5%,即使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特点,因而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一直是胰腺癌根治术的一个热点问题。对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勾善淼吴河水
关键词:胰腺肿瘤淋巴结切除术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