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霞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糖基化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皮肤
  • 2篇皮肤角质
  • 2篇皮肤角质形成
  • 2篇皮肤角质形成...
  • 2篇紫外
  • 2篇紫外线
  • 2篇藜芦
  • 2篇晚期糖基化终...
  • 2篇细胞反应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形成
  • 2篇角质形成细胞
  • 2篇白藜芦醇
  • 2篇RHOA
  • 2篇DNA损伤
  • 2篇MOESIN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红霞
  • 2篇丁振华
  • 1篇王颖慧
  • 1篇周良

传媒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细胞外MicroRNA及其生物学作用
2014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在细胞内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抑制靶m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新近研究显示,生物体液中存在稳定的miRNA。细胞外miRNA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miRNA的发现、生物体内的转运以及生物学功能方面作一综述。
王颖慧刘红霞丁振华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
紫外线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DNA的损伤效应以及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紫外辐射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和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电泳研究照射剂量为0~90mJ/cm。时,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效应以及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结果:在0~90mJ/cm2照射剂量范围内,未检测到UVA对DNA的损伤效应。UVB和UVC组,彗星电泳图和5个检测指标(TailDNA%、TailLength、CometLength、TailMoment、OliveTailMoment)均显示随照射剂量增加对DNA损伤加重的量效关系,且相同剂量UVC造成的损伤〉UVB。0.1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结论:在0~90mJ/cm2剂量范围内,紫外辐射可引起DNA断裂并存在量效关系。白藜芦醇可保护DNA免于紫外辐射所造成的DNA断裂损伤。
刘红霞周良丁振华
关键词:紫外线DNA损伤彗星电泳白藜芦醇
RhoA-ROCK介导的Moesin磷酸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下内皮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目的: 该课题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RhoA-ROCK介导的人膜突蛋白(moesin)磷酸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的调节作用。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证明了:1.AGEs通过...
刘红霞
关键词:MOESIN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蛋白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RhoA-ROCK介导的Moesin对磷酸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下内皮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
目的:该课题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RhoA-ROCK介导的人膜突蛋白(moesin)磷酸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的调节作用。在前期研究中已经证明了:1.AGEs通过诱导m...
刘红霞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功能
文献传递
紫外线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及白藜芦醇保护作用的研究
日光中的紫外辐射依据生物学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波长为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28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200~280nm的短波紫外线(UVC)。臭氧层位于距地表十几公里以上的对流...
刘红霞
关键词:DNA损伤紫外线白藜芦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