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田

作品数:12 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桉树
  • 6篇人工林
  • 5篇桉树人工林
  • 4篇物量
  • 4篇雷州半岛
  • 3篇生物量
  • 3篇林分
  • 2篇生产力
  • 2篇无瓣海桑
  • 2篇无性系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林分生长
  • 2篇海桑
  • 2篇产力
  • 1篇地表
  • 1篇短周期
  • 1篇胸径
  • 1篇雨量
  • 1篇植被

机构

  • 12篇湛江海洋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刘新田
  • 6篇周元满
  • 5篇谢正生
  • 3篇黄月琼
  • 3篇李林锋
  • 3篇韩维栋
  • 2篇吴小凤
  • 2篇刘素青
  • 1篇杨新华
  • 1篇吴小风
  • 1篇吴钿
  • 1篇高秀梅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文章分析了造林密度对 6年生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桉树人工林各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显著性不同 ,密度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6年生U 6无性系人工林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D (16 6 5株 /hm2 ) >C(2 2 5 0株 /hm2 ) >B(2 812株 /hm2 ) >A(3333株 /hm2 )。密度对树高、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均有一定影响 ,但差异不显著 ,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林分蓄积量则以C处理最大 ,达 15 3.92 14m3/hm2 ;适宜造林密度范围在 15 36~ 2 4 81株 /hm2 之间。
周元满谢正生刘新田
关键词:尾叶桉林分密度林分生长
雷州半岛降雨特性与地表径流关系的小区试验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试验小区观测值的分析和研究 ,发现本地区径流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 ,径流量与各瞬时雨强表现出幂函数的关系。径流量与降雨参数 (降雨量、30min最大瞬时雨强和降雨历时 )之间的三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除裸地相关性不显著外 ,林地和农地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可作为估测该区径流量大小的指标。
李林锋刘新田
关键词:径流量降雨量雷州半岛
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3
2004年
以尾叶桉U6(EucdypiusurphyllaecvU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盆栽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100%(Ⅰ,CK)、80%(Ⅱ)、60%(Ⅲ)和40%(Ⅳ)条件下30d,研究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桉树幼苗株高、茎、根系生长,叶片数、叶面积及生物量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根、茎生长受干旱胁迫影响的程度明显低于叶片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值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表现出下降趋势。土壤干旱胁迫也显著影响桉树幼苗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而下降,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则相反。干旱胁迫条件下桉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累积与其抗旱性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李林锋刘新田
关键词:干旱胁迫桉树生理生态生物量
廉江次生季雨林群落类型与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粤西廉江市谢鞋山的次生季雨林 47种树种按其综合优势比值大小分类共计有 1 6个植物群落类型 ,其中大多数是以荔枝为第一建群种的群丛组。受人为活动的频繁干扰 ,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值均较低 ,对这些群落加强就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维栋高秀梅黄月琼刘新田李林锋
关键词: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
雷州半岛不同桉树品系树冠生长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阶跃函数模型,对雷州半岛4个不同桉树品系人工林的冠幅生长与树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与研究,并对不同品系桉树人工林冠幅生长的阶跃模型方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阶跃函数模型在桉树林分树冠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巨尾桉无性系ECl的树冠生长遵循指数生长的阶跃模型,尾叶桉无性系U6的树冠生长遵循一元幂生长的阶跃模型,尾叶桉实生林与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的树冠生长遵循严格苏玛克生长的阶跃模型。利用已建立的阶跃函数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桉树品系人工林树冠生长动态,为桉树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周元满谢正生刘新田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冠幅桉树品系
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调查研究了雷州的无瓣海桑 (Sonneratiaapetala)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 ,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单株立木和林分的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6 .5年生的无瓣海桑单株立木和林分生物量分别为 88.16 8kg/株和 116 .914kg/m2 ;林分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组分的分配 ,大小排序为干材 >树枝 >树根 >树叶 >树皮 >花果 ;干材的林分生产力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其他器官各年龄的林分生产力较稳定。根系的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 ,但水平生长比垂直生长快 。
黄月琼吴小凤韩维栋刘新田
关键词: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生产力
Logistic模型在桉树生长过程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4年
以Logistic累计分布曲线方程为模型,从Logistic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出发,对桉树人工林的现实最大生产潜力进行了研究,以探求最大生产潜力的求算方法,确定最佳生产力的时期。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Ⅰ类立地类型上培育的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在现有的经营技术条件下已获得较佳的生产力水平,现实林分的蓄积量与最大生产潜力之间的差距未超过15%,最佳生产力时期在造林后3年左右出现。
周元满谢正生刘素青刘新田
关键词:LOGISTIC模型生产力桉树人工林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7
2003年
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主要与林地土壤类型、林分郁闭度有关 ;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随林龄对林分郁闭度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桉树种类之间及桉树与相思类树种之间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低并不是桉树树种本身造成的。
吴钿刘新田杨新华
关键词: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无瓣海桑林根系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采用全部分层挖取法研究了无瓣海桑林的根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无瓣海桑属笋状呼吸根 ,总根量主要的分布范围在 0~ 6 0cm土层中 ,占 90 .75 % ;其中 2 0~ 4 0cm土层的根系量占总根量的一半 ,达 5 1.96 % ,且以粗根最多 ,占 2 9.13% ;根的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的胸径和树高成幂函数关系 ,相关系数达 0 .899以上。
黄月琼吴小风韩维栋刘新田
关键词:生物量胸径树高
短周期桉树人工林的生长效应及生长过程划分被引量:7
2005年
调查测定了雷州半岛短轮伐期尾叶桉、尾叶桉无性系U6、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巨尾桉无性系EC14个桉树品系林分各生长因子的生长差异性,研究分析了4个桉树品系林分速生性及生长过程,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各品系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各品系之间的林分生长差异显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大小排序为EC1>U6>W5>尾叶桉,6a生EC1,U6,W5,尾叶桉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达243.8557,238.4578,172.7508,130.9949m3/hm2;EC1,U6,W5与尾叶桉的数量成熟龄分别在4.9,4.2,3.0和4.2a;短周期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快速生长期、一般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不同品系到达各生长期的林龄不同。林分生长期的划分可为桉树人工林分阶段科学营林提供理论依据。
周元满谢正生刘新田吴小凤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短周期雷州半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