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启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油田
  • 1篇调剖
  • 1篇压降特性
  • 1篇压力控制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水
  • 1篇原油交接计量
  • 1篇深部调剖
  • 1篇配伍性
  • 1篇气井
  • 1篇气侵
  • 1篇气水
  • 1篇注入水
  • 1篇注水
  • 1篇注水水质
  • 1篇钻井
  • 1篇埕岛油田
  • 1篇新北油田
  • 1篇流体
  • 1篇节流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篇冯启芳
  • 2篇樊洪海
  • 2篇王果
  • 1篇王国荣
  • 1篇郭长伟
  • 1篇杨彬
  • 1篇范红康
  • 1篇于情情
  • 1篇牛新明
  • 1篇杨雄文
  • 1篇王楠
  • 1篇王英杰
  • 1篇刘文芳
  • 1篇周号博
  • 1篇刘春杰
  • 1篇张文杰
  • 1篇张伟
  • 1篇刘刚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北油田注入水对储层的伤害及对策
2015年
本文从注入水与岩石的不配伍、注入水与地层流体的不配伍,注入水的水质不合格以及不合理的工作制度等四方面对新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注水过程中应采取的储层保护措施,减小注入水对储层造成的伤害,为新北油田注水开发及措施作业提供了依据。
刘文芳王英杰张伟冯启芳杨彬
关键词:新北油田储层敏感性储层伤害注水水质配伍性
控压钻井线性节流阀及其控制被引量:10
2017年
针对现有节流阀难以满足实时精细调控的难题,设计出了在25%~85%的开度范围内压降随开度线性变化的节流阀,进行了整体结构设计,并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设计理论。针对井口回压控制不够精确、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井口回压三层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底层开度曲线直接控制,中间层压力快速粗调,外层压力精细调节。开发了井口回压控制模块,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响应时间和精度,井口回压控制精度达到±0.1 MPa,最大响应时间为28s。
王果范红康牛新明周号博王国荣冯启芳
关键词:压降特性
原油交接计量时误差原因分析和措施被引量:2
2012年
所有的计量结果都会因各种因素产生一定的误差,由于计量结果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设法降低原油交接计量的误差,提高整个计量过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引起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计量误差的来源入手,分析造成原油计量误差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降低计量误差的措施。
冯启芳郭长伟
工作套压对气侵流体的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环空气液两相流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井筒气侵流动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研究了不同气体侵入速度、井口工作套压对侵入气体体积和井底压力的影响,分析了发现溢流后井口加压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在循环钻进时维持一定的井口工作压力及发现溢流后提高井口压力的控制方法。这种作业方式能够有效地减缓气体的侵入及已侵气体对井眼的影响,控制气侵流体在井眼中的膨胀运移,降低井控作业的风险。
王果樊洪海张文杰刘刚冯启芳
关键词:压力控制气井
埕岛油田深部调剖体系研究及适应性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非均质性强的砂岩油藏,可利用深部调剖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埕岛油田埕北1井区非均质性严重,随着油田的不断注水开发,平面、层间矛盾突出,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入油井,导致波及系数不高,影响了水驱开发效果。针对该区地质特征和海上油田防砂器材影响等实际情况,通过室内评价试验,对2种水型下的新1#和1#聚合物深部调剖体系进行研究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1#聚合物深部调剖体系具有更好的粘弹性、剪切恢复性、热稳定性、缓交联性和与表面活性剂配伍性,达到了进行现场先导试验的技术条件,可为改善海上常规稠油砂岩油藏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储备。
王楠刘春杰于情情冯启芳
关键词:埕岛油田
油气水过井口油嘴的临界流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多相流体过油嘴流动关系式分类评价分析,指出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从混合流体过油嘴流动的基本能量平衡关系式出发,结合考虑组分、相态的流体PVT参数分析,导出多相流体过油嘴流动的机理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平均百分误差不超过-1·4%,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6·75%,可用于黑油、挥发油及凝析液等各种油藏流体过油嘴流动的动态预测。
杨雄文樊洪海冯启芳赵立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