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士杰

作品数:19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瘤胃
  • 6篇饲料
  • 5篇奶牛
  • 4篇饲粮
  • 4篇瘤胃发酵
  • 3篇营养
  • 3篇体外发酵
  • 3篇添加剂
  • 3篇氯化铵
  • 3篇泌乳
  • 3篇发酵参数
  • 2篇营养物质
  • 2篇营养物质表观...
  • 2篇柔嫩艾美耳球...
  • 2篇饲料行业
  • 2篇体外瘤胃发酵
  • 2篇青贮
  • 2篇青贮品质
  • 2篇球虫
  • 2篇紫花

机构

  • 19篇中国饲料工业...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俄亥俄州立大...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省热带作...

作者

  • 19篇刘士杰
  • 13篇卜登攀
  • 4篇张佩华
  • 4篇王加启
  • 4篇赵勐
  • 4篇王坤
  • 3篇朱丹
  • 3篇刘威
  • 2篇吕中旺
  • 2篇刘辉
  • 2篇余东游
  • 2篇马露
  • 2篇陈宇光
  • 2篇李卫芬
  • 2篇李发弟
  • 2篇田瑶
  • 2篇林志伟
  • 2篇张婷
  • 2篇孙玲玲
  • 2篇毛翔飞

传媒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中国饲料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山西饲料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北方不同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我国北方3种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选取苜蓿、玉米青贮、玉米秸秆、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3种精粗比一致的不同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MF组模拟规模化牛场,粗饲料来源为苜蓿和玉米青贮,CSA组模拟养殖小区,粗饲料来源为玉米秸秆,CSB组模拟散养户,与CSA组粗饲料一致,使用杂粕(菜籽粕、棉籽粕、甜菜渣)代替豆粕与大豆。采用体外产气法体外培养饲粮48h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饲粮48h累积产气量、发酵动力学参数以及体外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MF组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CSA组,CSA组显著高于CSB组(P<0.05);MF组与CSA组的48h累积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CSB组(P<0.05);各组间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CSB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有低于MF、CSA组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玉米秸秆代替玉米青贮、苜蓿降低了饲粮干物质降解率;杂粕代替豆粕降低了体外发酵48h累积产气量及体外干物质降解率,而对其他瘤胃的发酵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张婷张佩华陈宇光周小乔田瑶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WILLIAM P.Weiss
关键词:微生物蛋白体外瘤胃发酵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试验通过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旨在确定氯化铵在泌乳奶牛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各组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150、300和450 g/d。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干物质采食量(P=0.012)和产奶量(P=0.008)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降低,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和乳糖率未受氯化铵添加的影响(P>0.05),乳蛋白率有线性升高的趋势(P=0.094)。2)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尿液p H呈二次曲线降低(P=0.012),且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的氯离子(P=0.002),尿液的氯离子(P=0.004)、钙离子(P<0.001)、磷离子(P=0.017)及镁离子(P=0.048)浓度均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升高。3)血清尿素浓度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升高(P=0.018),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泌乳奶牛饲粮中氯化铵添加量不能超过300 g/d,推荐剂量为150 g/d。
王坤赵圃毅刘威卜登攀刘士杰张开展
关键词:奶牛氯化铵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试验一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受氯化铵增量灌注(0、150、300、450 g·d-1),每个剂量灌注1周,对照组2头牛只灌注清水;试验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组)、150、300和450 g·d-1。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56 d。结果表明,(1)氯化铵能显著提高瘤胃氨氮浓度(P<0.05);瘤胃p H随氯化铵灌注或添加量增加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4,P=0.060);氯化铵对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试验一,随氯化铵灌注量增加,干物质(P=0.022)、有机物(P=0.041)消化率呈二次曲线升高;粗脂肪(P=0.019)消化率线性升高。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添加量不宜超过300 g·d-1。
王坤赵圃毅刘威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
关键词:奶牛氯化铵瘤胃发酵表观消化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氯羟吡啶含量
2008年
本研究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氯羟吡啶的含量方法。饲料经甲醇提取后,用氧化铝柱净化分离,浓缩,用甲醇溶解,定容。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以SB-C正常柱(150mm×4.6mm)为分离柱,以水和乙腈(10∶90,V∶V)作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于270nm处检测。应用此方法,将氯羟吡啶以1、10mg/kg和100mg/kg含量添加到空白饲料中,测得回收率在90%~102%之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用于饲料中氯羟吡啶的检测。
索德成刘士杰魏书林
关键词:氯羟吡啶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加意大利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学习考察报告
2010年
一、引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实现了饲料大国的目标。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投人品,在满足老百姓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饲料行业也出现了诸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质量安全事件,在国际、国内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饲料监管,保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张艳梅刘士杰
关键词: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饲料工业饲料行业安全事件三聚氰胺
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1日龄的艾维音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每只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个,24日龄试验结束,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组鸡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和IL-4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CD8+T细胞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T细胞和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丙二醛(MDA)、尿酸(UA)和葡萄糖有升高趋势(P>0.05),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总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草转氨酶(GOT)和甘油三酯(Tg)呈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通过影响肉鸡的免疫力进而降低了其生长性能。
