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江永

作品数:175 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7篇政治法律
  • 19篇经济管理
  • 11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3篇中日关系
  • 26篇外交
  • 15篇安倍
  • 13篇战争
  • 11篇政治
  • 11篇安倍晋三
  • 9篇首相
  • 9篇内阁
  • 8篇正常化
  • 8篇日本外交
  • 8篇邦交
  • 7篇钓鱼岛问题
  • 7篇日本首相
  • 7篇日本政治
  • 7篇小泉
  • 6篇条约
  • 6篇中日和平友好...
  • 6篇主义
  • 6篇自民党
  • 5篇东亚共同体

机构

  • 156篇清华大学
  • 11篇中国现代国际...
  • 4篇中国现代国际...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国务院发展研...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国防大学
  • 2篇中国国际问题...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新华通讯社

作者

  • 167篇刘江永
  • 2篇袁鹏
  • 2篇李薇
  • 1篇杨伯江
  • 1篇马晓霖
  • 1篇张季风
  • 1篇王屏
  • 1篇盛欣
  • 1篇贺文萍
  • 1篇阎学通
  • 1篇高洪
  • 1篇江时学
  • 1篇秦亚青
  • 1篇张琏瑰
  • 1篇唐永胜
  • 1篇马俊威
  • 1篇宋怀龙
  • 1篇曲双石
  • 1篇沈国放
  • 1篇吕耀东

传媒

  • 17篇日本学刊
  • 14篇现代国际关系
  • 9篇当代世界
  • 9篇东北亚论坛
  • 8篇亚非纵横
  • 6篇瞭望
  • 6篇太平洋学报
  • 6篇时事报告
  • 5篇人民论坛
  • 5篇世界经济与政...
  • 5篇世界知识
  • 4篇中国政协
  • 4篇国际政治科学
  • 3篇国际观察
  • 3篇史学集刊
  • 3篇和平与发展
  • 3篇外交评论(外...
  • 3篇学术前沿
  • 2篇新华月报
  • 2篇中国党政干部...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16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经验:开征遗产税保障社会公平
除了德治和法治以外,要想治腐败,税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的贫富差距不大。日本在1900年前后已经有遗产税了,税率30-70%。在日本叫"富不过三代"。我们在税制方面可以考虑早介入、低门槛,要杀富济...
刘江永
文献传递
日本的新道路
2009年
今年43岁的矶谷香代子,家住名古屋。为照顾长期患病的父母,她一直没有嫁人,也无暇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香代子靠打零工挣钱养活父母,生活捉襟见肘。今年"孝老爱亲"
刘江永
关键词:东亚共同体日美同盟自由市场经济
九十年代中日经贸关系展望
1992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50~60年代为第一阶段,中日两国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和尚未复交的状态下,通过民间贸易方式互通有无。60~70年代为第二阶段,中日民间贸易以“备忘录贸易”形式取得较快发展,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70~80年代为第三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贸易进入官民并举、迅速发展的时期。80~90年代为第四阶段,中国改革开放,日本经济结构调整,两国合作从贸易向投资、技术、资金合作等多元化合作方向全面展开。90年代。
刘江永
关键词:经济关系国际贸易
论“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
刘江永
关键词:中日关系经济贸易关系
日本政治思潮演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日本国内政治思潮的深刻变化是影响21世纪初中日政治关系的重要因素。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伴随强烈的民族主义引起日本对华政策倒退。小泉执政期间,日本决策机制受到首相个人因素过度左右,加剧了中日矛盾。这已引起日本社会特别是有识之士的警惕。安倍晋三是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背景下起步从政的,既受到这股政治思潮的熏陶,也目睹它给日本内政外交造成的创伤。安倍当选日本首相后不能不考虑摆脱小泉外交的后遗症,改善对华关系。日本政治右倾化受到一定抑制后,中日政治关系便趋向改善,而中日政治关系改善有利于抑制日本政治右倾化;但若日本政治右倾化再度抬头,中日政治关系可能出现反复。
刘江永
关键词:日本社会中日关系政治思潮政治右倾化政治关系日本首相
鸠山新政权:求变易,真变难
2009年
9月16日,民主党党魁鸠山由纪夫接过首相大印,郑重履新。民主党属温和保守型政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并主张加强与亚洲各国开展外交活动,深化经济关系,强调对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些对近年来被小泉等人搞得乌烟瘴气的中日关系,无疑是个利好。但执政后民主党能否施展抱负,带领日本从“官主”走向“民主”,从右倾走向“友爱”?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不可抱过高期望。
刘江永
关键词:变易政权民主党政治路线外交活动经济关系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鸠山外交被引量:4
2009年
2009年8月31日,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揭晓,民主党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胜。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顺利当选日本首相。这次选举实现了以日本两大政党为主体的政权轮替,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大背景看,这次日本民主党上台与美国民主党上台有相似之处。这次大选不仅对日本国内政治和外交,而且对日美、中日关系等,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江永
关键词:日本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执政外交
论美国在钓鱼岛争议中偏袒日本的背景和原因被引量:1
2016年
钓鱼岛领土主权归属认知争议,是目前中日关系改善的一大障碍。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对日本具有较大影响。迄今美国在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上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但又把钓鱼岛管辖权说成属于日本。2010年以来美国多次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第五条。这使安倍内阁更加有恃无恐,局势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美国在钓鱼岛争议中偏袒日本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甲午战争中曾偏袒日本;二战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往往无视史实,重要决策大多建立在知识性错误基础之上;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主要从地缘政治与权力均衡角度考虑本国战略利益;美国至今仍把黄尾屿和赤尾屿作为射击靶场而不肯撒手;日美之间的相互利用也不容忽视。美国与其在钓鱼岛问题偏袒日本,导致日本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不如加强中美对话,促进中日对话。中国也应更加重视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与宣介。
刘江永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美关系中美日关系领土主权
可持续安全要靠王道而非霸道--再论可持续安全战略的建构被引量:11
2011年
全球治理须重视可持续安全问题。可持续安全作为一项国家安全战略,涵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大领域,包括国内长治久安与不受外部战争威胁两大方面。2011年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方面告诫世人:可持续安全有时比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世界上出现了两大潮流:一是"暴力的多边主义"的潮流,二是"和平的多边主义"的潮流。这两大潮流间相互较量的结果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安全。近年来,"暴力的多边主义"正取代单边主义,并有扩大蔓延之势。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矛盾激化,导致外部军事力量趁机介入,很可能为国际恐怖活动提供新的温床。同时,在传统国际关系权力结构框架之外,出现了非国家、非政府行为体与特定国家形成对抗的非传统国际格局。传统国际格局与非传统国际格局相互作用,使人类的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作者认为,在当今世界,"暴力的多边主义"实质上是推行霸道的一种形式,难以获得可持续安全;"和平的多边主义"则是奉行王道,有可能成为实现可持续安全的良好途径。
刘江永
从李克强总理访日看未来的中日关系——开创中日新时代“知的外交”被引量:2
2018年
2018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让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再起航》。在中国总理时隔8年再次访日、中日关系出现改善的历史节点上,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认为,重新梳理实现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的中日关系,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检讨两国双边关系中的得与失,无论是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对于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人民的福祉都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5月10日。和发中心在京召开了“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研讨会,邀请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围绕“中日和平条约缔结40周年与中日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兼谈日本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角色与作用”、“从日本国内政治变化看日本战略走向及中日关系”、“CPTPP的生效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对发展未来中日关系的思考与建议”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发言内容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刘江永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美关系美日同盟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