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才
- 作品数:38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血和泪的文学”及其纷争
- 2012年
- 基于文学的时代使命,郑振铎提出了"血和泪的文学"口号,由此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创造社诸多作家对该口号进行了批评,虽有意气的成分在内,但他们却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个口号的笼统与肤浅。然而,诸多评论并未涉及该口号的理论身份问题。应该说,该口号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虽然具有流于形式、流于口号的倾向,但却是从文学本体论出发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主张。通过系列论争,最终以沈泽民为代表的革命文学作家实现了该口号理论意义的变异和增值,实现了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
- 刘绪才
-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革命文学
- 青年问题与“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新文学观被引量:1
- 2020年
- 新文化运动初期傅斯年追随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以开阔的视野、刚烈的性情投身新文化运动。他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在批判周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志业的基础上提倡新文学、新文化,筹办并主编该时期的《新潮》杂志,积极推进新文学的传播,促进了新文学在中等学校以上学生及社会民众中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上,傅斯年对该时期新文学的建设做出了探索,既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新文学观,也体现了其新文学领导者的作用。
- 刘绪才
- 关键词:青年问题傅斯年新文学领导者
- 民国中等国文教材中的巴金选篇
- 从数量而言,巴金先生的创作进入中等国文教材、成为国家法定知识的作品并不多,选篇也不复杂。巴金先生的创作进入中等国文教育这一法定知识体系大约是在1920年代中期,选篇较多的是《海上的日出》和《繁星》。其作品历经多重筛选进入...
- 刘绪才
- 新社会文化史与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范式转向被引量:2
- 2012年
- 新社会文化史强调对历史结构的"深描",将个人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主张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从文化意义上研究人类在社会中形成的"形象",发掘象征被赋予意义的实践的历史,以此寻找重新解释历史的文化语码。这种史学观影响并造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视角、学科话语和描述方式的范式转向。
- 刘绪才
-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
- 民国国文教材中的胡适新诗
- 2015年
- 新诗进入中学国文教材与胡适关系密切。其发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胡适等人书生意气之争的结果。胡适在美留学时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人有过关于中国文学"文与质"的论争,论争的结果在胡适看来就是"非拿事实来证明不可了",这正是胡适白话新诗创作的缘起,他自己后来称之为"孤独的文学实验"。正是这种"孤独",他被朱自清称为“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
- 刘绪才
- 关键词:白话新诗《尝试集》书生意气新体诗
- 民国中学国文教材中的周作人作品
- 2015年
- 民国中学国文教材中,周作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新文学作品是如何进入中学国文教育系统的?在进入这个系统时各自在内容、形式方面经历了怎样的知识选择?在这个知识选择过程中,哪些知识被规避,哪些知识被放大,剩下的哪些知识最终与当时中学国文教育的知识体系实现了共谋并涵养了经典性?立足于语文教材建设的角度,这些问题值得考察。
- 刘绪才
- 关键词:知识选择教育系统国文教学
- 田彬抗战小说的“边地”叙事
- 2012年
- 论及近几年内蒙古草原小说的文化精神以及文化意义,笔者赞同评论家耿瑞的一句评价,他认为2010年代内蒙古的小说创作展示了"草原文化生成、发展以及在当代各种文化冲撞、融合背景下草原文化及其生存状态的历史性遭遇和现实生活中各族人民群众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体现了作家的高度文化自觉。
- 刘绪才
-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小说文本民间宗教革命历史抗战题材
- 张炜小说节奏美学论被引量:1
- 2008年
- 调节小说情节张弛、起伏的叙事节奏在张炜小说的情绪调控中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的小说节奏美学不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上多种手法的置换与技巧的繁复,更为重要的是在刚柔两种叙事元素渗透与包容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功能。兼有写意化叙述的冲淡、柔和以及主体抒情的昂烈、激扬所形成的刚柔相济的美学风貌,制约着其作品的整体美学格调。
- 刘绪才
- 论田汉戏曲创作的“开放性”品格及当下性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田汉的戏曲改编和创作在处理古今艺术传统、中外艺术传统方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他在时代精神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戏曲题材和艺术形式,在中国气派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的戏剧精神和艺术技巧,为当下戏曲创新呈献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 刘绪才
- 关键词:戏曲开放性
- 试比较茅盾与新时期新潮文学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被引量:1
- 2002年
- 茅盾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遭遇 ,与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着的新潮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既有着相似之处 ,也有着许多不同。茅盾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接受方式和经验教训 ,同新时期新潮文学对于现代主义的运用和借鉴具有论题的可比性。这一论题此前是被学术界所忽略了的 ,因此 ,比较两者在接受方式和社会背景、哲学观念、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
- 王洪岳刘绪才
-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