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洋

作品数:22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冶金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铜精炼
  • 14篇阳极炉
  • 13篇铜精炼阳极炉
  • 6篇烟气
  • 5篇精炼
  • 4篇富氧
  • 3篇热损失
  • 3篇重油
  • 3篇炼铜
  • 3篇高温烟气
  • 2篇动态模型
  • 2篇液化气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最优控制
  • 2篇空气预热
  • 2篇泛函
  • 2篇泛函分析
  • 2篇传热
  • 2篇传热特性
  • 1篇烟气温度

机构

  • 20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湘潭钢铁集团...

作者

  • 20篇刘春洋
  • 18篇鄂加强
  • 11篇时章明
  • 6篇梅炽
  • 2篇赵萍
  • 2篇张卫华
  • 1篇周应其
  • 1篇张全
  • 1篇陈祎
  • 1篇刘余庆
  • 1篇陈祎有
  • 1篇王梅娟
  • 1篇刘湖滨

传媒

  • 4篇有色金属(冶...
  • 2篇工业加热
  • 2篇冶金能源
  • 2篇矿冶
  • 2篇有色矿冶
  • 1篇计量学报
  • 1篇有色冶金设计...
  • 1篇能源工程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间包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和操作优化被引量:1
2003年
为了提高20#碳钢连铸管坯的产品质量,通过对气泡和非金属夹渣的形成机理以及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分析,发现中间包的结构与操作对20#钢连铸坯的生产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中间包的结构与操作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中间包的结构优化提高了中间包的钢水液面高度,增加了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滞留时间,有利于夹杂物和气泡的消除,从而提高了钢水的均匀性;(2)改进钢水流入、流出中间包的操作,能避免钢流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减少钢水的二次氧化;(3)连铸钢水过热度的严格控制,有利于减少钢水的二次氧化和对包衬耐火材料的浸蚀,从而起到降低铸坯中非金属夹渣物的效果。采取这些措施后,20#钢连铸坯的质量取得了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明显延长。
鄂加强时章明刘春洋梅炽张全周应其
关键词:中间包流场数值模拟
富氧空气预热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气流量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预热燃烧风富氧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石油气(LPG)流量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的预热燃烧风温度和富氧浓度对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和富氧浓度的提高,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刘余庆鄂加强刘春洋赵萍黄雁李罡
关键词:阳极炉精炼LPG富氧
铜精炼反射炉熔化期重油流量数学模型与应用
2004年
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铜精炼反射炉熔化期重油流量的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富氧率和不同预热温度下的铜精炼反射炉熔化期重油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助燃空气预热时更能节约重油。采用此方案后,铜精炼反射炉的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鄂加强刘春洋时章明
关键词:反射炉铜精炼富氧
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炉膛烟气温度动态模型被引量:6
2004年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铜精炼还原过程炉膛烟气温度动态模型.由此动态模型及应用可知,当液化气质量流量、助燃空气质量流量在其静态值上扰动幅度相等时,液化气质量流量扰动对炉膛内烟气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而助燃空气质量流量扰动相对前者来说,影响要大得多.且铜精炼还原过程炉膛具有很大的热惯性,这直接导致炉膛烟气温度动态响应速度很慢,动态过程时间很长的现象出现.此动态模型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的在线优化控制.
鄂加强梅炽时章明刘春洋张卫华陈羽年
关键词:铜精炼阳极炉动态模型液化气
燃烧风预热时铜精炼阳极炉烟气热损失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 ,建立了燃烧风预热时阳极炉烟气热损失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黄雁吴军李罡鄂加强刘春洋
关键词:阳极炉能量平衡数学模型炼铜
铜精炼阳极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和利用被引量:4
2003年
针对铜精炼阳极炉烟气以及二次燃烧室的特点 ,建议采用余热锅炉与热管空气换热器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利用。生产实践表明 。
刘春洋时章明陈祎有
关键词:阳极炉高温烟气余热锅炉空气换热器炼铜
基于燃烧风预热下铜精炼炉烟气热损失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 ,建立了基于燃烧风预热下铜精炼阳极炉高温烟气热损失数学模型 ,并根据不同预热燃烧风温度对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高温烟气热损失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 ,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重油流量和高温烟气热损失减少趋势十分明显 ,节能效果显著。此外 ,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
黄雁吴军李罡鄂加强刘春洋
关键词:铜精炼炉热损失高温烟气阳极炉数学模型
铜精炼阳极转炉还原期烟气的传热特性被引量:1
2003年
时章明刘春洋鄂加强李罡刘湖滨黄雁
关键词:精炼烟气传热
炼铜转炉粗铜成分时间序列的混沌分形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混沌分形理论,选择合适的滞时对炼铜转炉粗铜成分中粗铜品位、粗铜含氧率以及含硫率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并得出了不同嵌入相空间下粗铜品位、粗铜含氧率以及含硫率时间序列关联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炼铜转炉产粗铜成分时间序列具有分形特征,且该时间序列是混沌序列;在炼铜转炉产粗铜动力学系统中,影响粗铜品位的系统内部因素最多可达7个,最少不会小于3 个;而影响粗铜含氧率的系统内部因素可多达5个,最少不会小于2个;影响粗铜含硫率的系统内部因素可多达6个,最少不小于3个。
鄂加强梅炽刘春洋张卫华
关键词:炼铜转炉混沌时间序列分形
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模型及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基于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热工机理,建立了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模型,在铜液温度软测量的算法设计中采用数据预处理、黄金分割法搜索区间以及软测量模型参数校正等技术。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铜精炼阳极炉氧化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可以反映氧化过程铜液温度的真实变化,有助于实现铜精炼阳极炉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控制以及提高铜精炼过程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鄂加强梅炽时章明刘春洋张卫华
关键词:铜液铜精炼阳极炉软测量模型搜索数据预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