余东游宋文辉毛翔飞林志伟刘士杰李卫芬
关键词:柔嫩艾美耳球虫肉鸡免疫性能
不同NDF与淀粉比例饲粮在奶牛瘤胃的降解特性被引量:18
201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Starch)比例饲粮在奶牛瘤胃的降解特性。选用青贮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干草和玉米籽粒调整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配制0.86(Ⅰ)、1.13(Ⅱ)、1.56(Ⅲ)和2.38(Ⅳ)4种全混合日粮,以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600±21)kg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对4种饲粮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进行评定。饲料样品在瘤胃内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4、8、16、24、36、48和72 h。结果表明,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的日粮常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4种日粮的DM、OM、CP、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其高低顺序分别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Ⅱ组〉Ⅰ组〉Ⅳ组〉Ⅲ组、Ⅰ组〉Ⅱ组〉Ⅳ组〉Ⅲ组、Ⅰ组〉Ⅳ组〉Ⅲ组〉Ⅱ组。由此可见,从4组饲粮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NDF与淀粉比例为0.86-1.13的营养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配制奶牛日粮从而有效利用饲料资源提供依据。
朱丹张佩华赵勐刘士杰张开展WILLIAM P.Weiss卜登攀
关键词:尼龙袋法瘤胃降解特性
不同能量水平及玉米加工饲粮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能量水平与不同加工方式玉米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来源设计精粗比为65∶35的等氮饲粮,选用玉米青贮与过瘤胃脂肪调整低、高能量水平,普通玉米与蒸汽压片玉米作为不同加工方式,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结果表明,高能水平饲粮的理论最大产气量、48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低能(P<0.05),普通玉米高能组的乙酸、丙酸含量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同一能量水平下,蒸汽压片处理组的48 h总产气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P<0.05);而低能条件下蒸汽压片组的总挥发酸、丙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组(P<0.05)。不同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产气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总产气量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中性洗涤可溶物(NDS)、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和NDS/CP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使用蒸汽压片方式处理玉米以及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均可以显著增加体外发酵48 h总产气量;低能水平下,蒸汽压片玉米对改善瘤胃的发酵特性更为明显。
张婷张彬张佩华周小乔田瑶朱丹赵勐刘士杰张开展陈宇光卜登攀William P.Weiss
关键词:蒸汽压片玉米发酵参数
硬核油对瘤胃体外发酵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利用体外产气法,探究饲粮中分别添加1%、2%、3%及4%(干物质基础)的硬核油对瘤胃体外发酵24 h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旨在确定硬核油在瘤胃发酵中的最适添加水平。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硬核油对24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及产气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2)氨氮(P=0.044)、总挥发性脂肪酸(P<0.001)、乙酸(P<0.001)、丙酸(P=0.047)及丁酸浓度(P=0.017)随硬核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升高,且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浓度在1%、2%及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4%组(P<0.05);p H、微生物蛋白浓度、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及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未受硬核油添加的影响(P>0.05)。3)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硬核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P=0.008)及二次(P=0.028)降低,其中C18∶0的含量也呈线性降低(P=0.030);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硬核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P=0.008)及二次(P=0.028)升高,其中t9-C18∶1含量呈线性(P=0.002)、t11-C18∶1含量呈二次(P<0.001)、c9-C18∶1含量呈线性(P=0.028)和二次(P=0.005)升高,且t9-C18∶1及c9-C18∶1含量均在3%添加水平下出现最大值。在本试验条件下,1%、2%及3%添加水平的硬核油可提高瘤胃体外发酵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同时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3%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孙玲玲马露卜登攀许建初刘士杰何美莹
关键词: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NDF/starch)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NDF/starch,配制0.86(Ⅰ)、1.13(Ⅱ)、1.56(Ⅲ)和2.38(Ⅳ)4种NDF/starch的全混合日粮,采用3头体况良好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利用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累积产气量(2、6、12、24、36、48 h)、产气动力学参数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NDF/starch的提高,发酵48 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逐渐下降,I、Ⅱ组均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48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呈下降趋势,Ⅳ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组间达1/2理论最大产气量的时间、最大产气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2)NDF/starch对发酵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饲粮NDF/starch的增加,p H、乙酸/丙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浓度及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4)不同NDF/starch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淀粉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质(NDS/CP)、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体外产气法测定饲粮NDF/starch在0.86~1.13之间对体外瘤胃发酵较好。
朱丹张佩华赵勐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WILLIAM P.Weiss
关键词:中性洗涤纤维淀粉饲粮瘤胃发酵体外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